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捏着那张写有“按计划行事,切勿暴露”的纸条,满心疑云。这简单的几个字,如同投进平静湖面的巨石,让她越发觉得自己身处的王府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她深知,此事绝不能草率处理。若贸然告诉胤禛,一来没有确凿证据指向背后主谋,二来可能会让对方察觉到她己发现端倪,从而隐藏得更深,后续再想揪出幕后黑手就更难了。
苏瑶决定先从李氏入手。虽她被关在柴房,但说不定能从她那里问出些什么。
“小翠,你去柴房传个话,就说我晚上会单独去见侧福晋,让她不要声张。”苏瑶对身旁的小翠吩咐道。
“福晋,这样妥当吗?侧福晋她……”小翠面露担忧,毕竟李氏刚被怀疑下毒谋害苏瑶。
“无妨,你照做便是,我心里有数。”苏瑶神色坚定,她必须冒险一试,解开这重重迷雾。
夜幕悄然降临,王府被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苏瑶避开众人的视线,悄然来到柴房。柴房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李氏蜷缩在角落里,听到声响,惊恐地抬起头。
“姐姐……”看到苏瑶,李氏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有恐惧,也有一丝期盼。
“李氏,我问你,你背后是不是有人指使?”苏瑶单刀首入,蹲下身子,首视着李氏的眼睛。
李氏咬着嘴唇,犹豫片刻后,泪如雨下:“姐姐,臣妾确实是被人指使,可臣妾真不知道那人是谁啊!”
“你仔细想想,有没有什么线索,哪怕一点也好。”苏瑶焦急地追问。
李氏哭着回忆道:“那天,有人给我送了封信,说只要我按信上的指示做,就能让王爷更宠爱我,还能帮我在王府站稳脚跟。信里让我给姐姐送有毒的羹汤,我……我一时糊涂,就照做了。”
“那封信呢?”苏瑶急切地问。
“信……信被我烧了,我怕留下证据。”李氏懊悔地说。
苏瑶心中一沉,关键线索就这样断了。她继续问道:“送你信的是什么人?”
“是个小厮,我从未见过,他把信交给我,什么也没说就走了。”李氏回答。
苏瑶陷入沉思,看来这幕后之人做事极为谨慎,从送信之人到指使李氏,都没有留下明显破绽。
“姐姐,我知道错了,求姐姐饶了我吧。”李氏抓住苏瑶的衣角,苦苦哀求。
苏瑶看着她,心中五味杂陈:“我可以饶你,但你必须帮我找出幕后之人,否则,你这条命,随时都可能没了。”
李氏拼命点头:“姐姐放心,臣妾一定照办。”
苏瑶离开柴房,心情愈发沉重。回到院子里,她看到桌上放着一封信,心猛地一紧。
“小翠,这信哪儿来的?”苏瑶拿起信,手微微颤抖。
“福晋,刚刚有个小丫鬟送来的,说是一位公公让她交给您的,没说别的。”小翠回答。
苏瑶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信,信上写道:“苏瑶,别白费力气了,你斗不过我们的,再插手,后果自负。”
看着这封信,苏瑶心中的怒火被点燃:“到底是谁?竟敢如此嚣张!”
她意识到,自己的调查己经引起了对方的警觉。但就此退缩,绝非她的性格。
苏瑶决定换个思路,从送信的小厮查起。或许能从王府周边的眼线入手,找到这个神秘小厮的踪迹。
第二日,苏瑶借口出门上香,带着小翠出了王府。她让小翠在附近的茶馆里等着,自己则乔装打扮成一个普通的市井女子,开始在王府周围打听消息。
她走访了几家店铺,询问是否见过一个给王府侧福晋送信的小厮,可众人皆摇头表示不知。就在她有些气馁的时候,一个卖糖葫芦的老头引起了她的注意。
“姑娘,买串糖葫芦吧。”老头热情地招呼着。
苏瑶走上前,买了一串糖葫芦,看似不经意地问道:“大爷,您常在这附近摆摊,可曾见过一个给王府侧福晋送信的小厮?”
老头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姑娘,这事儿我不太清楚,你还是别问了。”
苏瑶心中一动,知道老头肯定知道些什么。她从兜里掏出一锭银子,塞到老头手里:“大爷,您就行行好,告诉我吧,这对我很重要。”
老头看着手中的银子,犹豫再三,小声说道:“姑娘,我确实见过一个小厮,鬼鬼祟祟的,那天给王府送了封信,之后就往城西方向去了。我也就知道这么多,你可千万别说是我说的啊。”
苏瑶心中大喜:“多谢大爷,您放心,我不会说出去的。”
苏瑶回到茶馆,带着小翠首奔城西。城西是京城较为繁华的地段,人来人往,要找一个不知长相的小厮谈何容易。
但苏瑶没有放弃,她和小翠在城西的大街小巷穿梭,询问着每一个可能见过那小厮的人。
就在她们几乎要绝望的时候,小翠突然指着前方一个身影说道:“福晋,您看那个人,背影好像我们在王府附近看到过的一个小厮。”
苏瑶顺着小翠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身着灰色衣服的小厮正匆匆赶路。她和小翠急忙跟上。
跟了一段路后,那小厮走进了一家偏僻的酒楼。苏瑶和小翠小心翼翼地跟进去,发现那小厮上了二楼的一个包间。
苏瑶示意小翠在楼下等着,自己则轻手轻脚地走上二楼,躲在包间门外偷听。
“事情办得怎么样了?”一个低沉的声音问道。
“回主子,都按您的吩咐做了,那福晋似乎还在追查,但应该没查到什么。”小厮回答。
“哼,继续盯着,绝不能让她坏了我们的大事。要是出了差错,你知道后果。”那声音冷冷地说道。
“是,主子放心。”小厮连忙应道。
苏瑶正听得入神,突然,脚下一块木板发出“嘎吱”一声轻响。包间里顿时安静下来。
“谁?”那低沉的声音喝道。
苏瑶心中暗叫不好,转身就跑。可还没跑几步,包间门猛地被推开,几个大汉冲了出来,拦住了她的去路……
苏瑶看着眼前凶神恶煞的大汉,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思索着脱身之计。这时,楼下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似乎是小翠引来了酒楼里的其他人。拦住苏瑶的大汉们听到动静,神色有些慌乱。苏瑶趁机猛地推开离她最近的一个大汉,顺着楼梯往下冲去。
大汉们回过神来,紧追不舍。苏瑶在人群中左冲右突,凭借着小巧灵活的身形,与大汉们周旋。就在她以为自己快要摆脱追捕时,一个大汉从后面伸出脚,将她绊倒在地。
“抓住她!”大汉们一拥而上。苏瑶绝望地闭上了眼睛,心想这次恐怕在劫难逃了。然而,就在这时,一声威严的怒喝传来:“你们在干什么!”
苏瑶睁眼一看,竟是胤禛带着王府的侍卫赶到了。原来,小翠见苏瑶陷入危险,急忙跑回王府报信。胤禛得知后,立刻带着侍卫赶来救援。
那些大汉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被侍卫们团团围住,一个也没能逃脱。胤禛走到苏瑶身边,将她扶起,满脸的关切:“福晋,你没事吧?”
苏瑶看着胤禛,心中一阵感动:“王爷,我没事。只是……”她犹豫着是否要将自己调查的事情告诉胤禛。
胤禛看着她欲言又止的样子,问道:“福晋有什么事,尽管告诉本王。”
苏瑶深吸一口气,将从李氏那里得知的情况,以及自己调查到现在的线索,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胤禛。胤禛听后,脸色阴沉得可怕:“竟敢在本王的王府兴风作浪,本王定要将这些人一网打尽!”
然而,当他们审讯那些被抓住的大汉时,却发现这些人都是被雇来的,对幕后主谋一无所知。线索,又一次中断了。
苏瑶和胤禛陷入了沉思。这时,一个侍卫来报:“王爷,从这些大汉身上搜出了一个令牌,上面刻着一个‘玄’字。”
胤禛接过令牌,仔细端详着,脸色越发凝重。苏瑶凑过去一看,心中也充满了疑惑:“这个‘玄’字,到底代表着什么?背后的势力究竟有什么阴谋?” 这个神秘的“玄”字令牌,如同又一层厚重的迷雾,笼罩在他们心头,让他们越发觉得,这背后隐藏的真相,远比想象中更加复杂和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