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
小巷人家: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次元 > 小巷人家: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 > 第21章升职加薪了

第21章升职加薪了

加入书架
书名:
小巷人家: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
作者:
翡冷翠的霓虹
本章字数:
7058
更新时间:
2025-07-01

到了八月底

黄父黄母要回常州领养老金,这一回去,恐怕得十天半月才能再来苏州。

黄玲正给黄母收拾行李,庄筱婷瞅着那渐渐鼓起来的帆布包,眼眶“唰”地红了。

她小碎步挪过去,软软地依偎进黄母怀里,细声细气地唤了声:“外婆……”

黄母被外孙女这黏人劲儿勾得心里发酸,手轻轻抚摸着她的后背,眼角也忽然泛起了潮意。

庄图南站在一旁没说话,可攥着黄父衣角的手却越收越紧——自记事起,除了妈妈,还从没谁像外公外婆这样,把他们兄妹俩宠得像块宝。

以前的家总弥漫着争吵,爸爸要么催着他们“懂事些”,要么就为了给阿公阿婆交工资、为了三叔和振东振北的事总是跟妈妈拌嘴。

也就是这大半年,爸爸像换了个人,家里的笑声才多了起来。

他们太喜欢现在的日子了,喜欢会笑着揉他们头发的爸爸,喜欢总把好吃的往他们碗里夹的妈妈,更怕这暖融融的一切会变。

庄超英将孩子们的不安看在眼里,心里又把原主和他那偏心的父母骂了一遍——这么好的家人,以前怎么就不知道珍惜?

“筱婷,图南。”黄父长叹了口气,蹲下身,对着庄筱婷耐心解释,“外公外婆得回常州领退休金,这是规矩。但外公向你们保证,领完就立马回苏州,你们那两套院子,还等着外公去修缮呢!”

“真的吗?”

庄筱婷歪着脑袋,清凌凌的大眼睛里满是不确定。

“当然,外公啥时候骗过你?”

黄父刮了下她的小鼻子。

“那你们要快点回来呀。”

庄筱婷这才松开黄母的胳膊,小脸上总算有了点笑意。

第二天清晨,送黄父黄母上了火车,庄超英拎着两包点心和一坛腌好的酱菜,往庄二叔家去了。

“二叔,二婶。”

推开院门时,老两口正坐在竹匾旁翻晒豆角,金黄的阳光洒在他们花白的头发上,透着股过日子的踏实劲儿。

“超英来啦!”

二婶先瞧见他,脸上堆起笑,嘴上却嗔怪,“你这孩子,来就来,总带东西干啥?省点钱给孩子们买作业本多好。”

她和二叔一辈子就三个闺女:老大67年大学毕业分到北京,如今一家在那边扎了根,一年难回一趟苏州;

老二嫁了军人,跟着去南边随军了,想见一面也难;

老三当年下乡,跟上海知青在甘肃成了家,去年小两口一起考上大学,也去了北京,看样子三两年是回不来苏州了。

家里虽有五个侄子,可也就庄超英心眼实,近一年来常惦记着来看看。

“二婶,这值不了几个钱。”

庄超英把东西往石桌上放,笑着说,“您和二叔多补补身子,我还指望二叔多帮衬着修缮房子呢!”

“你这孩子,跟你二叔还客气啥。”二婶擦了擦手上的豆角沫,往屋里喊,“老头子,超英来了,快搬个凳子出来!”

庄二叔首起腰,捶了捶后背,脸上的皱纹笑成了花:“我当是谁呢,原来是超英。昨儿我还跟你二婶念叨,说这两天得去瞅瞅你那院子,防水做得咋样了。”

“正想跟您说这事呢。”庄超英接过二叔递来的竹凳,“我岳父回常州前把防水的底子打好了,说剩下的活儿您经验足,让我多问问您的主意。”

二婶端来一碗凉茶,放在超英面前:“你岳父也是个实在人,帮你盯了快一个月,晒得黑黢黢的。”

“可不是嘛。”庄超英喝了口茶,“等他回来,我得好好孝顺一下他和我岳母。对了二叔,林武峰家那房子,您抽空也帮着看看?他家打算这两天就开始收拾二楼栏杆,您眼神准,帮着把把关。”

庄二叔往竹匾里撒了把盐,慢悠悠地说:“放心,都是街坊,跑不了。我明儿一早就过去,带着我那套家伙事,保准把栏杆加固得结结实实。”

日头爬到头顶时,庄超英起身告辞。

二婶往他兜里塞了把晒干的豆角:“回去给孩子们炒着吃,配粥香。”

走到院门口,庄二叔忽然喊住他:“超英,明儿修栏杆,你不用特意过来,我盯着就行。”

“哎,谢谢您二叔!”

过了两天,学校开学,庄超英穿着黄玲给自己做的衬衣,精神奕奕地来到学校。

刚一进办公室,就被教务主任叫到了校长办公室。

“校长,您找我?”

“超英啊,这学期学校调整教研组结构,经过校委会讨论,决定任命你为数学教研组组长。”

校长递过一份红头任命书,又推来一个牛皮纸信封,“还有这个,你上学期发表的那篇《高中数学解题思路创新》拿了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奖金三百块。另外,从这个月起,你的工资每月两上调二十块,所有票据,也将再上调1/3。”

庄超英捏着信封,指腹能摸到里面厚实的纸币,心跳莫名快了几拍。

他自去年穿来后,真的是拿出了前世干销售的劲,一首在教学上下功夫,课余常琢磨着怎么把复杂公式讲得通俗,学生成绩提得快,同事们也常来讨教经验,只是没想到提拔和奖金来得这么实在。

“谢谢校长和学校的信任,我一定把教研组带好。”

他把任命书折好放进兜里,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

放学路上,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路过供销社时,他拐进去买了两斤桃酥——筱婷总念叨着外婆做的点心,这现成的虽比不得自家做的,也算给孩子们解解馋。

刚进院门,就见黄玲正弯腰给墙角的向日葵浇水。

图南趴在石桌上写作业,筱婷蹲在旁边和林栋哲一起看连环画,听见脚步声齐刷刷抬头:“爸!”

“看看爸带啥回来了?”庄超英晃了晃手里的纸包,筱婷立刻蹦起来扑过来,鼻尖在纸包上嗅了嗅:“是桃酥!”

黄玲擦了擦手上的水珠,笑着迎上来:“今天咋回来这么早?”

“有好事。”庄超英把任命书和信封往她手里一塞,“你瞅瞅。”

黄玲展开任命书,又数了数信封里的钱,眼睛瞪得圆圆的:“三百块?还升了组长?超英,你可真行!”

“往后工资也涨了二十块。”

庄超英摸了摸图南的头,“晚上咱不做饭了,去街口饭馆叫个糖醋排骨,再给孩子们买两瓶橘子汽水。”

“那哪行,太浪费了。”

黄玲把钱仔细折好,“这钱留着给院子铺水泥地,剩下的存起来,将来给孩子们交学费。我去买斤肉,咱在家做红烧肉,比饭馆的实惠。”

正说着,宋莹端着刚蒸好的玉米路过,见院里热闹,笑着问:“啥好事啊?玲姐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超英升职还拿了奖金呢!”黄玲把任命书递过去,眼角的笑意藏不住。

“哎呦,这可真是双喜临门!”宋莹掰了只红薯分给筱婷和栋哲,“庄老师就是有本事,往后咱们这片区,谁不羡慕你家!”

晚饭时,红烧肉的香味飘满了小院。

筱婷啃着排骨,含糊不清地说:“爸,你当了组长,是不是就像班里的班长?”

庄超英给她夹了块瘦肉:“差不多,就是得帮着同事们一起把教学搞好。”

黄玲往他碗里添了勺汤:“不管当啥,踏踏实实做事就好。对了,等周末有空,把二叔二婶请来吃顿饭,这次修房子多亏了他们帮忙。”

庄超英刚点头应下,门外就传来林武峰的声音:“庄老师在家不?”

拉开门一看,林武峰手里拎着个布包站在院里,身后跟着宋莹,她手里端着个大青瓷碗。

“庄老师,听说你升了组长,还拿了奖金,特意过来道贺。”

林武峰把布包往石桌上一放,“这是我托人从乡下带的新米,给孩子们熬粥喝。”

宋莹也跟着把青瓷碗递过来,笑着说:“刚炖好的银耳羹,放了冰糖,给孩子们当点心。”

黄玲连忙往屋里让:“快进来坐,刚炖的红烧肉还热乎着呢。”

“不了不了,栋哲在家写作业呢。”

宋莹摆摆手,“就是过来道声喜,知道你现在是「庄组长」了,往后可得多指点指点孩子们功课。”

庄超英笑着捶了林武峰一下:“跟我还来这套?快把米拿回去,你们家刚置了房子,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你这就见外了。”

林武峰按住他的手,“上次修栏杆,二叔说你帮着跑前跑后买材料,这份情我还没谢呢。再说了,往后孩子们还要一首在一个院儿里住着,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正说着,筱婷举着块排骨跑出来,往林武峰手里塞:“林叔叔你吃,我爸做的红烧肉可香了!”

林武峰咬了口排骨,咂咂嘴:“真香!庄老师的手艺越来越好了。对了庄老师,周末我休班,要是请二叔二婶吃饭,我来掌勺,给你们露一手红烧鱼。”

黄玲眼睛一亮:“那可太好了,我正愁做啥硬菜呢。”

送走林武峰夫妇,黄玲把新米倒进米缸,看着缸里渐渐满起来的米,嘴角忍不住上扬。

周末这天,二婶一进门就拉着黄玲的手往厨房钻:“我带了坛醉蟹,是你二叔前阵子腌的,正好下酒。”

二叔则被庄超英拉到后院,指着厨房的原来的灶台比划:“您瞅瞅这高度,是不是正合适?”

林武峰拎着条活鱼赶来时,庄图南和林栋哲正帮着摘菜,庄筱婷蹲在篱笆边数刚开的牵牛花。

宋莹端着盘切好的西瓜进来,院里顿时飘起瓜香。

饭桌上,庄超英给二叔倒了杯酒:“谢谢您和二婶这阵子帮衬,这杯我敬您。”

二叔抿了口酒,指着他笑:“你这小子,如今出息了,可别忘本。好好带教研组,也好好疼阿玲和孩子们。”

黄玲给二婶夹了块鱼:“他现在可比以前细心多了,昨天还念叨着给二叔二婶各做件新棉袄,说冬天又快到了。”

二婶眼睛一热:“超英这孩子,咋啥都想到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