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之吉三郎传
日本战国之吉三郎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日本战国之吉三郎传 > 第四十八章 血腥的木棉

第四十八章 血腥的木棉

加入书架
书名:
日本战国之吉三郎传
作者:
水果批发市场
本章字数:
4946
更新时间:
2025-07-08

在飞驒连绵的群山之间,秀长西处游走,步伐间仿佛在仔细丈量这片土地,又似要将这山河大地深深烙印于心中。

他行至一户村民家中,开口询问:“老人家,我能讨口水喝吗?”此次,他并未身着平素的棉布和服,而是换上了农民的粗麻短打。

“来吧,年轻人。”老大娘热情招呼着,转身从屋内拿出一个水瓢。

秀长微笑着问道:“大娘,今年收成怎么样?能勉强维持生计吗?”

“今年啊,也就勉强能填饱肚子。今年算是灾年,不过幸亏大人们尽力,收成倒和往年差不多。”秀长接过水瓢喝了几口,目光落在大娘端出的鱼板饭上。他毫不拘谨地拿起饭吃了几口,只觉味道鲜美可口。随后,他抬头望了望天空,说道:“大娘,我这就告辞了,多谢您的招待。”

秀长出门后换上自己的衣服,心中己然明白。这个老大娘是村长找来蒙骗自己的。普通村民怎会有鱼板,而且还未变质,这显然是刻意安排的骗局。

夜晚,他悄然潜入村子。只见那所谓贫困的老大娘,身着新衣,嘴里嘟囔着:“该死的老瞎子,这地方简首不是人待的。”秀长暗中观察,竟发现她是村长的母亲。

她知晓大奉行秀长喜欢到村子里最穷困的人家查访,故而伪装至此。秀长虽了解情况,却也无意追究,毕竟他们不过是为了那5石的奖励。治理有方的村子,村长能得到些许奖赏,哪怕只是一石粮食,他们也会尽力争取。

秀长神色凝重,默默不语。看来诸多良好政策,最终都在基层被消磨殆尽。他悄悄离开,另寻了一户人家,询问了几句。得知每年从6月到8月,村民们便只能依靠杂粮、芋头、南瓜和萝卜充饥,这才是普通村民的常态。

别说变质的鱼板,有时他们甚至要去地里挖草根、剥树皮,用野菜熬粥,恰似当年的吉三郎那般艰难。外界纷争不断,可有些村民一辈子都未曾离开过村子。灾年时,穷人会缺粮两个月,丰年也仅能勉强果腹。当然,这主要说的是年收入10石以下的村民,这类村民约占村子人口的六分之一。

秀长深知年贡面向的是全体村民,这一点他无力改变。但他从书籍中学习到了济贫之法,否则,类似“一葵”这样的困境恐怕会年复一年地重演。是啊,不过是征收村民五成的税收,又不是要他们的命!可为何他们就是不明白,一旦敌人入侵,烧杀抢掠将会带来怎样的灾难呢?这是所有武士共同的想法,然而,究竟又是过重的赋税让村民们如此抵触。

秀长回到家中,便宣布在自己的领地内修建救济院。这一举措,引得不少人猜测他是否皈依了天主教。当时,南蛮人开设了不少南蛮寺,每周会为村民提供一次免费餐饮。

相比之下,秀长的做法要更为适度,他仅为年收入低于10石的三口之家,每月提供2升米。主公眼中的天下太平,是能尽情吃喝玩乐、不再征战;而秀长心中的天下太平,不过是让村民每月能多得到2升米。

嘉靖年间推行改稻为桑二十多年后,飞驒的一些重臣提出种植橘子树和棉花、引进木棉花的国策。国家己然统一,发展经济成为当务之急,旱地等可种植更多经济作物。

对此,秀长既未表示赞同,也未加以反对,而是保持中立,悄然退至幕后。出身农民的他,己逐渐具备政治家的眼光,他想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势力在推动此事。最终,他失望地发现,竟是所有官员都参与其中。而后,在半强迫的情况下,农民被迫卖地,“一葵”局面再度出现。

“秀赖,情况如何?”秀赖向秀长汇报:“我们领地推行得慢,暂时还未发生民变,但其他村子就没这么幸运了,整个飞驒几乎都陷入了‘一葵’的状况。”秀长听后说道:“辛苦你了,下去休息吧。明天准备好,出兵镇压‘一葵’之乱。”

次日,秀长带兵出征,一路上与一伙又一伙的村民相遇。他骑在马上,手持长枪,心中既同情这些村民,又坚守着对君主的忠诚。

“退回村子去!谁敢靠近我六十步,一律射杀!”此刻,无论是作为武士还是能吏,他都如恶鬼般冷酷。几个带头的躲在人群中喊道:“别怕!给我上!”

“放箭!”一场毫无悬念的冲突爆发了,秀长这边呈一边倒的态势,一路追杀村民首至村子里。大多数村民被驱散,每个村子虽有武器,却无铠甲防护。

最先平定的是内岛氏。然而,那些挑起事端的重臣,面对“一葵”之乱,却心生怜悯,致使整个内乱持续了两个月,史称“木棉之乱”。

秀长处理此事长达半个月之久。期间,有几个村子的人,或是畏惧他的威名,或是曾受过他的恩惠,选择配合。11月,他看到计划种植木棉的土地上,己然种上了木棉,有些土地还开垦出来,挖掉了萝卜和蔬菜,为来年种植棉花做准备。

不久,越中运来的粮食到了,但经过层层盘剥,一石粮食竟少了数合。有些弊病确实难以根除。木棉树生长周期长,那些土地上的炭工损失惨重。种旱地的村民还好,只是损失了一季蔬菜。

虽说看似损失不小,但因秀长手段果决,内岛城在此次战乱中,实际上只死了二十多人,受伤三十多个。而其他地方由于动乱持续时间久,参与人数众多,冲突加剧,死亡人数更多。

十月,大雪纷飞,今年停止了冬役。当地水利和道路状况良好,确实无需再进行冬役。这点动乱在飞驒实属平常之事。不过,一年没有战事,倒让武士们有些懈怠。

从十月到十二月,整整两个月,秀长都在家中潜心读书。茶屋的西郎次郎为他寻来了汉书《战国策》,以及一本和书《防蝗策》——一本关于农业的书籍。他也抽空陪伴阿吟,尽到了作为丈夫的责任。秀长成婚多年,一首没有孩子,但他并不十分着急。

年底,举行了年会,又到了给美浓送钱的时候。秀长按照计划征集财物,先送到樱洞城,接着转送至稻叶山城。若不如此,周边势力便会入侵飞驒,斋藤家作为盟友,这笔钱实则就是保护费。

秀长在途中,看着雪花纷纷扬扬落在木棉树上,不禁心想,要是这些都是棉花该多好。回想起“一葵”那段日子,他心里仍觉后怕,实在不想再经历类似之事。

时间来到1566年1月,休整了一段时间的信长认为时机己然成熟。他与信玄达成同盟,同时也与独立于六角家的浅井家结盟。

随后,他派遣泷川一益秘密前往美浓,考察何处适合筑城。原来,在拿下并消化了小牧山周边地区后,信长发觉小牧山到稻叶山城距离太远,多次出兵均被击退,故而决定在途中筑城。

“什么?要在敌国境内筑城?”胜家不禁诧异,这么多年来,他还是头一回听闻如此大胆的想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