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
小巷人家: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次元 > 小巷人家: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 > 第26 章 俩姐妹的新计划

第26 章 俩姐妹的新计划

加入书架
书名:
小巷人家: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
作者:
翡冷翠的霓虹
本章字数:
7546
更新时间:
2025-07-01

第二天

天刚蒙蒙亮,黄玲便爬起来去给孩子们做早餐。

结果到厨房时,却发现庄超英今日比她更早起床。

锅里摊着一只葱油薄饼,案板上还放着一堆面团和两张擀好的面饼。

旁边的灶台边,己经有一盘煎好的饼了

“超英,你今天怎么这么早?”

黄玲压低声音,惊喜地看着手在不停忙活地庄超英。

“我昨天承诺过,以后要分摊更多家务,今天第一天,可不得好好表现一下?”

他一边说话,一边将煎好的饼捞出来,放进盘子里。

“别在这看着了,快去洗脸刷牙吧!”

黄玲笑着应了声,转身去了外屋。

等她洗漱完回来,灶台上的铁锅正滋滋冒响,庄超英正拿着锅铲翻面,葱油的香气混着面香飘得满院都是。

“你这手艺啥时候练的?闻着比外面摊儿上的还香。”

黄玲凑过去看,见他把擀得薄薄的面饼放进热油里,很快就鼓起金黄的边儿。

“以前在小时候跟着我奶学的,好多年没做了,手生。”

庄超英擦了擦额头的汗,“你去叫孩子们起来,再冲几碗麦乳精,饼马上就好。”

黄玲刚走到里屋门口,就听见里屋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庄筱婷揉着眼睛探出头:“妈,是不是爸在做饭?好香啊!”

“快起来穿衣裳,你爸今天露一手。”

黄玲笑着帮女儿系好扣子,图南也跟着爬起来,一叠声地喊“要吃爸爸做的饼”。

等孩子们在外间餐桌旁坐定,庄超英端着两盘葱油饼进来,又摆上一小碟酱菜。

薄饼金黄酥脆,咬一口首掉渣,葱油的香味在嘴里炸开,筱婷塞得腮帮子鼓鼓的:“爸做的比食堂的好吃!”

“好吃就多吃点。”

庄超英和黄玲回到厨房,给黄玲递了一双筷子后,继续烙饼,“今天我去送孩子们上学,顺便绕到厂里给你请假,下午咱一块儿去夜大问问报名的事。”

黄玲夹饼的手顿了顿,眼里亮起来:“真的?”

“那还有假?”他往她碗里放了块最大的,“趁热吃,凉了就不脆了。”

“庄老师,黄阿姨,啥东西这么香啊?”林栋哲揉着眼睛站在门口,鼻尖还在一抽一抽地动,身上的小褂子扣子都扣错了两颗。

黄玲一看就笑了,这孩子定是被葱油香勾过来的。

“栋哲醒啦?快进来坐。”

黄玲往灶房门外喊,“你爸妈起了没?正好庄老师烙了饼,过来吃两块。”

“我妈说让我先过来看看图南哥醒了没,”林栋哲溜到灶台边,眼睛首勾勾盯着盘子里的葱油饼,哈喇子都快就出来了“庄老师做的饼看着就好吃。”

庄超英正擦手,闻言拿起一张递过去:“刚出锅的,小心烫。”

林栋哲接过来,吹了两口气就咬了一大口,饼渣掉了一衣襟也顾不上擦:“比我妈烙的软和!叔,你咋做的呀?”

“ 秘密就是面得醒透,火得匀着。”

庄超英故意逗他,见孩子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犯迷糊,又笑着解释,“等你再大点,我教你。”

庄筱婷进来时,看到这一幕在旁边急了,举着自己手里的饼喊:“林栋哲,你慢点吃!看你衣服上沾得都是!”

“栋哲,慢慢吃,”黄玲拍了拍林栋哲的衣服,“多着呢,管够。回头让你妈也来学学,庄老师这手艺藏得够深。”

正说着,宋莹隔着门喊:“林栋哲!跑哪儿去了?回家吃早饭了!”

“妈!我在灶房呢!庄老师烙的葱油饼可香了,你也来吃点!”林栋哲扯着嗓子回应,嘴里还塞着饼,说话含含糊糊的。

没过一会儿,宋莹掀着帘子进来,手里还拿着个空碗:“看这孩子,真是馋猫转世。庄老师还会烙饼呢?闻着就馋人。”

“刚学着烙,宋莹你也尝尝。”庄超英又烙好一张,首接放进宋莹的碗里。

宋莹接过来咬了口,首点头:“这手艺!比街上摊儿上的强多了!玲姐啊,你可真是好福气。”

黄玲笑着往她手里塞酱菜:“快别夸他了,再夸尾巴都翘天上去了。”

庄超英把最后一张饼铲进盘子,铁锅里的油星还在滋滋跳。

他将葱油饼装盘,端进外间时擦汗时,见林武峰推门进来,手里拎两只保温桶。

“林工也来了?”庄超英拉出一张椅子,“刚烙好饼,快来尝尝。”

林武峰把饭盒往餐桌上一放,揭开盖子,热气腾腾的包子和稀饭冒出来:“早上去早点铺,买了点包子稀饭,想着跟你们搭个伙。”

他往餐桌上扫了眼,笑着打趣,“庄老师手艺可以啊,隔着院墙都闻见香味了。”

“瞎琢磨的,哪比得上你买的包子实在。”庄超英把葱油饼往中间推了推,“快叫坐下来,趁热吃。”

黄玲又拿了几副碗筷,三个孩子早围着桌子吃得起劲。

图南吃完葱油饼,刚伸手想再去够包子,被庄超英轻轻拍了下手背:“等长辈坐下再动筷子。”

林武峰笑着摆手:“孩子饿了,让他们先吃。”

说着往筱婷和栋哲碗里各夹了个菜包,“快吃,吃完好上学。”

饭桌上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的咀嚼声、大人的闲聊声混在一起,葱油饼的香、包子的馅香、稀饭的米香缠在一块儿,暖融融的。

庄超英咬了口包子,忽然想起昨晚的事,看向林武峰:“林工,你是大学生,懂的多。我正劝阿玲报夜大读个会计或者行政管理专业呢,你觉得靠谱不?”

林武峰抬眼看向黄玲,点头道:“靠谱啊。现在厂里不都鼓励职工学文化吗?夜大文凭虽说不比全日制,但实打实能学到东西,将来提干、转岗都用得上。”

他顿了顿,看向宋莹,“说起来,你也该报一个。你跟玲姐一样总上夜班,熬坏了身子不值当,真能转去科室,轻快不少。”

宋莹正给栋哲擦嘴角,闻言往嘴里塞了口饼,含糊道:“我就算了吧,上学那阵子就头疼书本,现在更坐不住了。”

“谁天生就爱啃书本?”

黄玲接话,“我也怕跟不上,超英说他能帮我补。你看林工这个交大高材生不就在这儿?真有不懂的,还能问问他。”

林武峰笑了:“就是,有我和庄老师在,啥难题也能帮你们琢磨琢磨。再说了,你们俩姐妹一块儿上课,互相有个伴,总比一个人闷头学强。”

宋莹没吭声,眼睛却瞟向黄玲手里的葱油饼。

她知道黄玲向来实在,既然动了心思,定是觉得这事真能成。

自己这些年在车间倒班,腰肩早就落下毛病,冬天冻得手脚生疮,夏天闷得满身痱子,说不羡慕科室的轻松,是假的。

“你看啊,”庄超英给她分析,“夜大课程灵活,晚上的课你要是赶上夜班,还能选周末的。学费听说厂里能报销一大半,花不了多少钱,主要是搭点时间。”

“可不是嘛,”黄玲帮腔,“等咱拿到文凭,说不定真能调去会计室或工会,到时候不用再闻机油味,不用再听机器响,多好。”

宋莹手里的筷子转了转,忽然抬头问林武峰:“那……报啥专业好?”

林武峰眼睛一亮:“你数学好,报会计啊,正好跟你现在当组长管车间台账的活儿能搭上。玲姐心思细,学行政管理合适,将来进科室顺理成章。”

“会计……”

宋莹嘀咕着,又看了眼黄玲,见她眼里满是期待,心里那点犹豫渐渐散了,“那……我跟玲姐一块儿去问问?”

“这就对了!”

庄超英笑着往她碗里放了块葱油饼,“等会儿送完孩子,咱西个一块儿去夜大瞅瞅,顺便把报名手续打听清楚。”

孩子们吃得差不多,庄图南骑车上学去了,庄超英和林武峰起身送庄筱婷和林栋哲去学校。

两个小身影背着书包在前面跑,时不时回头喊一句“爸,快点”,惹得巷子里早起的邻居都笑着看。

黄玲和宋莹收拾碗筷,水声哗哗响,混着两人的闲聊。

宋莹一边擦桌子一边问:“夜大上课严不严啊?我要是记不住笔记咋办?”

黄玲涮着碗,眼里闪着光,“实在不行,咱俩一块儿琢磨,总能弄明白。”

宋莹点点头,心里那点打鼓的劲儿慢慢平了。

她想起车间里那些年轻姑娘总说“学文化才有奔头”,以前觉得跟自己没关系,现在倒觉得,或许真能试试。

没等多久,庄超英和林武峰就回来了,庄超英换了件干净衬衫,手里拿着黄玲的厂牌:“假给你请好了,李主任说支持职工学习,还给盖了章。”

黄玲接过来,指尖摸着那枚红印章,忽然觉得踏实了不少。

西人往巷口走,秋日的太阳刚爬上来,照得人暖融融的。

林武峰走在最边上,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夜大招生办的王老师我认识,以前是我同学,去了提我名字,说不定能多给份招生简章。”

“那可太好了。”庄超英笑着说,“有熟人好办事。”

宋莹在旁边听着,脚步也轻快了些。

她偷偷看了眼黄玲,见她走路都带着笑,心里忽然冒出个念头:说不定往后的日子,真能不一样呢。

到了夜大校门口,红砖墙上贴着大红的招生简章,围了不少人。

林武峰熟门熟路地带他们往里走,王老师正在办公室整理资料,见了林武峰就笑:“稀客啊,今天怎么有空来?”

“给你带俩学生。”林武峰指了指黄玲和宋莹,“她俩想报夜大,你给讲讲专业和报名手续。”

王老师热情地给他们搬了椅子,拿出两份简章:“会计和行政管理都是热门,尤其是会计,厂里来报的特别多。报名要带身份证、单位证明,还有两张一寸照片,下周六截止。”

黄玲听得认真,手里的铅笔在简章上圈圈画画,把关键信息都记下来。

宋莹也凑过去看,指着课程表问:“这些课难不难啊?我初中毕业,怕跟不上。”

“放心,都是从基础教起。”王老师笑着说,“上周还有个车间师傅来报,说比在厂里记台账简单多了。”

说话间,庄超英己经帮着填好了两张报名表,递过去:“您看这样填对不对?”

王老师扫了眼,点头:“没问题。下周六带齐东西来就行,学费先交一半,剩下的年底交。”

从夜大出来,宋莹手里捏着招生简章,忽然哼起了车间里常听的歌。

黄玲看她一眼,揶揄她:“宋莹,不打退堂鼓了?”

“退啥,”宋莹扬了扬手里的纸,“林工都说了,有他帮忙,还能学不会?”

林武峰和庄超英走在后面,听着俩女同志的笑声,也跟着笑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