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备哥,这剧本不对啊?
三国!备哥,这剧本不对啊?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备哥,这剧本不对啊? > 第六十七章:筑城砺剑,釜底抽薪

第六十七章:筑城砺剑,釜底抽薪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备哥,这剧本不对啊?
作者:
辛某十一
本章字数:
6272
更新时间:
2025-07-07

刘备拂袖而去,断然否决了“新隆中对”的惊世之策,给新野刚刚燃起的雄心泼了一盆冷水。理想与现实碰撞的余波在左将军府内回荡,诸葛亮眼中那抹短暂的迷茫很快被沉静取代,李维心中虽有万般吐槽【备哥这道德洁癖真是没救了!】,却也迅速调整心态——既然老板定了“仁义”的调子,那就先在这框架下,把新野打造成最硬的“仁义堡垒”,争取活到刘表咽气那天!

新野这座小城,瞬间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状态。在刘备“内修仁政,外御强敌”的号召下,整个班底展现出惊人的凝聚力。

筑城·安民·强兵:

1. 内政基石(简雍、孙乾、田丰):

简雍(协调):充分发挥其长袖善舞、人缘极佳的优势,与新野及周边士族豪强周旋。

或晓以大义(抗曹保家园),或让渡部分利益(如合作屯田、减免部分赋税换取支持),迅速稳定了地方势力,为新政推行扫清障碍。他整日穿梭于酒肆、庄园,谈笑风生间化解矛盾,为新野内部营造了相对和谐的氛围。

孙乾(政务钱粮):这位后勤大师展现了惊人的效率。他主持丈量土地,招募流民屯田(刘备仁义之名吸引了大批北方逃避战乱的流民),兴修水利,推广更先进的耕作技术。

同时,建立严格的府库制度,精打细算,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新野城内外,开垦的荒地如雨后春笋,粮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充实起来。

田丰(吏治军机):这位刚首的河北谋士,被委以整肃吏治、参议军机之责。他铁面无私,严查贪腐,裁汰冗员,使得新野的行政效率大幅提升。

同时,他以其对河北军情的了解和对曹操战略的分析,为诸葛亮、陈宫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他时常与陈宫辩论,虽然观点时有冲突,却碰撞出不少真知灼见。

2. 城防与练兵(核心:高顺、张辽、张郃、高览、赵云、张飞):

高顺:被委以训练重步兵的重任。他治军之严苛,闻名全军。选拔健卒,重铸甲胄,日夜操练结阵、攻坚、防御。

训练场上,口令声如雷,军阵转换如墙推进,稍有懈怠便是鞭笞。士卒苦不堪言,却也在这种严苛下迅速蜕变成一支令行禁止、不动如山的铁壁。新野城墙的加固方案,也由他主导,力求将这座小城打造成难以啃下的硬骨头。

张辽:统领并整编骑兵。他将带来的少部分并州狼骑作为骨干,吸纳新野及流民中擅骑射者,日夜操练骑射、冲锋、迂回包抄。

赤兔马偶尔也会被关羽借给张辽,用以训练士卒对抗顶级战马的冲击。新野城西的大片荒地成了骑兵驰骋的校场,马蹄声如雷,烟尘蔽日。

张郃、高览:这两位“河北庭柱”负责整合训练新招募的步卒和部分荆州降兵。

张郃用兵灵活多变,训练士卒注重变阵和适应不同地形作战;高览则勇猛刚烈,强调士卒的胆气和近身搏杀能力。两人配合,将原本散乱的队伍迅速捏合成可战之兵。

赵云:与陈到统领最精锐的白毦兵,负责拱卫刘备、诸葛亮等核心,同时作为战场上的救火队和尖刀。他练兵注重个人武艺与小队配合,要求士卒能在任何混乱局面下保持阵型,执行命令。

张飞(威慑与突击):这位猛将主要作为战略威慑力量和战场突击箭头。他负责操练一支重甲长矛突击队,演练破阵冲锋。他那炸雷般的吼声和狂暴的演练方式,本身就是对士卒最好的激励。

3. 水军雏形(诸葛亮、关羽、李维): 虽然刘备否决了立刻图谋江东,但诸葛亮和李维深知水军在未来荆襄争夺中的重要性。在诸葛亮的规划和李维的“前瞻性”建议下,由关羽挂名督练,在离新野不远的白河隐秘河湾处,开始秘密筹建水寨,招募通晓水性的渔民和工匠,打造小型战船(走舸、艨艟),并请部分信得过的荆州熟悉水战的将领暗中指导训练。这是着眼未来的长远布局。

整个新野,如同一个巨大的熔炉和工坊。城墙在加高加厚,棱堡箭楼在修筑;城外农田阡陌纵横,流民在安置点逐渐安定;校场上杀声震天,尘土飞扬;白河湾中,初生的水军正摸索着操桨控帆。刘备每日巡视,虽疲惫却满怀希望,仁义之名在新野及周边广为传颂,民心归附。

一日午后,李维处理完军需文书,信步来到州牧府旁一处清幽的别院。这里是徐庶的居所。院中,徐庶正对着一盘棋局沉思,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清癯的脸上,显得宁静而深邃。

“元首兄好雅兴。”李维笑着走进院子,毫不客气地在对面石凳坐下。

徐庶抬眼,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明远来了。公务繁忙,难得清闲片刻。可愿手谈一局?”

“棋艺粗浅,怕不是元首兄对手。”李维摆摆手,目光扫过棋盘,忽然话锋一转,带着几分玩味的笑意,“不过,比起弈棋,维对元首兄的‘另一盘棋’更感兴趣。”

徐庶执棋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向李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哦?明远此言何意?”

李维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脸上却挂着一种近乎促狭的笑容,模仿着江湖术士掐指一算的模样:“哈哈哈,某掐指一算啊,先生徐庶,原名徐福,颖川人士,少时好任侠击剑…啧啧,后来嘛,为友报仇,当街格杀仇家,遂成逃犯,流亡江湖,化名单福…不知维算得可准?”

徐庶的脸色瞬间变了!他手中的棋子“啪嗒”一声落在石桌上!一股凌厉的杀气自他身上勃然迸发,眼神如电般射向李维,右手下意识地摸向腰间。这个秘密,是他心底最深的禁忌!除了至亲好友,绝无人知晓!眼前这个李维,如何得知?

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李维却仿佛没感受到那股杀气,依旧笑眯眯地,甚至给自己倒了杯桌上的凉茶,慢悠悠地呷了一口,才接着说道:“先生不必担忧,更不必紧张。维若有害先生之心,何须等到今日?更不会在此处点破。”

他看着徐庶惊疑不定、充满戒备的眼神,语气变得诚恳:“维早闻先生至孝。令堂大人,如今仍在颖川老家,孤身一人,年事己高。先生漂泊在外,虽有鸿鹄之志,然为人子者,岂能不念高堂?”

徐庶浑身剧震!母亲!这是他心中最深的牵挂和隐痛!他化名流亡,最大的愧疚就是无法侍奉母亲膝下!

李维放下茶杯,声音清晰而坚定:“维有一言,先生且听:何不差遣心腹之人,持先生亲笔书信及路引盘缠,星夜兼程,赶赴颖川,恭请老夫人移驾新野?新野虽小,然在主公仁德庇佑之下,安定祥和。先生亦可常伴母亲左右,以尽孝道,纵享天伦!此岂非两全其美?”

这番话如同惊雷,在徐庶耳边炸响!

他瞬间明白了李维的深意!李维不仅点破了他的身份,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最大的软肋——远在颖川、无人保护的老母亲!更可怕的是,李维暗示了某种可怕的未来:曹操!以曹操的手段,若知晓他徐庶在新野刘备处效力,极有可能以其母相要挟!那时,他徐庶将陷入忠孝两难的绝境!

李维此举,并非威胁,而是未雨绸缪,釜底抽薪!提前将他的母亲接至相对安全的新野,彻底断绝曹操以此要挟的可能!这是天大的恩情!

想通此节,徐庶心中的惊骇、戒备瞬间化为无尽的感激和后怕!他猛地站起身,对着李维,整理衣冠,然后深深地、一揖到地!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颤抖:“明远…明远兄!大恩不言谢!庶…愚钝!竟不识明远兄如此深谋远虑,救我于水火之前!此恩此德,徐庶没齿难忘!”

李维连忙扶起他:“元首兄言重了!同为主公效力,理当守望相助。事不宜迟,速速安排可靠之人,秘密前往颖川!切记,务必隐秘、迅速!老夫人接到后,也需妥善安置,暂勿声张。”

“庶明白!这就去办!”徐庶再无半分犹豫,感激地看了李维一眼,转身便步履匆匆地离开别院,去安排接母事宜。他心中一块巨石落地,对李维的观感己从“神秘奇才”上升到了“救命恩人兼深不可测的智者”,同时对新野的归属感也更加强烈。

看着徐庶匆匆离去的背影,李维长长舒了一口气,端起凉茶一饮而尽,心中OS:

【搞定!徐庶的妈保住了!曹老板,你这招‘程昱赚徐庶’的戏码,还没开场就被我拆了台!舒服!】

他抬头望了望新野城头飘扬的“刘”字旗

【虽然大战略被备哥毙了,但这挖墙脚…啊不,是保护我方核心人才的工作,还是得做扎实啊!下一个…该想想怎么帮备哥把刘琦那个老实孩子弄过来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