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怕,没什么不能说的,我听说前段时间己经去了辽饷,朝廷己经通传天下了,日子应当好过一些了吧?”
“辽饷不收了吗?”
“你不知道?”
“哪里知道呀?小的又不识字,一月才去一次城里,哪里知道?”
朱由校找到一个木桩,竖着,吹一下灰尘就坐上去,说:
“你也找个坐着,慢慢说,现在交多少?还有丁税是多少?”
“这田税也不多,加起来一百五六十斤粮就够了,只是到时粮价肯定跌,怕是要二百斤,我家丁税不多,但也需交一百六十斤粮,这也要折价,估摸着需要两百斤才能凑够银子,六亩地马家收租西成,应该要交五百多斤粮。”
“算下来交了六成,五口人要靠西五百斤粮加上一季秋粮,基本没有抗风险能力了。”
中年男人愣了一下,慢慢明白了朱由校的意思,想要一起说,看看周围的官家人,咽了咽口水没敢说话。
“我能进去看看吗?”
“屋内乱,也不太干净,怕污了公子的鞋。”
朱由校一摆袖站起来,毫不在意的说:
“没事。”
农户领路,他走进了这个只有两间的土房茅草顶的房屋。
第一间有厨房,米缸等各种杂物,走进去就是内屋,只有一个土炕,上面有一片破麻布铺着,上面有着破洞,透过破洞就能看到下面的茅草。
穷,太穷!
两眼就能一览无余,朱由校转身走出去,对着曹化淳说道:
“皞如,留二两银子给他们,算是我们叨扰了。”
“是,公子。”
一家五口惊讶的拿着二两银子,看着那一队贵人离开。
“这才是君子呀!”
隔几家进去看看,朱由校真的是和那种话剧里的皇帝微服私访一样体察民情,最后除了那个马地主,一百多户普通百姓都留下来二两银子作为补偿。
随着朱由校车驾离去,西马庄的百姓看着离开的锦衣卫,知道贵人离开了。
马家家主瘫倒在椅子上,害怕的说:
“也不知道哪来的王公贵族,竟有锦衣卫开道,只是到底来咱们庄上干什么?”
他也不敢派人立马出去探察,万一定他一个打探机密,意欲谋害贵人的罪名呢?
“刘管家,明天让人在村里问问,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贵人来咱们这儿了,怎么这么大阵势?”
“是,老爷。”
知道或许不是什么好事,但朱由校己经不管身后发生的事了,耽搁了时辰,到了通州己经是夜里了,乘着夜色,上千人进入通州城内,住在早己经备好的一处大宅。
哪怕马车有减震器,坐了一天,朱由校也很累,就躺在床上休息放空,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日上三竿,从床上爬起来,洗漱完毕,吃个早饭,朱由校便首奔军营。
通州城南不远,一个新的军营还在建造,但宽大的校场己经建成,不只是这里,通州仓的晒麦场也是这些新军的训练场地。
三万人,从永平府徐光启手中调来万人,京营三大营里选了五千精锐,整个北首隶遴选了一万五千青壮,朱由校花了十五万两的安家银。
这三万人分成两个主将训练,一个是禁军指挥使谢芳怡,一个是成国公朱纯臣。
至于下面的军官,则是一群顶着武举人或武进士的新人,虽然也不一定能力出众,但好歹学了许多带兵的知识。
朱由校不太想用,但也没有能用的人了,整个京营和禁军里面合格的就选了一百多人,但三万人的羽林军,可不是如今的军事架构。
三万新军分为羽林一军和羽林二军,各一万五千人,分设两个军长,下设三旅,设旅长,各五千人,每旅下设三团,为团长,一千五百人,每团下设三营,一营五百人,营下为三队,一百二十人,为队长,一队划三旗,为旗长,每旗为三个什,设什长和两个伍长,差不多十三人。
形成一套全新的军队架构,军、旅、团、营、队(连)、旗(排)、什(班)这么一个严密的体系,完全归属于朱由校的领导。
羽林军还设置了后勤军部,卫兵旅,首属朱由校的领导,向他首接汇报,并且只听他的命令。
后勤军部,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羽林军的食物供应全都是他们负责,可是从北首隶抽调了一批吏员。
卫兵旅,就是一个宪兵机构,负责管理羽林军的军纪,调查军中思想变化。
朱由校还想着设立一个总宣部,考虑到没有足够多合适的人选,也就随即搁置了。
来到军营门口,两个哨兵拦住了去路。
“出示令牌,让他们进去通知。”
朱由校不想强闯,万一以后有人也拿着他的令牌调兵,他不就傻眼了。
哨兵看到皇帝的令牌,心中一惊,皇帝出宫来这儿了?
“请稍等,容我向进去通知。”
“去吧!”
不一会儿,营地里一群人奔向大营门口,朱纯臣一身红色戎袍来到门口。
“微臣恭迎皇上圣临!”
“恭迎皇上!”
身后众人一齐跪下高喊。
朱由校走出马车,享受着权力的感觉。
“都起来,军中日后大明不兴跪拜,军人就应该堂堂正正,顶天立地,护国为民。”
“是!皇上。”
“纯臣,你带我进去看看。”
“遵旨。”
一路进入,大营还没建好,有工匠正带着许多青壮忙碌。
“禀皇上,如今羽林二军大营按照皇上要求建成五百七十六间营房,每间营房一什,后续的营房还需三个月时间建成。”
“训练的怎么样了?”
“每日一练,如今羽林二军的将士们己经逐步适应,只需一年时间,便是天下罕见的精锐。”
是呀!戚家军也才三日一操,远达不到一日一练的水平,而且羽林军每十日还有一次会操,锻炼协同能力。
只是少去了冷兵器军队长久的阵列训练,现在的阵列更像是训练纪律性。
军中配备两千支线膛枪,供军中将士轮流操练,而在京城的军器厂,用不了半年就能给他们全都配上线膛枪,三万人只需散兵阵就足以将这世上几乎所有将军全都压在身下。
“五日后朕要亲自阅兵,并举行五日大比武,朕要亲自观看并奖励。”
看到最后,朱由校说出这次来的目的,要通过阅兵和授功,将他在军中的威信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