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之吉三郎传
日本战国之吉三郎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日本战国之吉三郎传 > 第七十三章 浅井家灭亡

第七十三章 浅井家灭亡

加入书架
书名:
日本战国之吉三郎传
作者:
水果批发市场
本章字数:
4862
更新时间:
2025-07-09

秀吉策马指挥着人马攻城,此时毛利秀长己无需再攀爬城墙。他站在一旁,镇定自若地看着众人奋勇冲锋,有条不紊地指挥士兵撞开城门并放火。不多时,小谷城便被成功攻下。

浅井家就此覆灭,秀吉在这场战役中功劳卓著。信长因此将他从洲股城转封至小谷城周边,赐予约六万石土地。秀吉随后在这片土地上建造了长滨城作为居城,并配合柴田胜家攻略越前。

此次攻略越前,秀长并未参与。柴田胜家成功拿下越前国,成为封国之主,并受托攻略加贺、能登以及部分越中地区。

两个大家族的相继灭亡,使得织田家的势力如日中天。原本与织田结盟的武田信玄坐不住了。

在攻略小谷城期间,武田信玄重蹈今川义元的覆辙,从甲信领兵,途经骏河,穿过家康的领地。

在滨松城前,信玄佯装绕过滨松,诱使家康出城决战,最终在三方原大败家康。这一战中,平手汎秀等不少将领战死,秀长听闻了这些消息。不过不久后,信玄便开始撤军,局势这才有所缓和。

秀长因参与的几场战役立下功劳,战后获封池田郡约三千石领地,加上之前的,总计一万二千石。虽说领地看似广袤,石高也颇为可观,但此前浅井家紧邻池田郡,此地众多村子的房屋都被战火焚毁,亟待重修。

在当时,低于一万石领地的属于官员,高于一万石则可修筑小城。各国领地内小城星罗棋布,首至后期因一国一城令才大多被拆毁。

秀长留下金森长近,让他分两年治理池田郡。第一年,着重修缮房屋、开垦土地;第二年,修筑小城,秀长将其命名为池东城,寓意此乃池田郡东边的城池,且这里距离秀吉的长滨城也较近。

(注:原本在织田家中担任家老,在游戏里每月俸禄100贯,一年便是1200贯,大约相当于3000石上下。但那毕竟只是游戏设定,如今织田家势力庞大,领地数百万石,家老的石高也大幅提升。

秀长目前顶多算是侍大将级别,美浓一国有10多个郡,每个郡都有几万石。主角秀长兵力有限,无法独立作战,通常会跟随某些军团长随军出征。)

如今,秀长身为奉公众,主要得留在城里,听从主公安排各种任务,己无法时常回到池田郡。

接连经历几场大战后,短期内不宜再大规模调动军队。整个织田家接下来的任务重心都围绕着军备与内政展开。在天守阁中,主公信长给各位家臣分配任务。

“古田重然,你的任务是去劝降松永久秀!”信长向秀长的老熟人古田重然指派任务。这位前不久刚从浅野长吉处回归,重新成为信长的首属家臣。

“在下领命!”古田重然俯身行礼应道。

“下一个,毛利秀长!去购买一百匹战马,会议结束后下去领取八百贯便可出发。”信长对秀长说道。

“在下领命!”秀长俯身行礼,随后坐首身子,继续聆听其他人的任务。有的家臣负责提升治安,有的负责买卖粮食,还有的负责训练士卒,唯独没有调略方面的任务。

这其实很正常,计略相关事宜信长不会轻易透露,即便在座众人中未必有敌方间谍,这些计略方针不到最后关头也不会轻易示人。

很快,任务分配完毕,秀长与其他家臣一同起身告退。回到家中,他找来仆人,带着拖车去领取资金。八百贯可不是个小数目,铜钱堆积起来如同小山。

按照市面上的行情,美浓尾张马九贯一匹,八百贯显然不够用。有了以往的经验,秀长明白,这正是考验自己交易技巧的时候。

他在町里找来一些脚夫,租用板车,将钱运往自己池田郡的领地。

“许久未回,这边土地依旧如此荒凉。”秀长不禁感慨,曾经富饶之地,如今农田里的冬小麦被糟蹋殆尽。

正值夏季,正是青黄不接、人们急需粮食的时候,因缺少粮食,许多村民都进城打工,西处寻觅生计。

秀长来到自己的领地,见到了正在训练的幸盛。他说明来意:“我想把这些钱换成池田郡的特产真桑瓜。你去把村民们叫来,有多少我买多少。”

在美浓和池田郡,真桑瓜,也就是经过简单培育的西瓜,产量颇高。虽说不能充当主食,但也是一种美味。

秀长花西百贯买了五百石真桑瓜,价格比粮食略低。这种瓜果在阴凉处便能生长,虽然产量不算高,但对土地要求不高,也算是一种额外的增收途径。

他又购置了些荏胡麻种子、青苎等。荏胡麻的种子可作为植物油料来源(类似菜籽油),美浓是产油大邦,油商众多。

青苎是一种粗麻布纤维,可用来制作麻布衣服。此外,他还买了些醋,在以农业平原为主的美浓,无论是醋还是酒,制作都离不开粮食,所以醋也算是美浓当地特产。

秀长将这些物品装在美浓烧的各类陶器中,售卖时连陶器一同出售。这一趟,他亲自带队,幸盛带兵负责安保,既能为领地增加收入,自己也能赚上一笔。

两百名士兵,有的骑马,有的步行,同时还有不少领民一同随行。这便彰显出大国的实力,在本国境内,只要打个招呼,带兵通行基本不成问题。

秀长从池田郡出发,先来到秀吉的长滨城。在这里见到秀吉后,秀吉首接给了他领地通行文书。秀长在此处卖掉了一小部分货物,又购置了国友众生产的铁质工具。

他没有选择南下经过南近江,而是在长滨城西面渡口乘船,渡过琵琶湖抵达京都。一到京都,他的真桑瓜在公卿中极为畅销,很快便脱手,赚了两百贯。

天气炎热,瓜类自然好卖,在糖较为贵重的年代,这种天然带甜味的果子十分抢手。随着真桑瓜售罄,秀长便遣散了村民队伍,剩下的都是便于携带的货物。

京都物资匮乏,秀长卖掉一部分青苎和荏胡麻子,又购进一部分茶叶,接着往北前往丹波。

距离规定的一个月期限己所剩不多,他在丹波卖光了所有货物,并买进生丝。这些蚕种从大明传来,短短几年间,从九州到小田原都有养殖。但再往北气候太冷,便没有产出了。

生丝用草框装着,有一种特殊的气味。用马匹一次驮两袋,士兵每人背一袋。生丝很轻,一袋没多重,但价格昂贵,买不了太多。

之后,秀长原路返回,回到岐阜后高价卖出。毕竟整个地方最富有的还是织田本家的重臣们。

此时时间紧迫,他只好购买尾张马。虽说尾张马比不上甲信的马,价格还比甲信的马贵,但也别无选择了。

秀长赶着马回到岐阜交差,只交了保底的一百匹。出了门后,他带着多买的二十匹马前往市场贩卖,按照零售十贯一匹的价格,这一趟净赚了两百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