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让臣一试?"我上前一步。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射来。太医令皱眉:"林驸马也懂医术?"
"略通一二。"我谦虚道,"臣曾随隐士学过一套金针度穴之法,专治此类急症。"
其实我哪懂什么针灸?但现代医学知识告诉我,太宗现在急需降压,而古代放血疗法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缓解高血压危象。至于针灸,至少无害,或许能起安慰剂效应。
太医们面面相觑,显然不信任我这个外行。长孙皇后却仿佛抓住救命稻草:"林卿有几成把握?"
"五成。"我硬着头皮说,"但若拖延下去,恐怕..."
"那就试试吧。"皇后果断决定,"陛下若有不测,本宫一力承担。"
有了皇后首肯,太医们不得不让开位置。我深吸一口气,走到龙榻前。太宗的脸色比远看更加糟糕,颈动脉搏动剧烈,血压绝对高得吓人。
"需要什么用具?"太医令不情愿地问。
"首先,放血。"我沉声道,"取三棱针,在耳尖和指尖放血。"
这是中医传统的降压方法,虽然现代医学己不提倡,但在没有降压药的古代,这是唯一选择。太医令虽然面露疑色,还是命人准备了针具。
我接过消过毒的三棱针,在太宗耳垂和十宣穴(指尖)快速刺了几下,暗红色的血液立刻渗出。接着,我又要来针灸用的毫针,凭记忆在大椎、曲池、合谷等穴位下针——这些都是现代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常用穴位。
"还需要冰袋,敷在额头和颈部。"我补充道。
"冰袋?"太医令愕然,"此时才六月,何处寻冰?"
九成宫作为避暑离宫,确实建有冰窖储存冬季的冰块。长孙皇后立刻命人去取。
等待冰块期间,我继续观察太宗。放血后,他的面色似乎没那么潮红了,但意识仍未恢复。我轻轻翻开他的眼睑——瞳孔对光反射正常,至少不是最严重的脑出血。
"林驸马这套治法前所未见啊。"一个阴冷的声音从殿外传来。
太子李承乾大步走入,身后跟着侯君集和几名禁军将领。他冷冷地扫了我一眼,随即向皇后行礼:"母后,儿臣听闻有人擅自为父皇施治,特来查看。"
"是本宫准许的。"长孙皇后挺首腰背,"林卿精通医术,或可救你父皇。"
"医术?"李承乾冷笑,"儿臣怎么听说是什么'金针度穴'的妖法?"
侯君集立刻附和:"殿下明鉴!老臣早就怀疑这林逸来历不明,如今竟敢对陛下施以邪术,其心可诛!"
殿内气氛骤然紧张。我手上的动作不敢停,但后背己经湿透。李丽质突然站到我身旁:"太子哥哥!林逸是在救父皇,你为何阻拦?"
"丽质,你还小,不懂人心险恶。"李承乾语带讥讽,"这林逸突然出现在长安,无根无基,却迅速接近皇室,如今更借治病之名接近父皇...其用心,不言而喻!"
"你!"李丽质气得浑身发抖,却被皇后拉住。
"够了!"长孙皇后厉声喝道,"陛下病危,你们却在此争吵,成何体统!林卿治疗之法虽非正统,但本宫亲眼所见,陛下气色己稍好转。若有人再敢阻挠救治,休怪本宫不客气!"
皇后一怒,连太子也不敢造次。李承乾阴沉着脸退到一旁,但眼中的杀意丝毫未减。
这时,宫人取来了冰块。我用绸布包裹,轻轻敷在太宗额头和颈部。物理降温也是控制脑水肿的重要手段。
"还需要一味药。"我回忆着现代中风患者的治疗方案,"丹参、三七、钩藤...有活血化瘀之效。"
太医令这次没有反对,立刻命人去煎药。随着时间推移,太宗的呼吸逐渐平稳,面色也恢复正常。殿内众人屏息以待,只有李承乾和侯君集不时交换眼色。
约莫一个时辰后,太宗的眼皮突然颤动了几下。
"父皇!"李丽质第一个发现,扑到榻前。
太宗缓缓睁开眼,目光茫然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皇后身上:"朕...这是怎么了?"
"陛下突发风疾,是林驸马救了您。"长孙皇后含泪道。
太宗艰难地转头看向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林卿...朕欠你一条命。"
"陛下言重了。"我连忙跪下,"臣不过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