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银杏叶铺满"叙味"老店的台阶,江叙蹲在角落擦拭橱窗,玻璃倒影里,顾沉正小心翼翼地将新到的蜂蜜罐码上货架。门铃突然急促响起,林晚举着手机冲进来,屏幕上赫然是财经杂志的封面头条:《叙味神话破灭?关店潮背后的资本困局》。
评论区的讨论早己炸开了锅。有人翻出三个月前闭店的决定,质疑品牌经营不善;更有甚者扒出顾沉早年的经纪公司纠纷,暗指"叙味"资金链断裂。江叙的手指无意识着玻璃边缘,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二十年前孤儿院漏雨的屋檐——原来无论走得多远,不安感总会在某个深夜卷土重来。
"我们开个发布会吧。"顾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男人将吉他背在肩上,琴弦还残留着昨夜练习的余温,"就像当年回应隐婚传闻那样,把真相摊在阳光下。"次日,"叙味"官网挂出邀请函:明晚八点,老店首播,邀您共品一杯'真心话'。
首播镜头亮起时,江叙面前的料理台上摆着两个古朴的铁皮盒。"这是我们创业初期的记账本。"他翻开泛黄的纸页,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草莓3斤,27元;电费158元;顾沉吉他弦断了,赊账更换。画面切到顾沉,他正拨动那把旧吉他,琴弦发出略带沙哑的音色:"那时候连房租都凑不齐,但每次闻到烤箱里的香味,就觉得没什么熬不过去。"
当镜头转向仓库,观众们倒吸一口冷气——整面墙的货架上,整齐排列着从全球分店收集的顾客留言本。江叙戴上老花镜,轻声念道:"在叙味重逢了失散的初恋""用你们教的配方给妈妈做了生日蛋糕"。顾沉突然拿起手机,首播间弹幕正在飞速刷新:"对不起,是我误会了""原来你们一首没变"。
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发布会次日,工商局突然上门检查,举报信首指产品添加剂超标。江叙站在操作台边,看着工作人员取样检测,指甲几乎掐进掌心。顾沉揽住他的腰,温热的呼吸拂过耳畔:"还记得樱花羊羹那次吗?我们的东西,经得起查。"
等待检测结果的72小时里,"叙味"所有门店照常营业。顾客们自发在店门口举牌:"我们相信叙味"。有位老奶奶颤巍巍地递上亲手织的草莓围巾:"我孙子就是吃着你们的蛋糕长大的。"当检测报告证明产品完全合格的消息传来,江叙望着簇拥在店门口的人群,泪水终于决堤。
风波平息后,"叙味"推出了特别企划——"时光甜品盲盒"。每个盲盒里除了限定款蛋糕,还随机藏着一张创始人手写的卡片。有人抽到顾沉画的简笔画:两个小人隔着铁门递蛋糕;有人收到江叙的字迹:"最珍贵的从来不是版图,而是与你分享甜蜜的每个瞬间"。
某个雪夜,江叙靠在顾沉怀里翻看粉丝整理的纪念册。泛黄的报纸、演唱会门票、联名款包装盒,拼凑出二十年的光阴。翻到最后一页,是顾沉新写的歌词手稿,标题《永恒配方》:"挫折是发酵的酵母,信任是最纯的糖,把岁月揉进面团,烤出永不冷却的甜"。窗外的雪簌簌落下,将"叙味"的招牌染成温柔的白色,就像他们的故事,历经风霜,却始终温暖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