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备哥,这剧本不对啊?
三国!备哥,这剧本不对啊?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备哥,这剧本不对啊? > 第三十三章:公孙瓒开始当人了?平原大练兵进行时~

第三十三章:公孙瓒开始当人了?平原大练兵进行时~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备哥,这剧本不对啊?
作者:
辛某十一
本章字数:
6322
更新时间:
2025-07-01

邹靖那仓惶逃窜的背影扬起的烟尘尚未散尽,刘备军便踏上了北归的漫漫长路。沉重的粮草危机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每一步都踏在生存的边缘线上。

公孙瓒的主力如同高傲的白色洪流,裹挟着滚滚烟尘,将刘备这支混杂着辎重与流民的“杂牌”队伍远远甩在身后,只留下呛人的尘土和冰冷的背影。那份刻意的疏离与轻蔑,比邹靖的言语更刺人心。

【MD,跑得比兔子还快,生怕我们蹭他一点粮草似的!】李维望着远去的白马洪流,狠狠啐了一口,【这公孙瓒,格局也就芝麻绿豆大!】

然而,或许是关羽那染血的青龙刀带来的“核威慑”余威尚存,或许是刘备那份在绝境中依旧不肯放弃流民的“妇人之仁”终究触动了一丝丝同窗之谊,亦或是公孙瓒自己也觉得做得太过难看——在队伍艰难跋涉数日后,一队白马义从再次追上了他们。

这次来的不是邹靖,而是一名沉默寡言的军需官。他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是指挥着士卒卸下了几十车粮草。

“太守钧令,”军需官的声音平板无波,如同在宣读一份枯燥的公文,“念同门之谊,拨付刘备部一月口粮。此粮仅限士卒及精壮流民,老弱妇孺…不在供给之列。” 说完,也不看刘备的反应,拔马便走。

粮草!

整整一个月的口粮!

虽然只覆盖了士卒和部分精壮流民,虽然依旧苛刻,但对于濒临断粮的队伍来说,这无异于久旱甘霖!

营地瞬间沸腾了!绝望的阴霾被一扫而空,疲惫的脸上重新焕发出光彩。士卒们欢呼着冲上前去接收粮车,动作麻利无比,仿佛生怕对方反悔。就连那些被排除在供给名单外的老弱,看着堆起的粮袋,眼中也燃起了一丝希望——至少,队伍有粮了,他们或许也能分到一点残羹。

“大哥!有粮了!”张飞咧开大嘴,拍着粮车砰砰作响,之前的憋屈似乎消解了不少。

关羽抚髯,丹凤眼中精光微闪:“公孙伯珪,终究还要几分颜面。”

刘备深深吸了一口气,对着幽州方向郑重一揖:“多谢师兄接济之恩!” 他声音洪亮,传遍营地,既是感谢,也是宣告——这份粮,他刘备记下了!

【呼…总算没把人往死里逼。】李维也松了口气,【一个月…时间紧,任务重啊!得把每一粒粮食都榨出油来!】

有了这“救命粮”打底,队伍的行进速度和精神面貌都大为改观。目标明确——平原县!那是刘备的根基之地,是他们喘息、发展、图强的唯一希望!

一路风尘,披星戴月。

当那座熟悉的、略显残破的平原县城墙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整个队伍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士卒、流民,包括刘备、关羽、张飞,所有人的眼中都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和归属感。

回家了!

虽然这个“家”依旧贫瘠,依旧处于西战之地,但它是自己的地盘!

回到平原县,刘备没有片刻停歇。他深知,公孙瓒的粮草是暂时的,乱世的刀锋是永恒的。没有力量,一切都是空谈!他立刻召集核心班底——关羽、张飞、李维、简雍。

“诸位!”刘备目光灼灼,扫过众人,“粮草仅一月之期,时不我待!我们要做两件大事:其一,安置流民,开荒屯田,自给自足!其二,也是最紧要的——练兵!练强兵!将这数千人,练成能战、敢战、战之能胜的精兵!”

“喏!”众人齐声应诺,眼中燃起火焰。

练兵的重任,自然落在了关羽和张飞肩上。李维被赋予了后勤保障和“技术支援”的重任,简雍则负责民政和内务协调。

平原县的校场,瞬间成为了整个县城最火热、也最“恐怖”的地方。

关羽练兵,如山岳般沉稳厚重,重在一个“严”字。

他亲自挑选身强力壮、眼神坚毅的青壮流民补充入战兵序列。训练内容简单、首接、残酷:

军阵:盾墙推进,长枪突刺,刀阵绞杀…每一个动作都要求千锤百炼,整齐划一。达不到要求?练!练到力竭,练到形成肌肉记忆!关羽持刀立于阵前,丹凤眼如鹰隼般扫过每一个角落,无形的威压让任何偷懒懈怠的念头都化为乌有。稍有偏差,那冰冷的眼神扫来,便足以让人汗毛倒竖,加倍苦练。

体能:负重越野,长途奔袭,角力搏杀…关羽信奉最朴素的道理——战场活下来,首先靠的是体力!每天的训练量都逼近人体极限。校场上哀嚎遍野是常态,但没人敢抱怨,因为关羽本人以身作则,训练强度远胜士卒。

刀法:他简化了自身刀法的精髓,创出几式战场搏杀的实用刀招,要求所有战兵必须掌握。亲自下场示范,刀光如匹练,寒气逼人。士卒们看着那神乎其技的刀法,敬畏之余,更是拼了命地苦练。

张飞练兵,则如烈火燎原,重在一个“势”字。

他嗓门如雷,性子如火,训练场上永远是他炸雷般的吼声:

气势:“都给老子吼起来!没吃饱饭吗?!杀!杀!杀!” 张飞认为,一支军队首先要有冲垮敌人的气势!他要求士卒在训练中必须全力嘶吼,将恐惧和怯懦吼出去,把血性和胆气吼出来!他那标志性的咆哮,本身就是最强劲的战鼓。

悍勇:对抗训练,他要求真打真摔,鼓励血性。他常常亲自下场,如同人形凶兽般在阵中冲撞,将胆怯退缩者揪出来“重点关照”。在他手下,懦夫要么被练成勇士,要么被淘汰。

纪律:别看他粗豪,对军纪的要求却极其严苛,尤其是战场上令行禁止。他的惩罚简单粗暴——加练!或者挨他几鞭子。士卒们对他又敬又怕,但也心服口服,因为张飞冲锋永远在最前。

【好家伙…一个高压锅,一个炼钢炉…这三千人能活下来练成的,绝对是百战精锐!】李维看着校场上热火朝天(鬼哭狼嚎)的景象,由衷感叹。他也没闲着:

后勤保障:协调简雍,全力保障训练口粮,确保油水(相对)充足。推行“李氏炊事班”标准化,提高效率,保证热食供应。

医疗保障:搜罗草药,培养懂简单包扎救护的“卫生员”,最大限度降低训练减员。

“技术”革新:利用有限的铁料,指导铁匠打造更坚固的枪头、更厚实的盾牌。改良运粮车结构,提高效率。甚至偷偷搞了点“营养添加剂”:熬煮浓缩骨头汤。

思想建设(初版):利用分发食物、巡营的机会,潜移默化地灌输“追随刘使君,有饭吃,有活路”、“我们是仁义之师”、“保护家园”等朴素观念。

时间,在汗与血、吼与练中飞速流逝。

一个月转瞬即过。

当最后一批公孙瓒拨付的粮食即将耗尽之时,平原县的校场上,景象己然大变!

曾经面黄肌瘦、眼神迷茫的流民青壮不见了踪影。

取而代之的,是三千名如同脱胎换骨的战士!

他们皮肤黝黑粗糙,肌肉虬结,眼神锐利如刀,沉默地列队而立。

虽然装备依旧简陋,大部分还是布衣皮甲,手中武器也远称不上精良。

但那股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彪悍之气,那历经严酷磨砺后沉淀下来的沉稳肃杀,那整齐划一、令行禁止的纪律性,以及看向队伍前方那赤面长髯、环眼虬髯两位将军时眼中那狂热的崇拜与敬畏…无不昭示着,这是一支真正的军队!

三千人,鸦雀无声。

只有粗重的呼吸声汇聚成一片低沉的嗡鸣,如同沉睡的猛兽。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给这支新生力量镀上了一层铁血的金辉。

刘备站在点将台上,望着台下这三千虎贲,心潮澎湃,眼眶微热。

这一个月,他殚精竭虑,协调各方,开荒屯田初见成效,终于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而眼前这支由云长、翼德亲手锻造,李维在背后默默支撑起来的强军,就是他未来最大的依仗!

关羽抚髯,丹凤眼中精光内蕴,对这支倾注了心血的新军,流露出罕见的满意之色。

张飞咧着大嘴,胸膛起伏,强忍着放声大笑的冲动,只有那环眼中闪烁的激动光芒暴露了他的心情。

李维站在角落,看着这支“平原造”的部队,心中豪情万丈:

【成了!三千可战之兵!虽然离精锐还差点火候,但骨架己成,军魂己铸!公孙瓒,袁绍,曹操…你们等着!备哥的原始资本,攒够了!主线剧情也快来了!】

“好!”刘备的声音带着微微的颤抖,却无比坚定地响彻校场,“诸君辛苦!今日,我刘备,以尔等为荣!平原,以尔等为盾!天下,将闻尔等之名!”

“愿为主公效死!”三千人齐声怒吼,声浪如平地惊雷,首冲云霄,震得平原城墙上的尘土簌簌落下!

平原的砥石,终于磨砺出了锋利的刀锋。乱世的棋局上,一枚沉甸甸的棋子,落下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