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与钦差精心布置好针对匈奴的陷阱后,便静待匈奴使者上钩。在城中,看似一切如常,百姓们在柳婉儿的组织下继续有条不紊地协助军队进行防御准备工作,但实则各处都暗藏伏兵。
匈奴使者自以为阴谋得逞,悄悄将假情报送出城。城外的匈奴单于收到消息后,大喜过望,认为这是夺取雁门关的绝佳机会。于是,他立即调遣精锐部队,趁着夜色向雁门关进发。
当匈奴军队靠近城门时,按照事先约定,城内的内应准备打开城门。然而,他们刚有所动作,便被林羽安排的士兵一举拿下。与此同时,城楼上突然灯火通明,林羽站在高处,大声喊道:“匈奴贼子,你们的阴谋己被识破,今日便是你们的葬身之地!”
匈奴单于见势不妙,却己骑虎难下,只得下令强行攻城。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在夜色中回荡。匈奴士兵虽勇猛,但林羽早有准备,伏兵从西面八方涌出,将匈奴军队团团围住。经过一番激烈拼杀,匈奴军队死伤惨重,单于见无法取胜,只得带着残兵败将狼狈逃窜。
此役大获全胜,雁门关内一片欢腾。士兵们对林羽的敬佩之情更甚,百姓们也纷纷称赞林羽的智慧与英勇。林羽深知,这只是暂时击退了匈奴,要想彻底解决边患,还需从长计议。
然而,在朝堂之上,李崇得知钦差死里逃生并向圣上弹劾自己后,并未坐以待毙。他凭借多年在朝中积累的势力,暗中联络党羽,试图反击。李崇一方面指使党羽在朝堂上为自己辩解,污蔑钦差与林羽勾结,意图谋反;另一方面,他派人伪造证据,妄图混淆视听。
那些被李崇蒙蔽或威逼的大臣们,在朝堂上与周正等正首大臣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整个朝堂被搅得乌烟瘴气,圣上面对两派争执,一时也难以决断。李崇的党羽们言辞凿凿,使得局势对林羽和钦差极为不利。
在边关的林羽得知朝堂上的变故后,心急如焚。他深知若不能及时为钦差和自己洗刷冤屈,不仅之前的努力将付诸东流,边关的稳定也会受到影响。林羽决定修书一封,详细陈述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李崇在边关事务中暗中使坏的种种行径,派心腹之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呈递给圣上。
与此同时,柳婉儿看到林羽因朝堂之事而忧心忡忡,心中十分心疼。她安慰林羽道:“林郎,你莫要过于忧虑。清者自清,圣上定会查明真相。如今边关刚刚稳定,你还要处理诸多事务,切不可因朝堂之事而乱了分寸。”林羽感激地看着柳婉儿,说道:“婉儿,有你在我身边,实乃我之幸事。只是如今局势复杂,我怎能不担心。”
尽管林羽心系朝堂,但他也没有放松对边关的防御。他趁着匈奴元气大伤之际,积极与周边一些受匈奴欺压的部落联络,向他们表明大乾愿意与他们结盟,共同对抗匈奴的决心。这些部落对匈奴早有不满,在林羽的劝说下,纷纷表示愿意与大乾合作。
然而,就在林羽努力巩固边关联盟时,匈奴单于却不甘失败,他与手下谋士商议后,决定联合其他一些与大乾有矛盾的部落,再次集结兵力,准备对雁门关发动更猛烈的进攻。边关的局势再次变得紧张起来,而林羽在应对匈奴威胁的同时,还要等待朝堂上的消息,可谓内外交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