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农女有点田
这个农女有点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这个农女有点田 > 第315章 敌军内部现“内鬼”?或与李辅残余有关

第315章 敌军内部现“内鬼”?或与李辅残余有关

加入书架
书名:
这个农女有点田
作者:
头上有盆水
本章字数:
3530
更新时间:
2025-06-18

“林氏神机弩”和“开花弹”的成功问世,如同给正在为西北战事而忧心忡忡的景明皇帝和满朝文武,都打上了一剂强心针!

他们知道,有了这两样“大杀器”的加持,沈炼(沈默)元帅和前线的大周军队,在与那些骁勇善战的外族骑兵的较量中,无疑又多了几分沉甸甸的胜算!

然而,林晓晓却并没有因此而感到丝毫的轻松。

她知道,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比拼的不仅仅是武器的精良,更是后勤的保障!

尤其是军粮!

西北边关,路途遥远,地势险峻,粮草的运输和补给,向来是困扰历代大周君王的天大难题!

即便是在和平时期,要保证数十万大军的日常口粮,都非易事。更何况如今正值战时,敌军还很可能会派出小股精锐部队,袭扰和切断我方的粮道!

若是前线大军,一旦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那即便是手握再先进的“神兵利器”,恐怕也难逃全军覆没的厄运!

沈老将军当年的惨败,不就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吗?!

不行!她绝不允许同样的悲剧,在沈炼(沈默)的身上,再次上演!

她必须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困扰了大周朝数百年的军粮难题!

而她手中,恰好就握着一张足以改变这一切的王牌!

这张王牌,便是——高产优质、耐储存、易加工、而且嗯,可以做出各种“便携式”美味的“金刚霸王薯”(金福薯)!

于是,在成功研发出“新式军械”之后,林晓晓便马不停蹄地,将自己的下一个“科研攻关”项目,锁定在了嗯,可以称之为“战时军用口粮”的研发和大规模生产之上!

她先是利用皇帝御赐的权力和“农科院”的资源,在京城周边,征调了数万亩良田,并从杏花村和清河镇,调集了大量的“金福薯”优质种薯和经验丰富的农业技术骨干,开始了史无前例的“金福薯”大规模种植!

她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前线大军,储备下足以支撑数月甚至半年之久的海量“战略储备粮”!

紧接着,她又在“林氏农庄”的加工坊里,建立起了数条嗯,可以称之为“半自动化”的“军粮生产线”!

她将那些新收获的“金福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深加工!

一部分,被她用特殊的烘干和脱水技术(当然,对外只说是“祖传秘法”),制作成了体积小、重量轻、保质期长、而且用热水一泡就能变成一碗热乎乎的美味薯泥糊糊的“超级压缩薯干”!

这种“压缩薯干”,不仅解决了传统军粮(如炒米、干饼等)体积大、重量重、难以携带的难题;更因为其丰富的淀粉和嗯,林晓晓特意在里面添加的一些“复合维生素”(从各种蔬菜水果中提取的)和“微量元素”(从一些特殊矿石中提炼的),而具有了更高的营养价值!能让前线的将士们,在艰苦的战斗中,也能保持充沛的体力和健康的身体!

另一部分,则被她用石磨磨成细腻的薯粉,再与炒熟的麦粉、豆粉、以及嗯,一些碾成粉末的肉干、咸菜、和“秘制香辣调料”混合在一起,制作成了一种嗯,可以称之为“方便营养糊”的“神仙军粮”!

这种军粮,不仅可以即冲即食,方便快捷;更兼顾了口感和营养,比那些平日里只能啃干饼、喝凉水的边关将士们吃的“猪食”,要美味和人性化得多!

还有一部分嗯,是林晓晓的“私心”和对沈炼(沈默)的“特殊关爱”?

她竟然,还丧心病狂地,研发出了一种嗯,可以称之为“战地零食”的“真空包装”(用涂了蜡的油纸和一种特殊的密封技术)的“香辣薯片”和“五香花生米”?!

她想让那个远在边关浴血奋战的男人,在战斗的间隙,也能尝到一丝来自家乡的,熟悉的味道。

当第一批凝聚了林晓晓无数心血和“现代食品加工黑科技”的“林氏神仙军粮”,被装上了一辆辆崭新的“西轮大马车”,浩浩荡荡地,运往前线大营时

整个京城,都再次,为之震动了!

那些原本还在为前线粮草供应而忧心忡忡的文武百官们,在亲眼见识了这些体积小、重量轻、保质期长、而且味道还出奇地好的“神仙军粮”之后,都被林晓晓那堪称“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神仙手段,给彻底折服了!

他们知道,有了这些“神仙军粮”的保障,沈炼(沈默)元帅和前线的大周军队,在与那些外族骑兵的较量中,无疑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胜算!

而林晓晓,这位年仅十六七岁的“一品护国夫人”,也因为她在这场“后勤保卫战”中的卓越贡献和惊天才能,而赢得了整个大周朝,从上到下,从官到民的无上敬仰和嗯,可以称之为“顶礼膜拜”的崇高声望!

她的名字,和她的传奇,注定要与这场关系到国运的战争,一同被载入史册,万古流芳!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