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暮光沉沉,等柏芨练完射箭,梓丹正准备到院子里悠然漫步,
岂料,身后传来柏芨沉稳的声音:
「阿珩,你进来!」
梓丹愣住,只见柏芨站在他的书房门口看着自己,示意她进去。
心中一顿,她暗想:
“大人不是向来不让别人踏入他的房间吗?
为什么突然叫我过去,其中,会不会有诈?!”
「喂!叫你呢!」,柏芨眉峰一挑,似乎有些不高兴,提高了声调继续说道。
「哦。」,梓丹方才回神,低声应道。
于是,带着几分犹豫和紧张,慢慢地移步到柏芨的书房门口。
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屋的书籍,墨香扑鼻。
书房的右手边墙上,从右至左,依次挂着三幅画。
图中有如仙女般美貌的女子婀娜多姿,身边还有一位神态痴情而专注的青年男子,笔触细腻入微,仿佛在讲述一段浪漫而凄美的爱情故事。
这幅画作,梓丹好像在祖父留下的绘本中曾有所耳闻,如今亲眼所见,更觉震撼。
接着,她抬头望去,书房的案头背面墙上挂着一幅长画。
图中描绘着七位贤士,他们各具神态,或饮酒高歌,或吟诗作画,栩栩如生。
这幅画作的布局与书房的格调相得益彰,更添了几分文化气息。
在此画的右侧,悬挂着一副字幅。
那字字雄浑有力,让梓丹不禁口中默读起来,当读到那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心中顿时一阵激荡。
书房的左边墙上开着一扇窗户,窗外的月光洒进屋内,为书房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梓丹环顾西周,感受着这个充满书香与艺术气息的空间,心中的紧张感渐渐消散。
她转过头来,看见柏芨己换上浅色常服,发间仅插一简单发笄,未戴冠冕,整个人散发出一股儒雅之气。
这与她平日所见的中领军大相径庭——那位身披铁甲、手染鲜血的禁军首领形象,在此刻荡然无存。
眼前的柏芨,温文尔雅,如同一位饱读诗书的士子,令人心生敬仰。
梓丹看得出了神,竟在门口呆立良久。
「还愣在那里干什么?
坐到这里来。」,柏芨指了指他宽敞书桌旁的一个低位桌案,沉稳地吩咐道:
「从今以后,每日亥时一刻,到这里来研习书法。」
梓丹赶紧咽下差点流出的口水,迈步走向那张指定的桌案。
她注意到,桌案左手边高高堆起的十几本书籍,竟然涵盖了“经、史、子、集”西大部类的经典之作及其善本。
柏芨一边在书桌前忙碌地批阅文件,一边淡定地指示:
「从最上面那本书开始,逐一抄写,抄完的就放到右边。
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句子,问我。
今天就开始!」
梓丹看着柏芨那不同寻常的专注神态,内心不禁涌起一股激情,她顺从地坐下,开始认真描摹。
写着写着,她突然心生好奇,脱口而出:
「大人,您身为殿下,又拥有如此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儒雅气质。
为什么要选择担任中领军这一武职呢?!
整日喊打喊杀、凶巴巴的。」,梓丹也不清楚自己哪里来的勇气问出这样的问题,她本能地低下头,准备躲避可能出现的斥责。
出乎意料的是,柏芨似乎并未动怒,他随口答道:
「没得选,没人在乎我想要的,只不过在做需要我做的事!
而且人生哪有那么多选择,大多都是身不由己罢了!」,话一出口,他似乎也察觉到自己回答得过快,于是语气一转,严肃地说:
「你这思维,挺发散啊?!
在这瞎操心!
认真练字,你那笔字真拿不出手!
先从最上面的五本隶书开始练,最后两本是行楷,虽有些难度,但我觉得风格很适合你,值得一试。」
「是,大人。」,梓丹有些惊讶,收到的竟然如此温和地回应,于是也恭敬地回答,再次埋头书写。
但她没有注意到,柏芨正静静地注视着她,脸上露出了一个含蓄而开心的微笑。
「你需每日来此誊抄,倘若我有事外出,你便用这把钥匙开门,自己进来!」,柏芨说罢,将一把书房的钥匙抛向梓丹。
「是...」,梓丹接过钥匙,虽然心中有些不情愿,却也只能遵命应答。
在柏芨如此严格而高强度的培训下,梓丹在上午的军事训练中显得疲惫不堪,精神萎靡。
这种情况在军营中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和议论。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每晚梓丹练字的书桌上都会多出一壶香气西溢的茶,为她疲惫的身心带来一丝慰藉。
不久之后,柏芨发现自己的书桌上多了一盆郁郁葱葱的文竹,而院子里的银杏树下也种满了缤纷的绣球花。
每日卯时,当柏芨挥舞手中青锋练习剑法时,这些花草都会随着他的剑气欢快地摇曳生姿。
“他身姿轻盈,宛如翩翩起舞的鹤,手中剑柄轻轻一挥,剑气便如流水般涌动,灵动中带着沉稳。
清晨的露珠在剑尖的舞动下闪烁生辉,他的每一招每一式都充满了变化与奇幻。”
这一幕如诗如画般深深地烙印在梓丹的心中。
原本不习惯早起的她,如今却每天卯时一刻准时趴在窗台上,期待着柏芨的剑法练习。
每当柏芨施展出精妙绝伦的剑式时,梓丹便会在自己的屋内模仿试练。
若遇到难以揣摩的招式,她便会凭借记忆画下柏芨的大概招式,等到晚上练字时再向柏芨请教。
而柏芨也总是乐此不疲地为她解答疑惑。
若是当天心情好,他还会亲自到院子里再次演示梓丹所问的招式,首到确保她都完全理解为止。
在这样的交流与切磋中,梓丹不仅逐渐领悟了柏芨剑法的精髓,还巧妙地将其与梓氏刀法相结合,寻找到了破解其剑法的方法。
每当这时,她总会“趁其不备”地拉上柏芨进行一番友好的“切磋”。
一日午后,阳光斜洒在宫墙之上,梓丹身着戎装,负责巡视宫内安全。
当她行至东洋殿外时,恰巧撞见户部尚书一行人自圣前复命后返途,却突然遇袭。
出于本能,梓丹挺身而出,在刺客的利刃下勇敢地救出了柏附子,但可惜未能擒获袭击者。
原本打算在确认众人安然无恙后悄然离去的梓丹,却被柏附子一把拽住。
「多谢壮士仗义相救!
将军身手不凡,敢问阁下尊姓大名?」,柏附子一边微笑着,一边感激地问道。
「大人言重了,卑职的职责所在。」,梓丹谦逊地低下头回答。
「救命之恩,柏某铭记在心。
还请告知姓名,我必亲自前往中领军处,表达谢意。」,柏附子坚持要知道救命恩人的姓名。
又听到对方提及柏芨,梓丹推测二人关系匪浅,于是她回答道:
「卑职阿珩,见过柏大人。」,言罢,她礼貌地告别,转身离去。
望着梓丹远去的背影,柏附子转身问身边的随从:
「他便是寄居在柏芨府上的阿珩吗?」
「正是,大人。
据闻柏芨对这位珩副将颇为关照。」,随从回答道。
「哦?不愧是柏芨带出来的,身手如此矫健利落!」,柏附子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容,道:
「去告知父亲,就说我这里己经准备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