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刘辩:开局直面董卓大军
穿越刘辩:开局直面董卓大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刘辩:开局直面董卓大军 > 第75章 雅兴

第75章 雅兴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刘辩:开局直面董卓大军
作者:
梦承恩
本章字数:
6452
更新时间:
2025-01-07

匈奴再次来犯的消息如阴云般笼罩着洛阳城,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刘辩目光坚毅,扫视着群臣,决然道:“匈奴此番进犯,必不能让其得逞,朕当亲率大军,再挫其锋!”

典韦率先出列,抱拳请战:“陛下,末将愿为先锋,冲锋陷阵,定叫匈奴胆寒!” 其声如洪钟,气势磅礴,尽显忠勇。

郭嘉亦进言:“陛下,此次作战需谨慎谋划。可先派细作深入匈奴后方,探其虚实与粮草辎重所在,再寻机而动。同时,联络周边已臣服部落,许以重利,令其从旁协助,扰敌后方。”

刘辩微微点头,深以为然:“郭爱卿所言甚是,就依此计行事。即刻传令下去,整军备战,三日后出征!”

三日后,洛阳城外,大军集结。刘辩身着战甲,手持宝剑,屹立于军前,威风凛凛。大军浩浩荡荡向北进发,一路尘土飞扬。

行军途中,诸葛亮与郭嘉并肩而行,二人商讨军情。诸葛亮羽扇轻摇,缓缓说道:“匈奴骑兵来去如风,机动性极强。我军当以逸待劳,寻其破绽,可设伏于山谷之间,利用地形优势破之。”

郭嘉目光深邃,回应道:“诸葛先生所言极是,还需注意匈奴或有诱敌之计。我军当稳扎稳打,保持阵型,相互呼应。”

大军行至阴山附近,探马来报:“陛下,匈奴大军已在前方五十里处扎营,人数众多,且营帐排列有序,防守严密。”

刘辩沉思片刻,下令道:“全军停止前进,就地扎营。今晚派精锐小队前去夜袭,探探匈奴的反应。”

是夜,月色黯淡,一支精锐小队如鬼魅般向匈奴营地摸去。然而,匈奴似有所防备,当小队接近营地时,突然喊杀声起,匈奴骑兵涌出,双方瞬间陷入混战。小队虽奋力拼杀,但因寡不敌众,只得且战且退。

刘辩得知夜袭失利,并未气馁,反而召集众将,鼓舞士气:“此次夜袭虽未成功,但也让我们看清了匈奴的防备。接下来,我们依计行事,定能取胜!”

次日,匈奴单于亲率大军前来叫阵。刘辩率军出营,列阵迎敌。匈奴骑兵在阵前呼啸驰骋,气势汹汹。

刘辩却毫无惧色,他深知此刻军心稳定至关重要,于是高声喊道:“将士们,我大汉的荣耀在此一战!我们为了家园,为了百姓,要英勇奋战,让匈奴知道我大汉的厉害!”

说罢,刘辩一马当先,冲向敌阵。汉军将士见陛下如此英勇,士气大振,纷纷呐喊着跟随冲锋。

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刘辩施展出精湛的武艺,宝剑所到之处,匈奴骑兵纷纷落马。典韦更是如虎入羊群,双戟舞动得密不透风,杀得匈奴兵人仰马翻。

诸葛亮在后方指挥若定,他根据战场形势,灵活调兵遣将。只见他羽扇一挥,汉军的弩兵阵形变换,万箭齐发,如暴雨般射向匈奴军阵,匈奴骑兵顿时阵脚大乱。

郭嘉则密切关注着战局的每一个细节,适时向刘辩建言:“陛下,匈奴左翼出现松动,可令骑兵从侧翼包抄,必能大破敌军!”

刘辩依计行事,令骑兵迅速出击。匈奴单于见势不妙,企图组织反击,但为时已晚。汉军两面夹击,匈奴军大败,纷纷四散逃窜。

刘辩乘胜追击,率军直捣匈奴营地。匈奴营帐内一片混乱,汉军缴获了大量的粮草辎重和牲畜。

此役,汉军大获全胜,匈奴元气大伤,短期内再无力南侵。刘辩班师回朝,洛阳城百姓出城相迎,欢呼声震天。

回到宫中,刘辩论功行赏。典韦因作战勇猛,被封为镇国大将军;郭嘉智谋过人,赏赐黄金千两、绸缎百匹;诸葛亮运筹帷幄,加封为丞相,与郭嘉共同辅佐朝政。

然而,天下局势依旧变幻莫测。在南方,孙权在江东的势力不断扩张,已引起周边诸侯的强烈不安。探子来报:“陛下,孙权近日在江东广纳贤才,扩充水军,大有西进之意。”

刘辩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此时,蔡文姬进言道:“陛下,孙权野心勃勃,不可不防。可先派使者前往江东,探其虚实,同时加强荆州等地的防御。”

刘辩看着蔡文姬,点头赞许:“爱妃所言甚是。朕即刻派使者前往江东,命荆州守将密切关注孙权动向,加强戒备。”

在江东,孙权得知刘辩派使者前来,心中已有盘算。他召集周瑜、鲁肃等谋士商议:“刘辩派使者前来,定是为了探我虚实。诸位有何看法?”

周瑜目光炯炯,说道:“主公,如今我江东兵强马壮,正可与刘辩一争高下。可先敷衍使者,暗中加紧备战,等待时机。”

鲁肃却摇头反对:“公瑾此言差矣。如今曹操虽败,但仍虎视眈眈,若我江东与刘辩开战,只会两败俱伤,让曹操有机可乘。不如与刘辩修好,共同对抗曹操。”

孙权听后,陷入沉思。良久,他说道:“子敬之言有理。先看看刘辩使者所为何事,再做定夺。”

使者来到江东,呈上刘辩的书信。孙权展开书信,只见上面写道:“朕闻孙将军在江东励精图治,甚是欣慰。今曹操虽退,然天下未平,望孙将军能与朕携手,共同维护大汉江山,保境安民。”

孙权看完书信,心中已有主意。他对使者说道:“请转告陛下,孙某愿与陛下合作,共抗外敌。但需陛下承认我江东的自主之权,互不干涉内政。”

使者将孙权的回复带回洛阳。刘辩得知后,与群臣商议。王允道:“陛下,孙权此要求不可答应。若承认其自主之权,日后必成大患。”

郭嘉却另有见解:“陛下,当下可暂且应允孙权,先稳住他。待我大汉实力更强,再图江东不迟。”

刘辩权衡利弊,最终决定答应孙权的部分要求,与江东维持表面上的和平。

在北方,匈奴虽经此败,但并未彻底臣服。匈奴单于在退回草原后,心生一计。他派人前往西凉,试图拉拢马腾,共同对抗刘辩。

使者来到西凉,见到马腾,献上厚礼,说道:“我匈奴单于久闻马将军大名,甚是钦佩。如今刘辩势大,欲对我匈奴赶尽杀绝,还望马将军能与我匈奴联手,共保北方安宁。”

马腾听后,脸色一沉,怒斥道:“匈奴屡屡犯我大汉边境,烧杀抢掠,罪恶滔天。我马腾身为大汉臣子,岂会与你们勾结!” 说罢,将使者赶出营帐。

匈奴使者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地回去复命。匈奴单于见拉拢马腾不成,又生一计。他暗中联络北方的一些小部落,企图组成联军,再次进犯大汉。

刘辩得知匈奴的动向,决定先发制人。他再次召集大军,准备北伐匈奴。此次出征,刘辩带上了新研发的攻城器械和兵器,这些都是根据之前抽奖所得的现代技术改良而成,威力巨大。

大军抵达边境后,刘辩下令攻城。汉军的攻城器械发挥了巨大作用,投石车抛出的巨石如雨点般砸向匈奴城墙,匈奴守军难以抵挡。

匈奴单于见汉军来势汹汹,心中大惊。他亲自率军出城迎战,但在汉军的强大攻势下,匈奴军节节败退。

在战斗中,刘辩发现匈奴军的弱点在于其骑兵的机动性虽强,但阵形较为松散。于是,他命令汉军结成紧密的方阵,以长枪兵在前,弩兵在后,相互配合。

匈奴骑兵冲击汉军方阵时,被长枪兵挡住,弩兵则在后方万箭齐发,匈奴骑兵损失惨重。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匈奴联军再次被击败。匈奴单于见大势已去,只好向刘辩求和。刘辩见匈奴已元气大伤,短期内难以再构成威胁,便答应了匈奴的求和,但要求匈奴每年向大汉进贡,并归还此前掠夺的财物和人口。

解决了匈奴问题后,刘辩将注意力转向国内。他深知,要实现天下太平,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刘辩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同时,鼓励商业发展,降低商税,开通了多条贸易路线,促进了各地的物资交流。

在文化方面,刘辩大力支持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他在洛阳修建了更多的学府,邀请各地的学者前来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蔡文姬在宫中也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她整理古籍,传授文学和音乐知识,使得大汉的文化氛围愈发浓厚。

在宫廷之中,刘辩与貂蝉、蔡文姬、小乔等佳人的感情也日益深厚。貂蝉温柔体贴,常伴刘辩左右,为他排忧解难;蔡文姬聪慧过人,在文学和音乐上与刘辩相互切磋;小乔活泼可爱,给刘辩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欢乐。

一日,刘辩与貂蝉在花园中散步。貂蝉轻声问道:“陛下,如今天下渐趋稳定,您是否感到些许欣慰?”

刘辩看着貂蝉,微笑着说:“爱妃,这一切都多亏了众爱卿和将士们的努力。但朕深知,要实现真正的太平盛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时,蔡文姬抱着古琴走来,说道:“陛下,臣妾新谱了一曲,愿为陛下弹奏,以助雅兴。”

刘辩点头应允,蔡文姬便在花园中摆好古琴,弹奏起来。琴音悠扬动听,如潺潺流水,又如林间清风,刘辩听得如痴如醉。

小乔也在一旁翩翩起舞,她的舞姿轻盈优美,如仙女下凡。刘辩看着眼前的美景,心中感慨万千,暂时忘却了朝政的烦恼。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