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父女俩沉浸在月圆人圆的暖意中时,窗外突然传来"噗通"一声闷响,惊得梁上栖息的燕雀扑棱棱乱飞。树影婆娑间,谢幕白抱着药箱狼狈地从树后窜出,月白长衫沾满草屑,发冠歪歪斜斜地挂在发间,活像个刚打完败仗的逃兵。药箱"哗啦"落地,各色瓷瓶骨碌碌滚到摄政王脚边,瓶身上还贴着歪歪扭扭的标签:"提神醒脑散""驱蚊奇方""夜明膏"......
小夭"扑哧"笑出声,眼尾弯成月牙:"谢叔叔这是要给我们表演'夜探书房'的好戏?"她蹲下身捡起一个画着小狐狸的瓷瓶,故意凑近鼻尖嗅了嗅:"该不会是来偷师学艺的吧?"
摄政王也忍不住轻笑,弯腰拾起一个青瓷小瓶。瓶身雕着缠枝莲纹,触手温润,瓶口还系着褪色的红绸。"本王倒是好奇,你这箱子里藏了多少'秘密武器'?"话音未落,瓶口突然"嘭"地喷出一股彩色烟雾,靛蓝、绛紫、明黄交织成雾霭,呛得三人连连咳嗽。
"咳咳......这是夭天新研制的'烟雾弹'!"小夭眼疾手快地用帕子捂住口鼻,桃花眼里却闪着狡黠的光,"遇到危险时扔出去,既能防身又能混淆视线!"她抖了抖被烟雾染上色的裙摆,突然指着谢幕白哈哈大笑:"不过谢叔叔这'实战演练',倒把自己弄得像只花孔雀!"
笑声惊起栖息在梧桐树上的白鸽,羽翼划破月光,在地上投下流动的暗影。摄政王望着女儿灵动的眉眼,恍惚间又回到了从前。那时的小团子还不及案几高,却总爱偷偷穿上掌事姑姑的绣花鞋,迈着歪歪扭扭的步子朝他扑来,嘴里含糊不清地喊着"爹爹抱"。而如今,她己能踮着脚尖,将温热的云片糕塞进他掌心,眼神里盛满了与母亲如出一辙的温柔。
"对了!"小夭突然眼睛一亮,拽着父亲的袖子就往花园跑,发间的珍珠步摇随着动作叮咚作响,"女儿和谢叔叔准备了'大礼'!"穿过挂满宫灯的九曲回廊,一座流光溢彩的"月宫"跃入眼帘——数以百计的琉璃盏堆叠成广寒宫的模样,盏中烛光摇曳,映得琉璃壁上的仙鹤流云栩栩如生。暖黄的光晕透过琉璃,将小夭的侧脸染得柔和,恍若真有仙子踏月而来。
"这些琉璃盏是从药王谷运来的!"谢幕白擦着额角的汗,颇为自豪地解释道,"用三十三种草药熬制的涂料,不仅能散发安神香气,到了子时还会......"他神秘地一笑,话音未落,琉璃盏突然泛起幽幽荧光,宛如夜空中坠落的星辰。
摄政王望着眼前精巧的布置,喉间泛起温热。远处传来管家的吆喝声,仆人们捧着各式糕点鱼贯而入。最引人注目的,是个三尺高的巨型月饼,上面用糖霜绘着阖家团圆的图案:月下的庭院里,一家三口笑着放飞孔明灯,就连天上的玉兔都抱着月饼,憨态可掬。
不知谁提议放河灯,众人便簇拥着来到王府后的溪流边。溪水潺潺,倒映着满天星辰与两岸花灯。小夭蹲在青石阶上,将一盏莲花灯轻轻放入水中。烛光摇曳,映得她睫毛纤长如蝶翼,侧脸柔和得仿佛能滴出水来:"爹爹,你看!这盏灯带着我们的心愿,一定会平安到达远方。"
摄政王在她身旁蹲下,看着河灯载着烛光缓缓飘远。微凉的夜风拂过发梢,带着女儿身上淡淡的药草香。记忆中的画面与眼前重叠——多年前,也是这样的中秋夜,母妃抱着自己,将写满心愿的河灯放入水中。那时的自己还在牙牙学语,如今却变成了一个冷冰冰的王爷
夜色渐深,王府的喧闹却未停歇。小夭不知从哪变出一串糖葫芦,非要喂父亲尝尝;谢幕白被仆人们围着,兴致勃勃地讲解草药的神奇用途;就连向来严肃的侍卫统领,也拿着兔子灯,和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当最后一盏河灯消失在视野尽头,月光己染上了淡淡的霜色。摄政王揽着女儿往回走,小夭靠在他肩头,声音带着困意:"爹爹,以后每年中秋,我们都要这样热热闹闹的......"话音未落,己传来轻轻的鼾声。她的脸埋在父亲肩头,嘴角还带着满足的笑意,发间的桂花香气混着药草味,萦绕在鼻尖。
摄政王望着女儿恬静的睡颜,心中泛起阵阵暖意。他弯腰将她抱起,替她掖了掖滑落的披风。月光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一首延伸到灯火通明的王府深处。远处,琉璃"月宫"的荧光依旧闪烁,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团圆夜的温柔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