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沈府内宅,灯火通明。
沈家家主沈青山,面色凝重地坐在主位上,手中紧紧捏着两封信。
一封是沈浪从玉门关快马送回的文书,上面详细禀报了蛮族入侵、朔方失守以及他与札木合的权宜之计。
另一封则是沈如意的私信,字迹娟秀,却透露着惊天秘密——她己怀有楚家嫡子楚云的骨肉。
沈青山将信件缓缓放下,抬头看向堂下坐着的几位族老。
“诸位,都看看吧。”
声音低沉而沙哑。
族老们依次传阅着两封信,每个人的脸色都随着阅读而变得愈发难看。
大厅里,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这个逆女!”
一位族老猛地一拍桌子,怒吼道。
“竟然做出如此……如此伤风败俗之事!”
“还与蛮子私下交易,简首是……是……”
他气得说不出话来。
另一位族老则相对冷静一些,他沉吟片刻,开口说道:
“家主,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如意这丫头,究竟是何打算。”
“还有这孩子……”
他指了指沈如意信上的内容。
“若是真的,那可就……”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明白他未尽之意。
沈青山揉了揉眉心,只觉得一阵头痛。
如果沈如意怀的真是楚云的孩子,而楚云又对此事一无所知,那么一旦消息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沈家与楚家世代联姻,关系盘根错节。
若是此事处理不当,不仅沈家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就连楚家也会受到牵连。
“此事……必须从长计议。”
沈青山缓缓说道。
“绝不能让外人知晓。”
“老夫,明日一早就去找楚雄。”
他口中的楚雄,正是当今女帝的父亲,也是楚家的家主。
几位族老对视一眼,都默默点头。
“家主,那朔方城之事……”
一位族老犹豫着问道。
沈青山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沈浪的做法,虽然冒险,但也是无奈之举。”
“为了大盛,为了沈家,有些牺牲……是必须的。”
“只是可怜了那些百姓……”
他叹了口气。
“此事,我们只能尽力弥补了。”
“至于札木合……”
沈青山眼中杀机毕现。
“他既敢犯我大盛疆土,就必须让他付出代价!”
深夜,沈青山独自一人来到楚府。
日上三竿。
金銮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女帝端坐龙椅之上,威严而神圣。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太监尖细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声急促的呼喊:“报——十万火急!边关军情!”
一个浑身尘土、满脸焦急的信使跌跌撞撞地冲进大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何事如此慌张?!”女帝眉头紧蹙,沉声问道。
“禀……禀陛下……朔方城……朔方城失守了!”信使上气不接下气,声音颤抖。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皆是一脸震惊与难以置信。
“你说什么?!”
“朔方城失守?这怎么可能?!”
“王猛呢?他不是镇守朔方城吗?!”
……
各种质疑和惊呼声在大殿内此起彼伏。
女帝猛地从龙椅上站起,厉声喝道:“肃静!”
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女帝盯着信使,一字一顿地问道:“到底怎么回事?给朕说清楚!”
信使深吸一口气,颤声道:“蛮子……蛮子大军突袭……朔方城守将王猛……力战不敌……壮烈殉国……”
“玉门关外……尽数失守……”
“蛮子……己经兵临玉门关下……”
信使断断续续地将边关的战况禀报完毕。
大殿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震惊得无以复加。
“王猛……殉国了?”女帝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痛惜。
“陛下,臣有本要奏!”一个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楚雄大步走出,神情肃穆。
“准奏。”女帝淡淡地说道。
楚雄躬身行礼,朗声道:“陛下,朔方城失守,王猛殉国,此乃我大盛之奇耻大辱!”
“臣以为,此事必须严查!严惩相关责任人!”
“王猛虽死,但其失职之罪不可饶恕!”
“臣建议,革去王猛一切官职,抄没家产,以儆效尤!”
楚雄一番话,掷地有声。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楚雄的党羽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
一时间,大殿内群情激愤,似乎所有人都认定王猛是罪魁祸首。
“陛下,臣有异议!”一个老臣站了出来,他是朝中的老臣,一向以刚正不阿著称。
“臣以为,此事尚有蹊跷。”老臣缓缓说道。
“王猛将军镇守朔方城多年,一向忠心耿耿,屡立战功。此次失守,或许另有隐情。”
“臣恳请陛下,彻查此事,切勿冤枉忠良!”
“哼!能有什么隐情?”楚雄冷哼一声,打断了老臣的话。
“事实摆在眼前,王猛失职,导致朔方城失守,这是铁证如山!”
“难道你还要为他开脱不成?!”
“你……”老臣气得脸色发青,却又无言以对。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尽快派兵增援玉门关,抵御蛮子入侵。”另一个大臣站出来说道。
“至于王猛的罪责,可以等战事平息后再行定夺。”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又有不少大臣站出来,表示赞同。
女帝沉默片刻,缓缓开口:“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
“传朕旨意,革去王猛一切官职,抄没家产……灭其一族,以儆效尤!”
“什么?!”
“陛下不可啊!”
“陛下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