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军之中程备亦寻到陈封,陈封见程备竟毫发未损,不免诧异。原来二百亲兵死死守在程备身侧,不教他接敌,这才保程备无伤,但那亲兵却也死伤过半。
陈封遂命程备护住中军大纛,他自率军复投阵中厮杀。郑军众将士皆舍生忘死,终等到援军到来。西寨七千兵马,北寨一万兵马一齐赶到,分两路杀进燕军阵中。
燕军久战不下,己将全数兵马投入战阵,虽也防备郑军援兵,此时却尽显疲态,再不能抵挡生力新军,兵阵被郑军冲散。阵势既散,合围之势不成,燕军再难取胜。
忽听燕阵之中金鼓齐鸣,燕军开始结阵退兵。燕军虽退不乱,转瞬之间聚集一处,中军徐徐向东退却,数千兵马结阵断后,以骑军护住两翼。
陈封早有军令命西寨严云兵马死死守住霸州通路,不教燕军退入霸州。燕军退兵无先锋兵马,只得以中军冲击西寨兵马,顷刻间怎能冲得过?燕人退兵心切,不肯恋战,只得向北退去。
燕军一路向北,郑军紧追不舍,怎奈燕军退兵极有章法。郑军数度冲击皆不能破,反被燕人骑军击退。
陈封只得下令全军追赶,觑准时机再攻打燕军后军;又命快马赶去信安,着周严务要拦住燕军,不教燕人安然退回燕境;再命西寨严云兵马紧守霸州一侧,一防燕军退入霸州,二防霸州燕军出城来援。
天色大亮之时,两军皆己远离霸州。霸州兵马并未出城,想是慕容不离严命不得弃守霸州之故。
其间郑军又数次攻打燕军后军,高欢亲自冲阵,皆未占得半点便宜。却是燕军后军两翼计有五千余骑军,郑军来攻,燕骑便自两翼杀出,郑军难以抵挡,数次皆被击退。
高欢怒不可遏,怎奈他虽勇猛,却难抵燕人群狼,纵然拼尽气力,也难敌数千铁骑往复冲杀。
陈封见燕人退军亦阵势严整,一时不得破解之法,只得命众将士紧随其后,待至信安,再与周严天枢卫兵马前后夹击。
燕军退兵甚缓,郑军追兵被其后军阻在身后五里开外,不得近身。两军一前一后,首至日暮时分方赶到信安。
斜阳草树,极目千里,信安城郭己隐隐在望。却见一枝大军挡在前方,阵势严整,衣甲鲜明,赭黄色旌旗漫山遍野,后方一座大营横亘数里,将燕人退路封死。正是郑国熊飞军天枢卫与天璇卫。
原来霸州燕军遣往信安的乃是三千骑兵。董延在后追赶却如何能赶得上?被燕骑先到信安,与信安燕军前后夹击天枢卫。
幸得周严率军据寨死守,燕骑虽猛,却不能越过壁垒,郑军才能保得营寨不失。两军大杀一阵,难分胜负,燕骑绕过郑寨,投信安去了。而后董延赶到,两军合兵一处,死守住燕军粮道。
燕军苦战一夜,又整日赶路,全无喘息之机,皆己筋疲力竭。但此时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若不死战,必将无幸。生死之际,燕卒反士气高涨起来,轰然一声,中军近万兵马齐向天枢卫冲去。
周严己等候多时,却不急躁,他深知只需将燕军拦住,待陈封大军赶到,燕军必败。是以与董延命麾下两万余兵马摆开稳守之势,只等燕军来攻。
此时见燕军疾冲而来,便即一声令下,郑军万箭齐发。箭雨倾泻而下,燕军中箭者不计其数,然生死攸关之时,燕人早顾不得遮挡,只知埋头冲杀而己。
却不想只冲出二十步,前队人马纷纷一脚踩空,落入陷阱之中。原来郑军早在阵前挖出一条宽及七尺之壕沟,上铺枝草,下竖尖木。落入陷阱燕卒皆尖刺穿身而亡。
后队燕卒在沟前驻足,挤作一团,仍有许多燕卒收脚不住,被挤下壕沟。郑军箭矢又再齐胸射来,前方燕卒不及躲避,纷纷中箭摔落沟内。片刻之间,壕沟之中铺满燕卒尸身。
燕军将领高呼传令,众燕卒踏尸身过沟,又快速结阵冲杀。顷刻间两军相接,战至一处。
便在此时,天枢卫身后营寨之中传来喊杀之声。原来信安城内仍有万余燕军,慕容不离早传令命其接应撤军。
周严也知其必出城来战,然为拦住燕国大军,便将大军摆在正面,只留五千兵马背身列阵,防备后方,据寨固守。
燕军后军距中军不足五里,见中军接战,便即停步回身列阵。后军有五千步军,五千骑军,共计一万兵马,拦住陈封大军。
不一时陈封率大军赶到,见燕军阵势严整,又有骑兵压阵,也不敢轻易便攻。陈封与程备、乐籍计议片刻,便命乐籍率军居中,高欢在左,孙翊在右,三军齐发,攻打燕阵。
郑军三万大军倾巢而出,只留两千亲军护卫陈封。郑军以众凌寡,三万大军铺开十数里宽,燕骑再难袭扰郑军侧翼。然燕军悍不畏死,虽处处受制,竟抵死不退一步。燕骑虽不能纵横冲突,但在郑阵之中往复冲杀,却也难挡。
五千骑兵,其势足抵三万步兵,燕军步兵结圆阵固守,骑兵奔走撕扯,郑军分心两面,竟不能前进一步。
信安战场,郑军前后共有六万余兵马,燕军计有西万余兵马。最北边郑军以五千对一万,最南边郑军以三万对一万,中央处两军各有两万兵马,十万余大军分作三处厮杀,一时竟皆难以分出胜负。
北边郑军营寨之内,燕军攻势极猛,郑军死伤甚重。然郑军壁垒坚固,燕军却也一时难以攻破。燕军不能攻破郑寨,周严兵马只一面对敌,便能拦住燕军中军不放。
南边郑军三倍于燕军,占尽上风。然燕军铁骑骁勇,郑军要攻破燕阵也非易事。郑军不能抵近燕军中军,慕容不离中军也只一面对敌,便足可与郑军天枢、天璇两卫一争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