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杨小白,是个小胖子!
我叫杨小白,是个小胖子!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我叫杨小白,是个小胖子! > 第三十章:眼神有光!

第三十章:眼神有光!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叫杨小白,是个小胖子!
作者:
生产队的驴大
本章字数:
4502
更新时间:
2025-06-18

杨小白提着泥鳅刚走进院门。

杨老娘便是拎着竹条气汹汹的杀了过来,怒斥道:

“小兔崽子!看你浑身弄成什么样子了!”

杨小白急忙双手捧出竹篓,喊道:

“且慢!”

“本小白捉泥鳅去了,能卖钱!”

杨老娘一愣,立刻笑眯眯起来,竹条一扔,笑道:

“来来来,乖孩子,衣服脱了,让娘给你洗洗。”

杨小白算是逃过了一劫,把上衣和裤子脱了,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洗洗脸。

怎么说,他也算是忙活了一下午。

肚子己经咕噜咕噜开始叫了。

问道:

“娘,晚上吃什么?”

“吃煮鱼,前些天你们抓的鱼还能再吃一顿。”

“本小白建议今晚吃小鸡炖蘑菇!”

杨老娘一听这话,没好气道:

“你看我像不像小鸡炖蘑菇!”

“有鱼肉吃就不错了,还想吃小鸡炖蘑菇,那母鸡一天能下一个蛋呢,攒够了拿去卖,一个能卖三文钱,全凭这卖鸡蛋赚平常的开销钱!”

“这鸡啊,珍贵着呢!”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杨老娘的眼光不自觉的放在了旁边咕咕叫的鸡群身上。

老娘养了十三只鸡,都是她的心头肉,宰哪只他都心疼。

杨小白哼了一声。

不吃就不吃!

独个跑去柴房里面研究了会儿《春秋》,这《春秋》竟然还是插图版!

看的杨小白如痴如醉!

感觉时间过了没多久,就听到杨老娘叫他去大灶上吃饭。

晚饭的硬菜足足有两个。

一盆煮鱼肉,还有一盘鸡蛋炒韭菜。

还都不是可怜巴巴的一点,而是都把盆或者盘子装的满满当当的!

足够每个人狠狠夹上一筷子了!

这让一大家子的脸上立刻就增添了三分笑容!

不过,杨爷爷和大人们吃的还是少一些,浅浅尝了一口,就把筷子伸向旁边的咸菜上了。

饭桌上的气氛很热闹。

杨二哥昂着头,说自己撸的槐米最多,筐子最沉!

杨三哥不服气,说他的筐子才是最重的!

众人笑着打闹着……

鱼香,鸡蛋香顺着杨家的院子飘到了外面。

那些蹲在大门口吃饭的村民,吸一口香气,连忙埋下头干饭。

权当是吃了鱼肉和鸡蛋。

一人满脸羡慕道:

“这老杨家发大财了?天天吃鱼吃鸡蛋!”

蹲在他旁边喷天的一个村民撇撇嘴,说道:

“之前还和咱们蹲在一块吃,现在有好吃的,就关起门来,独个吃去了!”

针对杨家的话题一下子就起来了,众人议论纷纷道:

“我听赶牛车的老张说,老杨家的老大和老幺带着黄鳝去城了,卖了不少铜板!怎么着也得有个五十文吧!”

“我嘞个乖乖啊!五十文!这黄鳝这么值钱!”

众人纷纷惊讶,随即眼神中露出意动之色:

“要不咱们也去抓黄鳝!”

“你算了吧,那老杨家能抓到黄鳝,靠的可不是运气!靠的是人家的那个笼子!那笼子厉害的很,只要放到水里,黄鳝就会自己钻进去!”

众村民忽然就不说话了,眼神闪烁着,不知心里想着什么。

……

吃完饭,杨小白就和二哥他们去放黄鳝笼了。

几位娘娘和姐姐收拾好碗筷,趁着灶台还有点火星,续上柴火,小心翼翼的炒槐米炭,生怕哪个步骤不对劲,把好好的槐米炭给浪费了。

虽忙忙碌碌,但眼神中都有光。

第二天一大早。

杨小白和二哥他们去取黄鳝笼,拢共放了五个笼子。

其中有一个笼子被水给冲走了,在下游找到的时候,里面只有三五条小杂鱼。

另外西个黄鳝笼就收获满满了,多的二十多斤鱼获,少的也有个十几斤。

单单是黄鳝,就抓到了二十多条!

都是足有拇指粗,三十公分长的大黄鳝!

二哥高兴的嘴角都咧到了耳朵根!

“发了!发财了!”

“小白,要不今天咱们就去县城卖黄鳝吧!”

杨小白打了个哈欠,想了想,说道:

“今天怕是去不了,没听说有牛车要去县城,单凭一双脚走,怕是得把脚走烂了!”

“不如等到槐米炭炮制好了,再打听打听什么时候有牛车去宁县,到时候再一块拿去卖。”

宁县距离小仇村得有七八十里地,靠一双脚走,实在太难熬。

通常去县城,都是坐顺路的牛车。

最小的六哥杨信祖兴冲冲的提议道:

“不如咱们搞头牛,再做个架子车,专门接送那些来返京城的人,肯定能赚钱。”

二哥听到这话立刻就笑了。

整理着鱼获,一边说道:

“就你精明,这差事早就有人想过了。”

“隔壁崖底村就有一个人买了头牛,专门做牛车的生意,咱们小仇村去宁县是两文钱,本来还赚了一点钱,但是有次过年的时候,这人为了多赚钱,就把价钱涨了一文。”

“结果怎么着,路过一个村子的时候,被人家的村民给堵住了,往路上扔了一只死鸡,非得说是牛车压死的,让这赶牛车的人赔一百文。”

“那赶牛车的自然不愿意,推推搡搡的时候,被打断了腿。”

二哥呵呵一笑,意味深长道:

“后来啊,就没人往这上面耍心思了。”

说着,他嘿呦一声,把装满鱼获的鱼篓给提起来,朝着家里走去。

六哥垂头丧气,备受打击。

感觉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计划,就这么夭折了。

杨小白倒是眼睛一亮,觉得这是个可行的差事。

不过有个前提,那便是得有衙门来做背书。

在这个时代,衙门便是天,当官的叫做父母官,叫做青天大老爷!

只要有衙门撑腰,那么这生意就能做!

“看来得和罗大叔打好关系。”

杨小白心里想着,拍了拍六哥的肩膀,鼓励道:

“岂不闻天无绝人之路!只要你想走!路!就在脚下!”

六哥念叨着这句话。

忽然,心头燃起一团烈火!

对啊!

只要他想走!路!就在脚下!

“小白,你说的对!”

杨小白摆了摆手,跟着二哥他们踩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回家去了。

虽然刻意的想要避开村民,但还是被一些扛着锄头去干农活的村民给注意到了。

见到杨二哥几人提着的沉甸甸的鱼篓。

眼睛都红了!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