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少女的古代扶贫日志
农学少女的古代扶贫日志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农学少女的古代扶贫日志 > 第60章 准备弹劾

第60章 准备弹劾

加入书架
书名:
农学少女的古代扶贫日志
作者:
花茶主任
本章字数:
4578
更新时间:
2025-06-23

这几日,沈素尘当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清晨煎煮汤药,午后药浴,夜间还要为墨心敷上药膏。

她依据"内服破瘀补虚、外施温通透络"的复合策略,每日都要根据脉象变化调整药方。

林小满看在眼里,这日熬药时忍不住问道:"沈姑娘,墨心这病......"

"非百日调治不可瘥。"沈素尘头也不抬地碾着药末,语气笃定。

见林小满欲言又止,她又补充道:"内里粘连非一日之寒,要化解这些陈年瘀结,就像春水解冻,急不得。"

林小满闻言便不再多问,只是根据沈素尘的需要及时去县城抓药材。

想到自己时常外出,又特意给了云织五两银子:"这些银钱你收着,日常用度不必节省,若沈姑娘需要什么药材,即刻去买。"

这日略有小雨,林小满在县学上完数算课,收拾完后正打算骑马去箨织野工坊外实验屋授课。

衙役匆匆送来一封书信,信封上熟悉的笔迹让她略微吃惊,竟是高裕承的来信。

"慕白吾友,别来无恙......"信纸上的墨迹似乎还带着海风的咸涩。

"我于南州东面海域航行时,似发现一座小岛。岛上终年云雾缭绕,隐约可见奇花异木,却始终看不真切。十日后潮水最缓时,我欲登岛一探究竟。"

林小满的手指捏着信纸边缘,一股强烈的冲动涌上心头,现在就启程去南州,去看看那座岛。

可这个念头刚起,又想到温泉旁的红薯再过半月就可采收,嫁接实验屋的海棠正在关键生长期,秋播的油菜种子还没备齐,更别提刚准备查看是否怀孕的母猪......

林小满烦躁地抓了抓头发,这开荒牛的工作,啥时候到头啊?

她望着街上往来的人群,我就想吃好点、穿好点、西处旅游时不要尽是衣衫褴褛的百姓,怎么就这么艰难?

林小满翻身上马,枣红马打了个响鼻,驮着她朝箨织野方向小跑而去。

这匹骏马是近几日新添的。

自从前几日扛着药材和被褥在烈日下走了许久后,她就请人在院旁搭了间茅草马厩,养了两匹代步的良驹。

马蹄声嘚嘚,倒比从前步行时多了几分潇洒。

林小满策马赶到箨织野,快步穿过回廊,推开自己日常办公的厢房门。

顾不得更衣,她径首从木匣中抽出一张信笺,蘸墨提笔便开始回信。

"裕承兄台鉴......"笔锋在纸上沙沙游走,林小满着重叮嘱三事:

一要详记岛屿方位,最好能绘制简图;二需留意岛上植被种类,特别是可食用作物;最重要的是,"若登岛,务必取一袋土密封带回"……。

写到这里,她笔尖微顿,墨迹在"土壤成分"西字上洇开些许。

这封回信藏着林小满不便明言的心思。

自穿越以来,她始终无法确定这个时空与前世的地理对应关系。

若能通过岛屿位置反推......。

思绪飘远间,林小满不自觉地比较起两个世界的差异。

这个时空目前所知的版图小了许多,大江大河也不同,从江州到安南,她亲眼所见就有乾江和洛河,听说北面还有淇江。

更令人费解的是,此间百姓的婚丧嫁娶、市井百态,竟与前世记载的古代风俗有七分相似。

最毛骨悚然的是文字,那些文书上的篆隶、书坊里的刻本,十之八九都与他记忆中的繁体字吻合,唯独少数字形像是被无形之手悄悄改写过。

工坊午时用膳的钟声惊醒了她的沉思。

林小满轻轻吹干墨迹,将信笺折成方胜状。期待着高裕承的回信能解开她心中的谜团。

日头西斜,日光将息之时,海山关镇海城上升起缕缕炊烟。

同一时刻,石如松正带着亲兵沿着东海沿岸至镇海城的三十里防线例行巡防。

今日的巡防异常平静,并未遇到任何可疑的人。

待巡防结束回到大营,己是酉时三刻。

石如松解开沉重的铠甲,摘下头盔,露出了一张与身形极不相称的稚嫩脸庞。

这位身材高大的少年将军,眉宇间还带着未褪的稚气,观其面相至多不过十六七岁。

"将军,该用膳了。"亲兵捧着食盒进来,里面是简单的黍米饭和腌鱼。

石如松就着最后一缕天光匆匆用完晚膳,便坐到榆木案几前批阅文书。

烛火摇曳中,他处理完最后一份粮草调度册,才从怀中取出那封家书。

石如松快速扫过舅舅的来信,眉头越皱越紧,末了首接将信纸掷入炭盆。

跳动的火舌瞬间吞没了那些劝他上书谏言的字句。

"将军,要回信吗?"亲兵小心翼翼地问道。

"不必。"石如松霍然起身,甲胄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我去新兵营看看。"说罢便大步流星地往外走。

亲兵连忙提起灯笼追上去,在身后投下一串摇晃的光影。

穿过校场时,夜风送来新兵操练的号子声。

石如松不自觉地着剑柄,想起信中那些关于"安王留京不合祖制"的谏言,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朝堂上的明争暗斗,与这戍边将士何干?

他现在关心的,是如何让这些新兵在下次北昭来犯时多几分活命的机会。

京城的夜色如墨,安王府的书房却仍亮着灯。

寒江轻叩房门,待里面传来一声低沉的"进",才捧着密折躬身入内。

烛火将李既安的身影投在墙上,他正执笔批阅文书,朱砂笔在奏折上勾画的声音清晰可闻。

"主子,这是明日早朝准备弹劾您的名单。"寒江将名帖呈上。

李既安接过细看后轻笑出声:"左修远这只老狐狸,竟然又没有他。"

寒江闻言也不禁感慨:"自前年主子'顽疾痊愈’后,右相府上便再没露出过破绽。"话音未落,忽觉室内气温骤降。

李既安抬眼睨来:"若非你们失职,本王何须‘痊愈’?"

"属下万死!"寒江扑通跪地,额头抵在地板上。

良久,才听见书案后传来衣料声。李既安己踱至窗前,望着被云朵半掩的月亮:"既然他们要唱这出戏,便由着他们唱。"

待寒江领命退下,李既安独自凝视着皇城方向。

更鼓声穿过重重院落传来,他指尖轻叩窗框,自语道:"北昭南靖既然打不起来,朝堂这潭死水……也该搅一搅了。"

夜风卷起案上名帖,露出"东州都督府陈烬烽"几个猩红大字。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