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臂的金属骨架贴在残肢上,冰凉梆硬。
康复师调整着传感器位置:“想象你左手在握拳。” 林晚盯着自己空握的右手,努力将意念集中到早己不存在的左手指尖。
义肢的合金手指纹丝不动,只有肘关节的电机发出轻微的嗡鸣。
“神经信号太弱。” 康复师摇头,“先练基础抓握模式。” 他按下控制器,义肢的金属三指“咔哒”一声并拢,形成一个稳定的钩状。“用这个端杯子试试。”
林晚右臂不动,尝试用意念驱动左“手”。肩部肌肉因过度紧绷而微微颤抖,义肢毫无反应。
她泄气地垂下头,康复师将塑料水杯塞进冰冷的金属指钩里。“别想,就当多了个工具。”
他托着她的肘部,引导义肢抬起。水杯摇晃着递到唇边,水洒了半身。
“每日训练两小时,建立肌肉记忆。” 康复师留下日程表。
林晚看向桌上的账单:残联基础补贴 ¥8,000 己到账,划入“义肢基金”。债务总额:¥42,434.07 - 广告公司首付款 ¥3,000 = ¥39,434.07。
工作室业务在堆积。
广告公司发来混乱的票据扫描件:“林会计,急!月底要报税!”
林晚将语音鼠标对准屏幕:“高拍模式。”
摄像头自动对焦,凌乱的餐费、油费、打印费发票在软件里被框选识别。
她右手指尖敲击单手键盘的“Tab”键切换分类框,左脚踩下翻页器踏板,屏幕滚动。
“餐费—业务招待…油费—交通…” 语音输入偶尔卡顿,她改用键盘快捷键。处理完三十张票据,耗时西十分钟,比上次快一倍。账单发出:服务费 ¥600。
肌电臂训练成了日常。她咬着牙,在病床上反复练习“钩取-抬起-平移”的机械动作。残端皮肤被接受腔摩擦得发红破皮,幻肢痛如影随形。
进步缓慢但存在:
第五天,她终于能在右手的轻微辅助下,用义肢钩住水杯,颤巍巍地举起十厘米。汗珠从额头滚落,滴在冰冷的金属臂上。
广告公司的财务总监突然打来电话:“小林,你做的进项税归类救急了!有没有兴趣接我们子公司的全盘账?月费 ¥4,000,要求能独立报税。”
林晚的心脏猛地一跳。稳定客源!她压下激动:“可以。需要签协议。”
挂断电话,立刻搜索“小规模纳税人全盘账务流程”,支付 ¥388 购买进阶课程。
苏禾提着保温桶进来时,林晚正用义肢钩着平板边缘,右手飞快操作键盘输入协议模板。
“练得怎么样?” 苏禾放下桶,里面是熬出米油的白粥。
林晚没抬头,专注地将意念集中在左“手”,义肢的金属手指缓缓松开平板。“比昨天稳一点。” 她喘了口气,接过苏禾递来的勺子,右手舀起粥送入口中。
“尝尝这个。” 苏禾又拿出一个小纸袋,里面是几块焦糖色的酥饼,“新研究的燕麦红糖酥,低油低糖。帮我算算成本?如果定价 ¥12/盒(6块),毛利能有多少?”
林晚眼睛一亮,职业本能压过了身体的疲惫。
她点开新建的表格,语音输入原料清单:“燕麦片 ¥5.8/100g,用量 50g…红糖 ¥9.5/500g,用量 100g…黄油 ¥42/块,用量 20g…”
右手配合着填入采购单价和用量。公式自动计算:单块酥饼原料成本 ¥1.72,包装成本 ¥0.5/块,合计 ¥2.22。定价 ¥12/盒(单块 ¥2),毛利 65.4%。
“能赚。” 林晚把平板转向苏禾,“但手工制作时间成本高。如果量产,考虑用自动切片机提升效率。”
她调出设备链接(¥3,200)。苏禾看着清晰的成本拆解和利润模型,眼神复杂:“你现在…比机器还会算。”
她顿了顿,“店盘出去的钱还剩点,加上之前你分的…够买这台机器。但地方还没找好。”
“先买设备。” 林晚斩钉截铁,“我工作室隔壁有个小库房在转租,月租 ¥800。合用?”
她调出手机里的房源照片。两人头凑在一起看屏幕,义肢的金属手指无意识地搭在桌沿。
广告公司的全盘账比想象中复杂。子公司业务涉及活动策划,成本分摊混乱。
林晚戴着耳机反复听课程里的“服务型企业成本归集案例”,右手在单手键盘上敲击,将一场发布会的场地租赁、物料制作、人员劳务拆解到不同成本中心。
肌电臂平放在桌面上,传感器指示灯微弱地闪烁。当她终于理清头绪,完成首次增值税申报并成功扣款时,己是深夜。
申报成功的回执邮件抵达,她将 ¥4,000 月费入账。债务总额更新:¥39,434.07 - ¥4,000 = ¥35,434.07。
“义肢基金” 栏跳出提示:本月工作室盈利 ¥5,720 + 残联补贴 ¥8,000 = ¥13,720。距离目标 ¥38,000,还剩 ¥24,280。
康复训练进入新阶段。
康复师将一颗塑料小球放在桌上:“试试用‘意念’捏住它。”
林晚闭上眼,全神贯注地想象自己左手的食指和拇指相触。残肢深处的肌肉微微抽搐。义肢的金属拇指和食指极其缓慢地、带着细微的震颤,向中间合拢。金属指尖终于触碰到了塑料球光滑的表面!
“好!” 康复师低呼。林晚睁开眼,汗水浸湿了鬓角。她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继续施加“握紧”的意念。
金属手指缓缓收拢,将那颗轻巧的塑料球稳稳地包裹在了掌心!虽然动作僵硬缓慢,虽然没有任何真实的触感反馈,但视觉的确认带来巨大的冲击!
“成了…” 她喃喃自语,几乎不敢相信。金属手指松开,小球滚落桌面。她立刻再次尝试。
这一次,动作快了一些,也稳了一些。
她反复练习着这个最简单的抓握动作,每一次成功,都像在黑暗的隧道里凿开一丝光亮。
苏禾的切片机到货那天,林晚用肌电臂完成了工作室的里程碑——她第一次没有借助右手辅助,独立操作语音鼠标和键盘,完成了一家新客户(宠物用品网店)的季度报表。
处理完最后一张票据,她靠在椅背上,看着屏幕上代表“本月工作室利润”的柱状图突破 ¥6,000。
残端传来定位准确的酸胀感,不再是弥漫的幻痛。
她点开手机银行,找到“苏禾”的借款账户,勾选金额 ¥10,000,点击还款。转账成功的提示弹出时,她伸出右手,轻轻触碰了左臂冰凉的金属外壳。
电流驱动的指尖微微动了一下,像一声无声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