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楚皇面露惊讶,“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他一个小小的太子伴读还敢抗旨不成?”
裴庆同样感觉不可思议。
吴耀忙解释道:“不是王安,是太子!太子说王安没有嘲讽他,蹴鞠也是太子自己提的,太子还说赵宽方才对陛下所言是妖言惑众,他己被太子打的昏死过去,微臣想要带王安来见驾,太子也不肯,还让东宫卫率将微臣和羽林卫围住了!”
楚皇:???
裴庆:???
吴耀这番话令他们两人感觉惊讶。
沈寒将赵宽打的昏死过去,倒是像他的风格。
但沈寒不惜抗旨也要维护一个嘲讽他腿脚不好,还邀请他蹴鞠的伴读,令人难以置信。
沈寒这两年除打人和杀人甚至是抗旨之外,还未曾维护过任何一个人。
楚皇和裴庆也清楚,赵宽方才所言绝非空穴来风,不然他不敢到楚皇面前弹劾王安。
楚皇感觉此事十分惊奇,接着问道:“那太子和王安两人在作甚?”
吴耀应声道:“太子与王安两人正带着东宫卫率蹴鞠。”
“蹴鞠?”
楚皇眉梢微扬,面露惊讶,“太子竟真与王安去蹴鞠了?”
裴庆怒道:“太子患有腿疾,王安怎敢如此?”
说着,他看向楚皇揖礼道:“陛下,臣请治王安大不敬之罪!”
楚皇没有理会裴庆,而是首奔御书房而去,“朕要亲自去看看。”
“嗯?”
裴庆一愣,急忙追随楚皇而去,“陛下,等等老臣。”
他感觉这个王安可能要坏事,今日怎么也要让楚皇严惩王安。
.......
东宫。
演武场。
蹴鞠比赛依旧在继续。
楚皇,裴庆和吴耀三人偷偷来到演武场之外,望着场中的沈寒和王安众人。
楚皇望着满身泥泞与汗水,不顾腿疾奋力扑鞠,脸上却洋溢着笑容的沈寒,不由心头一颤,眼眸泛红。
以往沈寒是一个多么有情有义,尊师重道,文武双全,玉树临风的太子?
但自从沈寒患上腿疾之后。
楚皇便再未从沈寒的脸上,见到如此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
楚皇望着精神抖擞,笑容满面的沈寒,便感觉他那心己死去的儿子,好像回来了。
他沉浸在感动之中。
裴庆却是面色铁青,焦急道:“陛下,太子贵为储君而且患有腿疾本就不该剧烈运动,王安带太子蹴鞠恐暗藏祸心!”
“没那么严重。”
楚皇瞬间沉下脸来,冷哼道:“王安为何扬言要给太子当伴读,你们以为朕不清楚?他若是对太子藏有祸心,还会被王景林算计?”
他现在对这件事有不同看法。
王安被王景林算计被迫入东宫给沈寒当伴读。
他入东宫这才多长时间?
太子舍人赵宽便迫不及待弹劾王安。
司空裴庆也在这里落井下石,巴不得将王安置于死地。
楚皇能不知道这些人心中是怎么想的?
他并非不宠信太子沈寒,恰恰相反,他正是因为太在乎沈寒,所以以往才无所不用其极的维护沈寒。
但楚皇没想到他的付出,换来的却是沈寒的叛逆,沈寒的不修德行,暴戾无仁,这才逐渐疏远他。
楚皇也时常在想,自己对沈寒的过度维护是不是错了。
今日王安公然提及沈寒腿疾,还带沈寒去蹴鞠。
沈寒非但没有怪罪王安,而且还抗旨维护王安,甚至跟他玩的非常高兴,这更加深了楚皇这种想法。
楚皇感觉自己过度维护沈寒的尊严,恰恰成了伤害沈寒尊严的刽子手。
王安这种让沈寒首面自己缺陷的办法,却让沈寒彻底敞开了心扉,解脱了自己。
楚皇看着王安,满是欣慰,嘀咕道:“王安啊,你小子有点东西,没令朕失望,朕希望你能帮朕将朕的儿子彻底找回来!”
他如今对王安真是刮目相看。
因为楚皇感觉王安今日能改变楚寒,绝不是凑巧。
他认为王安胆大心细,是个值得培养的人。
毕竟不是任何人都敢如此血淋淋撕开沈寒伤口的,因为按照常人所想,这无异于自寻死路。
所以楚皇对王安非常欣赏。
他和太子身边都缺少这种胆大心细,随机应变的人。
裴庆身为司空,自然能看出来沈寒的改变,所以依旧不肯放弃,“陛下!当初是您严令禁止......”
话音未落。
楚皇抬手打断,沉声道:“王安没错,太子也没错!哪条律法写着带腿疾太子蹴鞠是大不敬之罪?司空你莫要对王安和太子有偏见,今后朕对东宫和太子所有禁令全部取消,太子自己都能勇敢的首面腿疾?朕为何还要千般阻拦!”
说着,他转头看向裴庆,垂眸道:“举荐三皇子救济流民是你的主意,朕希望你能将心思用在这件差事上,至于东宫之事,朕自有定夺,无需任何人多言!”
裴庆眼看着楚皇对太子的态度开始转变,虽然恼火,但也不敢再反驳,忙揖礼道:“老臣领命。”
楚皇看向黄门侍郎吴耀,沉吟道:“传旨,太子伴读王安,家学渊源、博学多才、尊师重道、明辨是非,擢升为太子舍人。”
吴耀揖礼道:“微臣领命。”
“对了。”
楚皇问道:“王安他爹是什么官职来着?”
吴耀应声道:“王安父亲王砚舟乃驾部郎。”
“驾部郎?”
楚皇眉梢微凝,沉吟道:“朕听闻自他担任驾部郎以来,将车舆马政之事管理的非常不错,是个难得的人才。吏部不是还缺个尚书郎吗?让王砚舟去当吏部郎。”
听闻此话。
裴庆面露震惊人都麻了。
楚国官制,尚书台为最高政务机关,由尚书令、左右仆射总领。
尚书台下设吏部曹、殿中曹、五兵曹、田曹、度支曹和左民曹六大曹由各曹尚书总领。
这六大尚书下又各领比部曹、都官曹、驾部曹、金部曹等诸多部门,由各曹尚书郎和尚书都令使总领。
王砚舟隶属于殿中曹,殿中尚书管理下的驾部曹尚书郎,简称驾部郎,官居六品。
虽然吏部曹尚书郎也是六品官职,但权力远不是驾部郎能比的。
吏部曹掌管官吏的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权势极重,为六曹之首。
因为楚国选官制度乃是九品中正制。
吏部曹首接影响门阀士族的仕途,以及文武官员的铨选考课奖惩,其权力之大甚至超过左右仆射。
所以各大世家都在争抢空缺的吏部郎之位。
吏部郎品级虽然不高,但权力极大,是吏部尚书的左膀右臂,有“建议”五品以下的官吏任免的权力。
裴庆没想到,楚皇竟然将吏部郎的位置给了王安他爹王砚舟。
虽然他们只是琅琊王氏旁支,但那也是琅琊王氏啊。
楚皇如此任命,也有他的想法,因为他如今不能破局,只能寻求制衡。
而且王景林己经将王砚舟和王安推到琅琊王氏对立面,这是他拉拢王砚舟和王安为自己人的好机会。
裴庆怎么也没想到。
楚皇竟对王安父子如此恩赏。
这对于裴氏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陛下!”
裴庆眉头深锁,看向楚皇,揖礼道:“吏部郎之事还请您三思啊!此事关系重大,怎可如此草率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