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嘚嘚,踏碎了古道的宁静。
陈鸾携着王语嫣,一路北行,朝着辽国的都城——南京析津府而去。
王语嫣侧坐在陈鸾怀中,感受着骏马的颠簸,心中涌起一丝疑惑。
“公子,我们不是要去灵鹫宫吗?为何……”她轻声问道,声音中带着几分不解。
陈鸾微微一笑“灵鹫宫自然是要去的,不过不是现在。”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王语嫣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
她相信陈鸾,相信他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有他的道理。
二人一路前行,不知不觉间已经进入了辽国的境内。
让王语嫣惊讶的是,这里的景象与她想象中的大相径庭。
在过去的几年里,辽国边塞与北宋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两国之间的界限似乎变得模糊起来。
在这里,随处可见身着宋人服饰的商人,他们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与当地的百姓讨价还价。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热闹非凡。
“这里……”王语嫣忍不住开口,眼中满是惊讶,“这里和中原好像没什么区别。”
陈鸾哈哈一笑,带着几分自豪说道:“这十年间,我可是一直致力于推动辽宋两国的文化融合,如今看来,这番心血总算没有白费!”
陈鸾笑了笑,解释道:“前几年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推动辽宋两国的文化融合。如今看来,效果还不错。”
王语嫣望着眼前繁华的景象,心中对陈鸾的敬佩之情又多了几分。
她知道,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陈鸾的努力。
随着二人逐渐靠近辽都,周围的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以畜牧为主的辽国,如今竟然出现了大片的农田。
田地里,农民们辛勤劳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更让王语嫣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一些地方竟然还建起了私塾,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在田野间回荡。
“如果不是服饰和地区的不同,我真的以为我们还在中原。”王语嫣感慨道。
陈鸾笑道:“我一直努力的让中原文化融入到辽国,就是想改变这里的生活。让这里的子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王语嫣看着陈鸾,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她从未见过如此有抱负、有担当的男子。
走走停停近一个月时间,陈鸾离辽都越来越近,他和王语嫣的身后,一直有一队精锐的骑兵护送。
王语嫣有些担心,“这些骑兵为何一直跟着我们?”。
陈鸾安慰道,“这是皇兄派来保护我们的,毕竟我现在的身份,可是有不少人盯着呢。”
终于,二人抵达了南京析津府。
这座辽国南部的重要城池,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雄浑与繁华的气息。
高大的城墙宛如巨龙盘踞,守卫着城中的万千生灵。
远远地,尘土飞扬,燕云十八骑逐渐逼近。
旌旗飘扬,上书一个大大的 “耶律” 字,那是迎接辽国南京析津府的王爷耶律鸾耀回城了。
队伍前方,身披战甲的骑士们英姿飒爽,手中长枪闪耀着寒光。
他们的面容坚毅,眼神中透露出无畏与忠诚。
马蹄声如雷鸣般响起,震撼着大地,仿佛在宣告着王爷的归来。
城门口,百姓们早已聚集,翘首以盼。
他们脸上洋溢着兴奋与崇敬之情,对于这位王爷,他们充满了期待。
随着队伍的临近,人群中发出阵阵欢呼。
“小王爷来了!王爷回来了!”
城门缓缓打开,守城的士兵们挺直了身躯,向王爷行着庄重的军礼。
陈鸾骑着高大的骏马带着王语嫣,缓缓入城中。
王语嫣这时开口,“燕京的百姓很爱戴你?”
陈鸾抓住王语嫣的手道,“因为从我记事起就努力的改变燕京的生活,你现在所见的富饶,可是有我的功劳啊!”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贩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恭敬地向王爷行礼。
一些孩童兴奋地奔跑着,跟随着队伍,想要一睹陈鸾的风采。
队伍所过之处,鲜花洒落,香气弥漫。
百姓们用最热烈的方式欢迎着王爷的归来。
陈鸾微微点头,向百姓们示意,他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陈鸾和王语嫣继续前行,来到了王府前。
王府大门敞开,一众奴仆和侍卫早已等候多时。
陈鸾翻身下马,然后伸手扶着王语嫣下马,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王府。
王府内,布置得富丽堂皇。
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庭院中,奇花异草争奇斗艳,喷泉潺潺流淌,宛如人间仙境。
“王爷,您终于回来了!”一名老管家模样的男子激动地迎了上来,眼中噙满了泪水。
陈鸾看着老管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福伯,我回来了。”他轻声说道。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老管家连连点头,声音哽咽。
陈鸾拍了拍老管家的肩膀,转头对王语嫣说道:“语嫣,这是福伯,从小看着我长大的。”
王语嫣微微一笑,向老管家行了一礼。“福伯好。”
“好好好,姑娘真是漂亮,和王爷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啊!”老管家看着王语嫣,眼中满是赞赏。
王语嫣闻言,脸上不禁泛起一丝红晕。
“福伯,您就别取笑我们了。”陈鸾笑着说道,“快带我们进去吧。”
“好嘞,王爷,姑娘,请!”老管家说着,便领着二人向王府内走去。
王府内,早已备好了丰盛的酒宴。
陈鸾和王语嫣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宴会厅。
“王爷,这一路辛苦了,快请上座!”一名侍卫长恭敬地说道。
陈鸾点了点头,拉着王语嫣在主位上坐了下来。
“来,大家一起举杯,为王爷接风洗尘!”侍卫长高声说道。
众人纷纷举杯,齐声说道:“恭迎王爷回府!”
陈鸾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好!大家也辛苦了,都坐下一起吃吧。”
“谢王爷!”众人齐声应道,然后纷纷落座。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陈鸾看着王语嫣,眼中满是柔情。“语嫣,这一路还习惯吗?”
王语嫣轻轻点了点头,“嗯,这里很好。”
“那就好。”陈鸾笑了笑,“等过段时间,我带你去草原上骑马,让你看看真正的辽国风光。”
“好啊!”王语嫣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王爷,您这次回来,皇上一定很高兴。”侍卫长说道。
“是啊,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皇兄了。”陈鸾说道,“明天天,我就进宫去见他。”
“王爷,您这次回来,可有什么打算?”老管家问道。
陈鸾沉吟片刻,说道:“我打算继续推动辽宋两国的文化融合,至于其他的暂时不适合说出来。”
“王爷真是心系百姓啊!”老管家感叹道。
“这是我应该做的。”陈鸾说道,“对了,福伯,我不在的这段时间,王府里一切都还好吧?”
“一切都好,王爷放心。”老管家说道,“只是……”
“只是什么?”陈鸾问道。
“只是,最近南京城里来了一些陌生人,似乎在暗中调查什么。”老管家说道。
“哦?”陈鸾眉头微皱,“是什么人?”
“还不清楚,不过看他们的样子,不像是普通人。”老管家说道。
“我知道了。”陈鸾点了点头,“我会派人去调查的。”
“王爷,您一路奔波劳累,还是早点休息吧。”侍卫长说道。
“嗯。”陈鸾点了点头,“语嫣,你也早点休息吧。”
“好。”王语嫣应了一声,便在侍女的搀扶下离开了宴会厅。
待王语嫣离去,陈鸾喊来燕一
“来人!”陈鸾突然说道。
“属下在!”燕一从外走了进来。
“传令下去,加强王府的戒备,同时派人去调查那些陌生人的来历。”陈鸾说道。
“是!”侍卫领命而去。
陈鸾独自一人坐在宴会厅里,望着窗外的夜色。
“是女真、还是蒙古呢?”陈鸾暗自嘀咕,把玩着手中的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