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采艾(23:00-01:00)
月光浸湿了田埂边的鼠曲草,苏暖提着竹丝灯笼往母亲标记的艾草滩去。真正的好艾要挑叶背泛银灰的,茎秆掐断时渗出琥珀色汁液。镰刀将落时,守林人老赵突然咳嗽三声:"留三寸根,土里埋着你娘的铜顶针。"
艾草在竹篓里蜷成翡翠卷,根须带出的泥块中闪着微光——竟是母亲用艾绒裹着的银锁片,刻着苏暖的生辰八字。灰喜鹊掠过时喙中银丝闪动,系着半枚褪色的长命缕。
卯时·捣青(05:00-07:00)
青石臼里凝着夜露,苏暖按母亲教的"三捣九揉"法捶打艾草。杵柄突然发烫,凹槽处现出母亲刻的《青团谣》:"一捣春雨润,二捣夏蝉鸣..."草汁溅在石臼边缘,竟凝成只振翅的玉蜻蜓。
聋哑裁缝隔窗抛来块蜡染麻布,蓝靛花纹里藏着艾草脉络。灰喜鹊趁机叼走几片残叶,在旧巢旁垒出个药香氤氲的小丘。
辰时·裹馅(07:00-09:00)
工序实录
熟糯米粉团需在青石板上揉至透出掌纹
红豆沙掺入糖渍橘皮,橘皮纹路暗合母亲手账页码
包馅时用虎口收出九道褶,每褶藏一粒松子
木模压花前抹茶籽油,花纹要透三层纸可见
肉铺王叔突然踹门而入,围裙兜着陈年火腿碎:"你爹总说咸馅解腻!"油纸包砸在案板上,震得青团在荷叶垫上滚出北斗七星阵。
巳时·蒸青(09:00-11:00)
松针垫底的竹蒸笼坐在补了锡片的旧灶上。武火催出白雾时,陆时倚门吟《山家清供》:"艾香透三重,当祭杜康神。"笼盖将掀之际,修伞匠张伯递来铜铃铛:"扣在气孔,铃响即熟。"
蒸汽漫过房梁时,灰喜鹊撞开窗棂,喙中梅枝坠入灶膛。艾香混着梅酸催得青团涨成满月,屉布上的旧旗袍纹路竟渗出茉莉香。
午时·点红(11:00-13:00)
胭脂色食用花汁要用狼毫笔轻点,母亲留下的笔杆刻着《百花谱》。苏暖描到第七个青团时,笔锋突然打旋——原是笔斗里藏着卷微型《艾草经》,字迹细如蚊足。
诊所周大夫嚼着青团惊呼:"这松子用接骨木蜜渍过!"聋哑裁缝比划着旧事:母亲曾用艾绒替她灸寒腿,却在艾柱里偷塞麦芽糖。
未时·分团(13:00-15:00)
头屉供奉在祠堂供桌,青团竟在瓷盘中摆成太极图。肉铺王叔嚼着咸馅哽咽:"这火腿...是你爹猎的最后头野猪..."油星溅在《艾草经》上,显出隐藏的朱批:"暖暖及笄日,当启樟木箱底。"
灰喜鹊突然啄破青团,豆沙里滚出枚铜钥匙——正合樟木箱第三道锁眼,匙身缠着母亲分娩时咬过的艾绳。
申时·余芳(15:00-17:00)
洗碗时发现蒸笼缝卡着半片龟甲,灼纹拼出"春分"甲骨文。陆时送来《中馈录》残卷,夹页里压着母亲手制的艾草书签,叶脉中凝着三十年前的晨露。
暮色漫过艾草滩时,新割的茬口渗出清汁,凝成三颗绿珠子,恰似母亲未缝完的盘扣。灰喜鹊将梅枝插进艾草丘,来年又要酿出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