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开局被和亲,我带着大军杀回
皇子开局被和亲,我带着大军杀回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皇子开局被和亲,我带着大军杀回 > 第13章 皇子和亲(三)

第13章 皇子和亲(三)

加入书架
书名:
皇子开局被和亲,我带着大军杀回
作者:
艾米呀呀呀
本章字数:
4526
更新时间:
2025-03-07

感受到楚曌的目光,蒋雄心领神会。

他向前迈出一步,那双鹰隼般的眼睛,环视西周,

声音嘶哑而低沉,仿佛从地狱中传来:“礼大人,司徒大人,诸位大人,你们口口声声说,皇子和亲,有违祖制,有辱国体。可你们有没有想过,若不和亲,边境战火重燃,百姓流离失所,这,又该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

“蒋大人此言差矣!”礼铭毫不退缩,反驳道:“两国邦交,岂能靠牺牲皇子来维系?这岂不是向蛮夷示弱?”

“示弱?”蒋雄冷笑一声,“礼大人,您是饱读诗书,可知道这兵凶战危?您可曾亲眼见过,战场上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惨状?您可曾体会过,失去亲人,家破人亡的痛苦?”

“诸位大人!你们口口声声祖制礼法,可曾想过,若边疆不稳,这大盛的祖制礼法,还能剩下几分?难道要让这锦绣山河,沦为焦土,你们才满意吗?!”

一番话,掷地有声,将礼铭问得哑口无言。

“和亲,固然有损皇室颜面,可比起边境安宁,百姓安居乐业,孰轻孰重?”蒋雄步步紧逼,语气越发严厉。

“可……”礼铭还想争辩,却被蒋雄打断。

“礼大人,您是太史令,掌管礼乐祭祀。可您别忘了,这天下,首先要‘稳’,才能谈得上‘礼’!若是连国家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礼仪纲常?”蒋雄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震慑人心。

“陛下,臣以为,蒋大人所言甚是。”魏冉也站了出来,躬身说道,“和亲之事,虽有不妥,却也是权宜之计。只要能换来边境安宁,短暂的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方同怒目圆睁,粗声喝道:“你们这些书生,只会在朝堂上耍嘴皮子,可曾上过战场,杀过敌?!”

周兴则捻着胡须,沉声道:“诸位大人,和亲并非长久之计,但眼下,或许能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

一时间,酷吏们纷纷表态,支持和亲。

他们的声音,虽然不如文臣们那般洪亮,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慑力。

大殿内,气氛再次变得紧张起来。文臣与酷吏,两派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苏洵站在一旁,看着这剑拔弩张的场面,心中五味杂陈。

他既不愿看到二皇子沦为和亲的牺牲品,又担心边境战火重燃,生灵涂炭。

可他只是个三朝元老,虽有心为国分忧,却无力改变这复杂的局面。

苏洵默默叹息,眼角的余光瞥见龙椅上的楚曌,她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仿佛这殿上的争吵,与她无关。

苏洵心中更沉,他侍奉过三朝帝王,深知帝王心术。

楚曌越是平静,便越是说明,她心中早有决断。

这决断,恐怕不是这些文臣们的三言两语,能够动摇的。

苏洵心中暗忖:“陛下看似平静,实则早己成竹在胸。她今日放任两派争论,恐怕并非犹豫不决,而是另有深意……”

正思忖间,一道清越的声音,划破了这胶着的氛围。

“陛下,臣有本奏!”

众人视线随之转移,只见一青年官员,越众而出。

他身着绯色官袍,头戴乌纱,腰佩玉带,身形挺拔如松。

面容虽显稚嫩,却透着一股锐气,眼神明亮,不卑不亢。

苏洵认得他,这是新晋的翰林院编修——陆鸣。

此子虽入仕不久,却才华横溢,颇得圣上赏识。

只是,他这般贸然出头,也不知是福是祸。

礼铭向陆鸣微微颔首,眼中带着鼓励之色。

陆鸣走到殿中,先是向楚曌深深一揖,随后朗声道:“臣翻阅典籍,历朝历代,皆无皇子和亲之例。此举,不仅有违祖制,更是有损国威。若开此先河,恐后患无穷,还望陛下三思!”

他声音清朗,字字铿锵,在大殿内回响。

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掷地有声。

陆鸣这番话,像是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阵阵涟漪。

“陆编修所言极是!”礼铭身后,一名年长的文臣率先开口,他是国子监的司业——陈敬,

“和亲之事,向来是公主出面。若以皇子和亲,岂不让天下人耻笑?我大盛颜面何存?”

“臣附议!”另一名官员也站了出来,他是太常寺少卿——王允,

“皇子乃国之储君,岂能轻易送与蛮夷?此例一开,后世子孙,将如何看待我等?”

“臣等附议!”

……

一时间,附和之声此起彼伏。

礼氏一派的文臣们,纷纷站出来,支持陆鸣。

他们引经据典,慷慨陈词,将皇子和亲的弊端,一一列举。

“《周礼》有云:‘王后无嗣,则择立太子。’皇子乃是国本,岂能轻动?”

“《仪礼》亦有记载:‘婚姻,合两姓之好。’皇子与蛮夷联姻,乃是辱没宗室,有违礼法!”

……

这些文臣,平日里引经据典惯了,此刻更是将他们的“才能”发挥到了极致。

一句句古文,一篇篇典籍,被他们信手拈来,仿佛化作了无形的刀剑,首指和亲之举。

面对文臣们再次掀起的滔天巨浪,蒋雄浓眉紧锁,面色愈发阴沉。他粗粝的手指,不自觉地着腰间的佩刀,发出细微的“嚓嚓”声,仿佛在压抑着心头的怒火。

魏冉则眯起了眼睛,精光闪烁,他在快速盘算着对策。方同与周兴二人,虽未言语,但紧绷的身体,和微微颤抖的胡须,都显示出他们内心的焦躁与不安。

这些久经沙场的酷吏,平日里,面对穷凶极恶的罪犯,尚能面不改色,可此刻,面对这些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的文臣,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诸位大人,稍安勿躁!”蒋雄再次开口,试图稳住局面,声音却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沙哑,“和亲之事,乃是陛下圣裁,我等臣子,理应遵从。岂能因几句……”

“蒋大人,您这话,可就说得不对了!”陈敬立刻打断了蒋雄的话,他捋着胡须,慢条斯理地说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陛下圣明,自然不会一意孤行。我等身为臣子,有匡扶社稷之责,岂能对有违祖制之事,视而不见?”

“陈大人所言甚是!”王允也紧随其后,声音洪亮,“‘礼’乃国之根本,若是连‘礼’都不要了,这天下,岂不大乱?”

“二位大人,你们……”蒋雄还想争辩,却被魏冉拦住。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