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切尔拍过电影,还是土著呢,这行里也混了多年。
人脉和资源那是杠杠的,再加上鲁伯特那些经验丰富的行业大佬。
《断背山》的筹备那叫一个顺风顺水。
杨帆剪辑完《电锯惊魂》后,只用了两天就把演员都搞定了,签合同啥的就交给米切尔。
他呢,则跟着鲁伯特去各个拍摄场地溜达了一圈。
虽然比预计多用了两天,但所有准备工作也都圆满完成啦。
“《断背山》的发行就交给狮门影业吧,不过版权可别像《电锯》那么抠搜。
《断背山》没有续集,让狮门影业来搞版权,比咱们自已弄可强多了。
这样还能给《电锯》的发行多争取点好处。
这两部电影就算咱们承担所有发行费用,你也得把发行分成压到最低。
国际版权运作是你的老本行,你要是想自已试试我也没意见。”
跟《电锯》开拍时一样,米切尔这个《断背山》的制片人因为发行谈判又要晚进组几天。
今天千帆影业开了个小会,两个老板加两个员工在米切尔家一起商量着《电锯》的发行和《断背山》的拍摄。
“可资金咋办……”
杨帆手里那几只中概股抵押贷了 1600万美元,其中 1500万是专门给两部电影拍的。
剩下的 100万和米切尔入股的 30万就当公司的流动资金了。
大家都同意《电锯》在万圣节前后上映,短期内根本不考虑盈利的事儿。
所以杨帆提出的包发行费的问题就涉及到大笔资金缺口。
而解决资金问题的重担自然就落在杨帆这个大老板的身上啦。
“拿这两部电影的版权去抵押贷款,我对这俩电影可有信心啦,狮门影业那 15%的发行分成也太高了吧。”
好莱坞的电影产业可发达啦,版权保护也特别到位,贷款拍电影或者拿版权抵押贷款都挺容易的。
现在就剩下能贷多少的问题啦。
“我觉得咱们要不要拿着《断背山》的剧本去找找狮门影业,看看他们有没有投资的意向。
要是他们决定注资,那在发行和申请奖项方面可就更有优势了。”
朵拉提议道。
杨帆捏着下巴琢磨了一下,觉得这提议挺不错,比起自已吃独食,他这次主要还是为了刷奖项。
“行,不过最多给他们 30%的份额。
但有个前提条件,得让他们尽全力帮忙运作《断背山》,争取奖项,尤其是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朵拉撇撇嘴,没说话,心里觉得自已这个华夏老板有点“那个”了。
“咱们就是家刚成立不久的小公司,哪有跟狮门影业谈判的资本呀。”
米切尔也觉得杨帆有点想当然了,但没敢顶撞这位年轻的老板,委婉地说道。
“狮门影业也是 97年才成立的电影公司,他们也需要一些奖项来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在好莱坞的影响力。
我投资拍《断背山》就是奔着拿奖去的,不然我才不会碰这种非大众文化的题材呢。
你去跟狮门影业的人谈,这部片子的宣传可以以狮门影业为主。
咱们千帆影业目前还不需要太多曝光度。”
《断背山》讲的是两个男孩子在断背山上相识,分开后各自成家,却相思了 20年的爱情故事。
嗯,是个挺背离主流人生观的“敏感”题材呢。
但是,令人感到十分诡异的是,无论小说还是电影,这个题材都备受各种奖项评审们的青睐和钟爱。
而李案也正是凭借着这部电影,成功地摘下了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桂冠。
这便是杨帆即使有可能会面临来自各路媒体的指责与批评,但仍然坚定地选择这个题材作为他下一部作品的唯一原因。
毕竟,相较于那些几千万美金的电影盈利,杨帆其实来米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刷奖的。
要说赚钱能力,《电锯惊魂》绝对不会比《断背山》差,甚至更胜一筹。
不仅如此,《电锯惊魂》还拥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它还有整整 9部续集等待着被拍摄出来呢!
“好吧,我尽快跟狮门影业那边接触,等你把《电锯》的音乐搞定,我这边差不多应该就会有消息了。”
米切尔应道,毕竟他只是个小股东,杨帆才是大老板呢。
“三天,我三天就能把《电锯》的音乐插曲搞定。
剩下的配音和影片调色你就自已找人弄吧,我得赶在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前把《断背山》整完。”
威尼斯电影节号称小奥斯卡,倒不是因为含金量有多高,主要是因为这儿是美国电影产业的后花园。
美国电影在威尼斯电影节上那可是占了重要一席,吸引了好多美国电影和明星来参加。
就连奖项的主要赞助商也都有美国企业的份儿。
开完碰头会,杨帆让朵拉送他回了一家专门服务独立电影公司的后期制作公司。
《电锯》的后期制作都是在这儿完成的,各种电影后期的配套设施那叫一个全。
只要交了钱,这儿的所有设备都能随便用,还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能提供帮助呢。
《电锯惊魂》里有 5首歌和 7段纯音乐,都是用来营造气氛和推动情节的。
杨帆其实早就做好了准备,当他下定决心要拍摄这部电影时,便开始一点一点地将脑海中的词曲谱子整理得井井有条。
接着,他将这些珍贵的资料交付给了舒雨寒,由她负责进行编曲,并邀请中央音乐学院的同学们录制小样。
随后,杨帆又根据脑海中那清晰而独特的音乐旋律,对小样进行细致入微的修正。
在踏上前往米国的征程之前,杨帆早已将所有音乐的定稿版本携带而来。
如今,唯一欠缺的只是一名具备出色嗓音条件的歌手,以便能够完美演绎这些歌曲,最后将其融入电影胶片之中。
但这都属于米切尔的活,他只需要最终拍板就好。
不仅如此,整个录音过程也完全交由专业的后期影视制作公司打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杨帆全身心投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当中——将那些精挑细选的电影插曲巧妙地嵌入电影之中。
紧接着,他会从头到尾仔细梳理每一个细节,确保万无一失。
同时,他还会将自已脑海中的电影片段与实际的电影画面进行详细对比,看看是否存在需要“补拍”或修改某些镜头的地方。
通过这样的方式,杨帆可以更好地把握电影的整体质量和风格,从而打造出一部令人瞩目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