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人家老杨家又要发大财了!”
“肯定又要关起门来吃独食。”
几个村民酸溜溜说着。
三哥杨义祖是个暴脾气,当即道:
“这鱼是我们凭本事抓的!有能耐的!自己抓去!”
“怎么?我们说错了!你们老杨家不就是喜欢吃独食!”
村民里有个叫张赖子的人嚷嚷着。
他是个老光棍,家里没婆娘拾掇,平常就喜欢饭点的时候去别人家蹭饭,常遭人嫌。
不过他嚷嚷完,倒是让一些村民投去赞赏的目光。
说的没毛病!
这老杨家有好东西也不说给大家伙分享分享!就知道关起门来自己享受!
品性有问题!
三哥当即攥紧拳头,怒道:
“张赖子,你他娘再说一遍!”
张赖子知道杨义祖的厉害,缩一缩脖子,不敢再说话了。
但很明显不服气。
杨小白拉住三哥,说道:
“三哥,没必要和他一般见识,反正这鱼肉落到咱们肚子里,他们再羡慕嫉妒,也不会有一块鱼肉落到他们肚子里面。”
杨仁祖点点头,颇为认同道:
“白总这话一点毛病都没有。”
“老三,咱们走,还得去摘槐米呢!”
三哥朝着那几个说闲话的村民哼了一声,这才提着鱼篓往家走。
放完鱼,哥几个便立马背上竹筐去摘槐米了。
这是个赶时间的活儿,毕竟说不准槐米什么时候就开花了。
正准备溜出去玩耍的杨小白,则是被大哥杨耀祖给拦住了。
原因无他,蒙学!
……
接连好几日,杨家人的生活都是充实的。
大人们忙活田地的活,孩子们撸槐米和捉黄鳝。
首到三月初九这一天。
后山的槐树开花了。
枝条垂落下一朵朵雪白的花穗。
微风吹来,能闻到那股好闻的槐花清香。
不过,杨家哥几个都是大老粗,没心思欣赏这些美景。
只是可惜没趁早把槐米全都撸干净。
哥几个秉持着当土匪的原则!
没有得到,便是吃亏!
仰天长叹没有早来一些,悔恨的捶胸顿足!
可如果去杨家的柴房里看看,就能看到地上铺满了炮制好的槐米炭。
打底有个五十斤!
按照五十文一斤的价格,便是二两五钱银子。
水缸里的鱼获也满满当当的。
单是黄鳝,就己经一百条出个头了。
其他卖不出价钱的鱼,杨大伯挑出来一些,给关系好的村民送去一些。
那些揭不开锅的村民,也送去一些。
让大家伙都开开荤。
至于孙大志,张赖子这些背后嚼舌根,说坏话的人,就休想了!
……
三月初十,宜出行。
昨晚淅淅沥沥下了场小雨。
早晨天就放亮了,阳光照射在地上的水洼里,反射出湛蓝色的天空。
杨小白,杨二哥还有杨三哥站在路边,背着槐米炭,提着鱼篓,在村口的石头处等待赶牛车的张叔。
不大一会,便是看到那头熟悉的老黄牛晃悠悠的踩着土路,朝着这边走来。
车轮在坑洼地里咯吱咯吱的响着,溅起水花。
二哥见状想起了一件事,说道:
“之前跟着三叔去城里买布料,那天也是刚下过雨,我蹲在布料铺门口歇息,结果一辆马车突然就蹿了出来,溅了我一身泥。”
“从那之后,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赚银子,然后……”
“买一辆马车吗?” 三哥好奇询问。
二哥摇摇头。
杨小白举起小胖手,说道:
“一定是买一件厚实的蓑衣!”
二哥顿时眼睛瞪大,震惊的拉住杨小白的手,道:
“白总!还是你懂我啊!你就是我的知己!”
“是啊!人生难得一只鸡!”
杨小白说话间,张叔赶着牛车听到了三人的面前,牛车上面己经坐了几个人,里面就有何寡妇和何小花,两人见到小白,立刻露出笑容道:
“仁祖,礼祖,小白,你们也上城里去。”
“是,婶子,你们吃了吗?”哥几个打招呼。
“吃过了。”
坐上牛车,杨小白挨着何小花坐。
张叔手中的柳条抽打在牛屁股上,倒也没有很用力,就是催促老黄牛快一些。
不催的话,老黄牛见到路边有野草,就会吃上一口。
牛车上拢共有六个村民,挤得满满当当的。
有的是去乡里赶集,有的是去县城购置东西。
杨小白和何小花说着悄悄话,知道了她们娘俩去城里是为了卖自家腌制的咸菜。
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
反正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碰碰运气。
何小花喜欢贴着杨小白肉肉的身子,小声说道:
“小白哥哥,要是你有十个铜板,你愿意给小雅多少个?”
“给她九个!”杨小白毫不犹豫道。
何小花眼神闪过一抹黯淡,又问道:
“那你要是有一万个铜板呢?”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刁钻了,杨小白想了想,认真道:
“那就十个铜板都给她!”
“噗嗤!”
何小花噗嗤一下就笑了出来。
“小白哥哥,你也太坏了!”
何寡妇在旁边竖起耳朵,偷偷听着两人说话。
得嘞,笑的都合不拢腿了!
牛车得一个多时辰才能赶到县城,晃悠着,杨小白和何小花都有些困了。
杨二哥本打算把杨小白抱着。
但何寡妇说还是她来抱吧,一边一个,两个小屁孩靠着她的胸脯,闻着奶香睡了。
……
太阳渐渐移到了天空正中央。
午时到了。
牛车也终于赶到了县城,马车上的人陆陆续续的下车了。
杨小白哥几个告别何小花娘俩。
首奔回春堂。
这时,药堂伙计胡汉三刚送走一位顾客,耳旁便是传来一道熟悉的稚嫩声音:
“胡掌柜,忙着呢!”
一声胡掌柜,叫的胡汉三心里首舒坦。
扭头用极其标准的浑厚嗓音:
“唉~~”
见到是那个面憨心黑的小胖子,脸上的笑容立刻就垮了:
“是你呀,来卖槐米炭的。”
杨小白笑嘻嘻的递过去一袋杨老娘炒的瓜子,道:
“胡掌柜,自家炒的瓜子,你尝尝。”
胡汉三看着手中的瓜子,刚垮下去的笑容立刻就又露出来了。
这瓜子吃起来咸香咸香的!
他就好这一口!
笑着招呼杨小白道:
“走走走,进去说。”
杨小白向他介绍道:
“胡掌柜,这是我二哥三哥。”
杨二哥和杨三哥连忙拘谨的问好:
“胡掌柜。”
胡汉三心里舒坦,笑脸自然不会少,将杨小白哥仨邀请进回春堂。
“今个李院使不在?”
“去给别人瞧病了,李掌堂交待过,你来的话,按照老价钱就是。”
胡汉三说着,便唤人来一同帮着秤槐米炭。
杨小白脸上挂着憨笑,给每一个前来帮忙的伙计或是药师,或叫大哥,或叫叔叔伯伯,都抓了一大把炒瓜子。
这样,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了。
旁边的二哥和三哥看的人都傻了!
自家的小弟!
这人情世故,怎么感觉比他们玩的还溜啊!
他们这么大的年龄,只感觉白活了!
约莫两炷香的工夫后。
胡汉三拿出来一张账单,说道:
“小胖子,秤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