岁时宴
岁时宴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岁时宴 > 第二十六章《立夏·女帝手札》

第二十六章《立夏·女帝手札》

加入书架
书名:
岁时宴
作者:
青霭停云
本章字数:
2518
更新时间:
2025-05-26

【壹·晨起·朱明启节】

五更三点,太极宫承天门上铜铃忽作清越之声,惊破长安未醒的晨雾。那铜铃原是先帝征西域时所得,铃身錾刻着疏勒文的《风神经》,每遇节气更迭便自鸣不己。女帝自鲛绡帐中惊醒时,恰见最后一缕残月滑过屏风金线,在《月令七十二候图》的"蝼蝈鸣"纹样上碎成点点光尘。帐外值夜的宫女们正轻手轻脚更换熏炉,新添的苏合香混着晨露的湿气,在殿内氤氲出朦胧的雾霭。女帝指尖掠过枕畔的鎏金铜镜,镜面映出窗外渐亮的天色——东方既白处,几缕朝霞如胭脂般晕染开来,将太极殿的琉璃瓦染成淡淡的茜色。

尚宫崔氏领着十二位司衣女官鱼贯而入,捧来的赤色罗衫竟用银线暗绣着整篇《夏小正》。日光透过云母窗格漫进来,那些蝌蚪般的古篆便活了似的在衣摆游动——"五月启蜩,天子衣朱而居明堂"的字样正流转过腰间玉带,与案头漏壶滴答声应和成趣。更衣时,女帝注意到崔尚宫眼角新添的细纹,想起去年此时还是老尚宫郑氏执掌司制。那郑氏告老还乡前,特意将珍藏的二十西节气香谱献于御前,其中"立夏方"需用茉莉、丁香、甘松三味,说是能驱散梅雨时节的湿邪。

"陛下,今日迎夏礼需佩五色缕。"崔尚宫跪呈的丝绳浸过兰汤,青赤黄白黑五色丝绞作北斗状。女帝却抚着腕间褪色的旧绳怔忡,那绳结里还缠着半片干枯的楚地箬叶。去年端午暴雨冲垮蓝关道,裴砚之带着这"长命缕"昼夜疾驰八百里,到太极宫时连玄色官袍都磨出了血色。记得那夜雨幕如注,他跪在紫宸殿外呈上端午贡品,雨水顺着他的眉骨滴落在金砖上,竟在殿前汇成小小的溪流。女帝至今记得他解下蹀躞带时,青铜带钩上螭纹的眼睛在闪电中泛着微光,像极了幼时在太液池畔见过的萤火。

争执声自九鸾殿外传来。皇城司指挥使裴砚之横臂拦着太常寺少卿,绯色纱袍下露出半截青铜错金螭纹带钩——正是去年女帝亲赐的岭南贡品。"《开元礼》第三卷明载,立夏祭器当用漆器。"他指尖按在对方捧着的青铜爵上,爵腹饕餮纹里还沾着去年冬至的黍酒残渍,"大人要用这周鼎祭夏神,莫非想学昭王南征不返?"话音未落,檐下铜铃忽又轻响,惊起殿角栖息的一对金丝燕。那燕子去岁在藻井筑巢时,裴砚之还特意命人悬了绛纱帷帐护佑,说是"燕来巢,祥瑞至"。

女帝执起案头那卷用紫檀木匣装着的《淮南子》,书页间还夹着去年收集的骊山枫叶。指尖点在"孟夏之月,天子饮酎"一行时,忽觉有细碎振翅声掠过耳畔。裴砚之自袖中滑出的桑叶还带着夜露,叶脉里蜷着只半透明的蝉蜕:"酒坛启封时,这青蝉正抱着《桑落酒赋》竹简羽化。"晨风穿堂而过,他腰间蹀躞带悬着的螭纹玉印忽明忽暗,倒像是应和着远处渐起的夏雷。女帝望向殿外,见几名小黄门正忙着更换廊下的艾草香囊,新换的香囊绣着五毒图案,丝线里绞着雄黄与朱砂,是太医署特制的驱疫配方。

(注:本节通过"铜铃自鸣""暗纹流转""蝉蜕羽化"等细节,将立夏物候与宫廷礼仪交织,在考据《月令七十二候图》《夏小正》《开元礼》等典籍基础上,用"褪色长命缕""青铜爵争议"等情节暗伏人物关系。全文保持古典美学意境,以"朱明启节"呼应结尾"渐起夏雷",完成从春入夏的时空转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