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霍元甲》的宣传结束之后,七人又投入到日常的学习之中。
在这一段时间里,他们学习了创作,也创作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两首歌,分别是《乌托邦少年》和《哪吒》(ps:此哪吒非彼哪吒)。
在创作完歌曲后,经纪人便提出让他们开一场演唱会来回馈粉丝,于是便出现了接下来的这些场景。
时代少年团工作室会议室,一场持续8小时的马拉松式策划会议正在进行。公司高管、演唱会总导演李峰、音乐总监张毅与时代少年团七位成员围坐在长桌前,面前摊开着厚厚的策划案。
“这次巡演的主题是‘无尽·夏’,“李峰指着投影仪上的概念图,“要展现少年们如盛夏般炽热的青春能量。”概念图上,七位少年站在麦浪翻滚的田野中,身后是燃烧的夕阳。
马嘉祺翻看着巡演日程表:“北京首站定在6月18日?那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准备时间了。”作为队长,他第一时间抓住了关键时间节点。
“所以今天必须确定所有创意方向,”音乐总监张毅推了推眼镜,“包括曲目编排、舞台设计、服装风格等核心要素。”
经过三小时的激烈讨论,最终确定了以“青春成长”为主线的三个篇章:第一章“青涩萌芽“以早期作品为主;第二章”破茧成蝶”展现转型期的突破;第三章“无尽盛夏”则是成熟期的代表作。
会议结束时己是深夜11点。严浩翔揉着发酸的后颈:“这只是开始啊……”窗外,北京的夜空繁星点点,仿佛在见证着一个盛大宴会的孕育过程。
确定演唱框架后,音乐团队进入了最复杂的曲目编排阶段。艺术总监林薇的工作室里,墙上贴满了时代少年团所有歌曲的频 谱分析图。
“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林薇对着七位成员解释,“音域适配、舞蹈强度、情绪起伏、换装时间……”她敲击键盘,大屏幕上显示出初步曲目单:“开场用《乌托邦少年》的remix版本,强烈的节奏适合点燃气氛。”
宋亚轩举手提出疑问:“《乌托邦》副歌部分我的高音接在开场舞后面,怕气息不稳。”经过讨论,音乐团队决定调整调性,并增加30秒的过场音乐给他喘息时间。
编曲工作同样充满挑战。为了让经典歌曲更符合时代少年团的风格,编曲团队为每首歌都做了特别改编。 《双截棍》加入了更多电子元素; 《兰亭序》强化了古筝的比重; 《七里香》则融入了R&B的律动感。
“最难的是《夜曲》的和声编排,”和声指导王萌回忆,“七个人的音色要既保持个性又和谐统一,我们尝试了十几种组合方式。 ”
在录音棚里,成员们经常为一个转音的完美呈现反复录制二十多遍。张真源在录制张真源在录制《稻香》时,特意学习了口琴演奏;刘耀文则拜师武术教练,苦练双截棍技巧。
排练室里,韩国顶级编舞师金敏俊正在演示开场舞的ending pose,汗水己经浸透了他的黑色T恤。
“这个动作要像烟花炸开的瞬间,“金敏俊用带着口音的中文解释,“七个人从中心向外爆发。”
舞蹈排练从每天早上8点持续到晚上10点。基础训练包括2小时的力量练习和柔韧性训练,然后是分段排练。贺峻霖在练习后空翻时扭伤了手腕,但简单包扎后立即回到了排练场。
"最困难的是《哪吒》的走位,"舞蹈队长丁程鑫说,"七个走位要在4秒内完成,稍有偏差就会撞在一起。"为了这个段落,七个人在排练室地板上贴满了标记点,反复练习了上百次。
排练期间,丁程鑫和贺峻霖还自发设计了一套"救援暗号"——当有人忘词或走错位时,用手势提醒。这个系统在后来的正式演出中真的派上了用场。
国家体育场中央,舞美设计师陈岩正在指导工人搭建主舞台结构。"这个环形舞台首径28米,"陈岩向成员们解释,"中央升降台可以升至6米高,西周有12个喷火点。"
舞台设计采用了"盛夏花园"的概念。主舞台像一朵盛放的花,延伸台则是蔓延的藤蔓。最特别的是悬吊系统,可以瞬间变换出36种不同的空间组合。
服装设计师米兰的工作室里挂满了草图。"三个篇章对应三种色系,"她指着样衣说,"第一章是纯白校服风,第二章是黑色叛逆系,第三章是彩色狂欢主题。"
个人舞台环节的服装则每套都有特殊设计。严浩翔的《一路向北》是机车皮衣搭配破洞牛仔裤;马嘉祺的《兰亭序》是手工刺绣的白色长衫;刘耀文的《双截棍》则是改良版黑色武术服。
最复杂的是《青花瓷》的团体服装。为了还原青花瓷的质感,服装团队试验了7种不同的面料,最终选定了一种特制的丝绸,上面用传统工艺绘制了青花纹样。
"这些服装不仅要好看,"米兰强调,"还必须适应高强度舞蹈动作。"为此,每套服装都经过了三轮试穿调整,确保活动自如。
演唱会前一周,国家体育场变成了不夜城。通宵彩排中,成员们要适应真实的舞台环境。"站在升降台上时,"宋亚轩回忆,"我腿都在发抖,完全唱不出声音。"
音响团队调试了上百次,才找到最适合体育场声场的混音比例。灯光编程师王浩设计了超过200个灯光cue点,仅《夜曲》一首歌就有17种灯光变化。
6月16日的带妆彩排出现了意外。当七人合唱《青花瓷》时,舞台喷淋系统突然故障,人造雨变成了"暴雨",把成员们淋成了落汤鸡。但大家坚持完成了表演,事后反而觉得这个意外很"夏天"。
最后48小时,排练强度达到了顶峰。丁程鑫在凌晨3点的休息室里睡着了,手里还握着修改过的歌词本;严浩翔对着镜子反复练习《一路向北》的表情管理;贺峻霖则在走廊里来回踱步,默记走位。
6月18日下午5点,七个人在后台围成一圈。马嘉祺简短地说:"这两年来的努力,就为了今晚。不管发生什么,记住我们七个人在一起。"七双手叠在一起,喊出了熟悉的口号:"时代少年团,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