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直播:最强帝王排名!
天幕直播:最强帝王排名!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天幕直播:最强帝王排名! > 第81章 李斯(3)

第81章 李斯(3)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幕直播:最强帝王排名!
作者:
尘左
本章字数:
5598
更新时间:
2024-12-01

正在这时,赵高突然插话:"自商君以来,法家之治便是大秦的根本。丞相所行,不过循此道罢了。"

天幕继续闪动:

「画面展示了后世各朝各代的史官在评论李斯。有人称他"佐秦一统之功臣",有人骂他"诡谲阴险之小人",有人叹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最后画面定格在一位史官写下的评语:"李斯之才,足以佐天下;李斯之志,终困于私心。"」

冯劫看到这里,长叹一声:"李兄,你我相识数十载,老夫不问对错,只问一句:值得吗?"

李斯正要开口,天幕又现:

「画面展示了后世书院中的场景。学者们正在研究隶书字体,讨论法家思想,辩论秦朝政策。一位年轻学子正在抄写李斯的《谏逐客书》,感叹道:"此文气势磅礴,直追屈原。"」

突然,又一个熟悉的身影走入丞相府——徐福。这位方士看着天幕,意味深长地说:"丞相,你我都是明白人。长生不死,不过是一场虚妄;功名利禄,又何尝不是?"

天幕最后一次波动:

「画面展示了一副未来的历史画卷:千年之后,人们依然在使用李斯改定的文字,研究他的思想,讨论他的功过。画面最后定格在一句话:"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但这个人,永远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堂内一片寂静。众人都在等待李斯的回答。

就在这时,一阵异香飘来,王翦也踱步走入丞相府。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将军看着天幕,突然开口:

"丞相,你可记得当年在咸阳城外,我与你的那场对话?"

天幕随即播放:

「画面回到多年前的一个傍晚,王翦与李斯立于咸阳城楼。王翦指着远处的函谷关说:"丞相,你觉得我大秦,能守多久?"画面中的李斯沉默良久,最后说:"关在夏而不在关,在人而不在城。"」

蒙恬听到这里,不禁插话:"丞相此言极是。只是..."

未等他说完,天幕又起波澜:

「画面展示了一幕幕历史场景:吕不韦因"四世之厚"而被贬;王绾因谏言过急而被疏远;扶苏因仁厚而被猜忌。最后定格在李斯面对赵高和胡亥时欲言又止的表情。」

李由看着这些画面,突然问道:"父亲,你当初在睢阳时,为何不接受韩国的征召?"

天幕适时播放:

「画面展示了年轻的李斯在夜读《商君书》时的场景。他写下了一段话:"明主在上,则群臣数进;群臣数进,则主道数明。今韩国群臣皆为私利,君主懦弱,此必亡之象也。"」

冯劫看着这段文字,意味深长地说:"李兄,你看穿了韩国的命运,却没有看穿..."

话未说完,天幕突变:

「画面展示了秦始皇巡游时的盛况。李斯正在为始皇帝起草诏书,赵高在一旁研墨。画面中的赵高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赵高看到这一幕,悄悄握紧了拳头。这时,一直沉默的秦始皇突然开口:"李卿,你觉得朕该当如何防范奸佞小人?"

李斯正要答话,天幕又起变化:

「画面展示了各地官府正在执行焚书令。一些书生冒死藏书,一些官吏严格执法。画面中出现了一位老者的感叹:"欲使后人不知有先王之道,独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悲夫!"」

淳于越看到这里,忍不住说道:"丞相,你焚百家之书,独尊法家,可是真心认为这样做是对的?"

天幕继续播放:

「画面展示了李斯在狱中的最后时光。他在墙上写下了一段话:"吾尝言,人主之所以明者,以其有公正之心,不私奪之意也。今日,吾竟成为自已所言之戒。"」

蒙毅看着这段话,轻声道:"丞相,你觉得权力和道义,到底孰轻孰重?"

李斯正要回答,天幕又起变化:

「画面展示了李斯的一生重要抉择:面对韩国征召时的拒绝,遇见秦始皇时的慷慨陈词,力主焚书时的坚定,立胡亥为太子时的犹豫。每一个画面都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光影。」

这时,一个略显沙哑的声音响起。门外走进来的是已致仕的宰相吕不韦。他看着天幕,意味深长地说:"李斯啊李斯,你可知道,我为何选择了自尽?"

天幕随即播放:

「画面展示了吕不韦在府中独坐的场景。案头摆着一封秦始皇的诏书,以及一杯毒酒。画面中的吕不韦提笔写下:"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位卑则忧其身,位高则忧其国。"」

王绾看着这一幕,叹道:"在位越高,忧虑越重。李丞相,你以为呢?"

正说着,天幕突然剧烈晃动:

「画面转向了一个个历史场景:商鞅在魏国闻到灭门之祸时的惊惶,韩非在秦国狱中写下绝笔时的悲凉,白起在杜邮自刎时的绝望。最后定格在李斯面对诬告时的那一刻。」

蒙恬看着这些画面,若有所思:"法家重法而轻义,重君而轻臣,最终往往难逃这般结局。"

突然,一个年轻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原来是博士弟子张苍走了进来。他看着天幕,恭敬地问:"老师,当初您教导我们说'明法度者富国,明仁义者富民',今日您是否还坚持这个观点?"

天幕应声而变:

「画面展示了李斯在太学教授弟子的情景。他正在讲解:"法者,天下之程式也;理者,治物之制宜也;权者,称轻重之准平也。"画面中的李斯神情专注,眼中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一旁的扶苏忍不住问道:"丞相,你可知道为何先秦诸子,最终都选择了入秦?"

天幕继续播放:

「画面展示了商鞅、吕不韦、李斯等人先后入秦的场景。每个人都带着理想和抱负,却最终都难逃悲剧性的结局。画面最后定格在一句话:"秦国,既是诸子通向理想的光明大道,也是他们走向毁灭的黑暗深渊。"」

这时,赵高突然冷笑一声:"成王败寇,自古皆然。丞相,你说是也不是?"

李斯尚未答话,天幕突然剧烈晃动:

「画面转向秦朝统一前夕的六国。韩国使者正在读着李斯的复信:"仆尝著书,言守法循理之道。今韩国虽有此位,然吾见其必亡也。"画面中的韩王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王翦看着这一幕,缓缓道:"丞相真是慧眼如炬,早看透了韩国的命运。只是..."

未等他说完,天幕再变:

「画面展示了秦灭六国后的统一朝会。文武百官簇拥着秦始皇,李斯正在宣读统一天下的诏书。但画面一角,赵高的眼中闪过一丝阴鸷的光芒。画面逐渐定格在李斯写下的一句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一直沉默的徐福突然说道:"丞相,你可知道,始皇帝为何如此执着于长生不老?"

天幕继续播放:

「画面展示了秦始皇多次东巡的场景。徐福带领方士炼丹,李斯随侍左右。画面中的始皇帝目光炯炯,注视着远方的大海,仿佛在寻找着什么。」

这时,一个温和的声音传来。门外走进来的是儒家学者伏胜,他看着天幕上的画面,轻声问道:"丞相,你以为长生可得乎?权势可恒乎?"

天幕随即变换:

「画面展示了一幕幕历史场景:始皇帝在沙丘驿暴毙,赵高和胡亥密谋篡改诏书,扶苏和蒙恬被赐死,李斯被投入大牢。最后画面定格在一句话:"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冯劫看着这些画面,突然问道:"李兄,当年你在睢阳时说'人生在世,当建不世之功',如今你觉得,什么才是真正的不世之功?"

这时,赵高阴测测地说:"丞相,你觉得这些都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人心的算计?"

天幕突然光芒大作:

「画面展示了后世历朝历代:李斯创制的小篆被广泛使用,他主持编撰的《仓颉篇》成为启蒙教材,他的《谏逐客书》被奉为经典。最后画面定格在一位书生正在研读《李斯传》,喃喃自语:"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政治家的悲剧。"」

蒙毅看着这最后的画面,沉声问道:"丞相,若时光倒流,你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