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大街的槐花簌簌落在青石板上时,达瓦的皮靴己经换成了千层底布鞋。
小牧童踮着脚去够槐树枝,发辫上缠着的Ω碎片铃铛叮当作响。
"这树比布达拉宫的经幡柱还高!"他扭头喊道,松石额饰在阳光下泛着孔雀蓝的光晕。
街角卖胡饼的摊主笑得胡子首抖,递来张撒满芝麻的饼:"吐蕃娃娃,尝尝真正的大唐风味!"
廖佳怡的蝴蝶刀突然从摊主耳边掠过,钉在槐树干上。
刀柄缠着的五彩丝绦垂下来,正好拂过达瓦鼻尖。"小心点,"
她单手接住从刀尖坠落的蜂巢,"长安的蜜蜂可比吐蕃的牦牛脾气暴。"
蜂巢在掌心裂开,露出里面晶莹的Ω蜜胶——
那是老王特意培育的量子蜂群产物,每一滴都闪烁着《千金方》的药理图谱。
舒墨的断棍突然自行伸长,棍尖轻点蜜胶。
刹那间,整条朱雀大街的槐树同时开花,淡绿的花瓣在空中组成立体的《本草纲目》文字。
"老王把整座城都改造成量子生态园了。"
他指向远处太液池方向,那里正有七色锦鲤跃出水面,鱼鳞折射的光在云端拼出"万国来朝"的篆字。
达瓦突然指着天空惊呼。
一只机械木鸢正掠过坊墙,青铜羽翼间洒落无数发光颗粒。
那些颗粒在触及地面时自动展开,变成微缩的长安城模型,每个坊门都标注着汉蕃双语。
"是王先生的教具!"小牧童追着木鸢跑,布鞋踩过水洼,溅起的水珠竟然悬浮成吐蕃文字的形状。
文成公主的轿辇在此时转过街角。
Ω明珠感应到城内的量子场,突然投射出立体影像——
赤松德赞正在布达拉宫顶练习射箭,箭矢尾羽上缠着的五彩丝带与达瓦发辫上的如出一辙。
少年赞普突然回头,仿佛穿透时空般对着长安方向笑了笑,拉满的弓弦上Ω光纹流转如星河流转。
"赞普在学《易经》卦象!"达瓦扒着轿窗惊呼。
影像中的箭靶竟是用《周易》六十西卦排列的,每支箭都精准钉在卦象交点上。
更妙的是箭落之处,地面自动生长出对应的草药——坎卦位置冒出连翘,离卦处绽开红花,俨然是活生生的量子药理演示。
廖佳怡突然揪住达瓦的后领:"小鬼头,看那边!"她指向西市方向。
数百盏Ω灯笼正同时升空,每盏灯罩上都刻着不同的汉蕃友谊场景。
文成公主教吐蕃妇女纺纱、大唐工匠演示曲辕犁用法、吐蕃骑士学习陌刀阵......
达瓦的瞳孔里映着灯笼的光,突然发现最小的那盏画着自己在牧场用量子笛召唤牦牛的憨态。
"王先生!"舒墨的断棍突然指向皇城方向。
量子塔顶的老王正挥舞着镶Ω碎片的拂尘,身后跟着群穿儒服的吐蕃学子。
最引人注目的是个戴狼首冠的少年,正用结巴的汉语背诵:"学而时习之...不亦...不亦..."
"赤松德赞的堂弟!"文成公主的轿帘突然掀起,鎏金护甲碰在窗框上当啷作响。
她腕间的Ω金镯与塔顶量子场共振,在空中投射出布达拉宫藏书阁的景象——
数十卷汉文典籍悬浮在特制量子架上,每展开一页就有对应的藏文注解自动浮现。
达瓦突然从怀里掏出个牛皮小包。
解开七层油布后,露出把刻满星象的青铜钥匙:"赞普让我交给王先生...说是...说是..."
小牧童憋得脸红,突然蹦出句流利汉语:"布达拉宫地心图书馆的钥匙!门环是双狼噬月造型!"
舒墨接过钥匙的瞬间,青铜纹路突然活了过来。
星象符号脱离钥匙表面,在空中组成吐蕃历法与汉历的对照表,其中"贞观二十三年"的位置特别用Ω光标注着文成公主入藏的路线图。
"好家伙,"他转动钥匙,长安城地下突然传来齿轮咬合的闷响,"老王把两套历法刻在地脉量子网上了!"
街边酒肆突然飘来熟悉的酥油茶香。
达瓦像小猎犬般抽着鼻子冲过去,却见店主正往铜壶里添长安本地的桂花蜜。
"吐蕃饮法加大唐风味!"店主笑着揉乱达瓦的头发,铜壶柄上刻着"和同为一家"的藏文。
更绝的是壶嘴冒出的热气,在空中凝结成汉蕃联姻谱系图,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名字用金线缠绕。
廖佳怡的蝴蝶刀突然飞向酒旗。刀尖挑落的不是布幡,而是藏在旗杆里的Ω全息仪——
刹那间整条街变成了立体星图,行人脚下踩着各自的命星,大唐百姓与吐蕃商旅的星轨交织成繁复华丽的网络。
达瓦惊愕地发现自己脚下踩着颗特别亮的星辰,光晕里浮现出未来他穿鸿胪寺官服的模样。
"量子占星术?"舒墨的断棍轻点地面,星图突然加速流转。
玄武门的位置升起北斗七星,而布达拉宫方向的星群组成白虎七宿,两地星空在量子层面上完美呼应。
"老王这是把整个..."话未说完,太极宫方向突然钟鼓齐鸣,声波在空气中划出可见的金色涟漪。
文成公主的Ω明珠突然脱离发髻,悬浮到众人头顶。
明珠射出的光束在云层上投映出壮观画面——
赤松德赞率领吐蕃使团正在穿越唐蕃古道,少年赞普的马鞍上挂着个熟悉的银壶,壶口不断涌出雅鲁藏布江的水汽,在队伍上空形成彩虹桥。
桥身上清晰可见"待到青稞熟"五个大字,每个笔画都由发光的小麦穗组成。
达瓦突然红了眼眶。
小牧童解下腰间的吐蕃短刀,郑重其事地递给卖胡饼的摊主:"阿叔,这个给你...换...换三个饼..."
刀柄镶嵌的绿松石突然发光,投射出吐蕃牧场的全息影像。
摊主愣了片刻,突然把整个饼铛推过来:"拿去!大唐不缺你这点铁,倒是缺吐蕃娃娃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