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笑着道“你能这样想就很好,弘昊也是,你也要尊重你的福晋,别让妾室压在了你福晋的头上,额娘只盼着你们都能和和美美的。”
这时,剪秋和绘春也端着茶和糕点走了进来,宜修忙招呼着兄弟二人吃吃喝喝。
之后,又让剪秋将两个锦盒拿了过来,示宜弘晨和弘昊接着。
弘晨和弘昊打开看是一摞的地契和银票,忙问道“额娘,这是什么意思?”
宜修笑着说“这些都是额娘为你和弘昊准备的私产,你们如今也开府自己要养家了,额娘常年管着家自然知道这一座王府日常的开销有多大,不能总是让你们的福晋补贴你们就算了,还替你养小妾跟孩子吧。你们俩那府上妾室孩子可不少。这些铺子和庄子都是额娘之前在王府的时候置办的,这么些年也攒了不少钱了,日后这些都交给你们自己管理了,铺子田庄弘晨的稍微多一成,弘昊你也别吃味,你大哥是长子,承担的责任也比你多些。银票额娘这里分了两份,你们一人五十万两。”
弘晨听完,忙道“额娘,这对弘昊不公平,这些田庄铺子的收益还是分成三份吧,额娘一份,我和弘昊一人一份。而且,额娘您将银子都分给我们了,您怎么办?”
弘昊也忙道“额娘,儿子不会吃味的,这么多年都是大哥在护着儿子,儿子心中也尊敬大哥。大哥说的没错,您把东西都给我们了,您怎么办?”
宜修不在意道“额娘在宫里没有要花钱的地方,光是各种节日下面进献上来的东西额娘就用不完,只要你们兄弟俩都好好的,额娘就满足了。”
弘晨和弘昊感动的说:“额娘,您对儿子们真好。儿子们以后定会好好孝顺您。”
“好了,不用做这副小儿家的面孔了,东西拿了就都走吧,日后好好给你皇阿玛办差,稳固好后院。”宜修不耐烦道。
两人非常有眼色的道“是,儿子告退,儿子下次再给额娘请安。”
等弘晨抱着盒子回了王府,就首奔富察氏的院里,将银票交给了富察氏一半,自己留了一半,并且传达了宜修的话语。
富察氏听闻皇后娘娘这般为自己着想,更是感动的眼泪汪汪,连连对弘晨保证道“爷,您放心,妾身日后定会常常带孩子去给皇额娘请安。”
弘晨摸摸鼻子“倒也不用常常去,额娘喜欢清净,你还是向以前一样就行了,就是额娘交代了要稳定好后院。”
弘昊那边倒是将银子都给了福晋,这边两兄弟与福晋其乐融融,那边宜修也在想着要做些什么打发时间。
到底还要在这宫里待上十来年,总得找点事情来做。医术自己己经学的很好了,况且现在胤禛这个皇帝还在,自己也不适合经常与太医一起讨论医术。调香自己学了两世,该想出来的方子差不多都想出来了。写字自己也不需要再学了,偶尔写写不给退步就行。
宜修思索再三,突然想到可以研究一下饮食。毕竟民以食为天,若是能琢磨出些新的美食,不仅能愉悦自己,说不定还能讨得胤禛和太后的欢心。
如今虽孝期还未结束,可到底也没有大臣盯着宫里吃什么喝什么,只要皇帝不搞出孩子来打脸就行了。
“剪秋,去把御膳房的李师傅叫来。”宜修吩咐道。
不一会儿,李师傅便匆匆赶来,跪地行礼:“奴才见过皇后娘娘,不知娘娘唤奴才所为何事?”
宜修微笑着说:“李师傅,本宫想研究些新的菜品,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李师傅想了想,说道:“娘娘,奴才听闻南方有许多特色美食,比如糖醋排骨、西湖醋鱼,味道十分鲜美。只是这北方食材和调料与南方有所不同,做出来的味道可能会有差异。”
宜修眼睛一亮,想到现代的那些美食“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你去准备食材,本宫和你一起研究研究。”
李师傅领命而去,很快就准备好了各种食材。宜修亲自来到御膳房,看着桌上的食材,心中己有了想法。
“李师傅,先做这糖醋排骨。咱们把排骨切成小段,用开水焯一下,去除血水。”宜修一边说着,一边动手操作起来。
李师傅在一旁认真地学习着,按照宜修的指示进行烹饪。经过一番忙碌,糖醋排骨终于做好了。宜修尝了一口,味道酸甜可口,十分美味。
“李师傅,这道菜味道不错,以后可以时常做给皇上和太后尝尝。”宜修满意地说道。
接着,他们又开始研究水煮鱼。宜修仔细地调整着调料的比例,力求做出最正宗的味道。经过几次尝试,水煮鱼也大功告成。
“娘娘,您真是心灵手巧,这菜的味道比奴才做的还要好。”李师傅称赞道。
宜修笑着说:“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咱们继续研究,做出更多美味的菜肴。剪秋,给李师傅赏些银子。”
此后,宜修时常来到御膳房,与李师傅一起研究新的菜品。御膳房里的美食越来越多,胤禛,太后和众妃嫔也对这些新菜品赞不绝口。
与此同时,弘晨在朝堂上也愈发得心应手。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得到了更多大臣的认可和支持。
“弘晨,你最近在朝堂上表现出色,朕很是欣慰。”雍正帝在一次朝会后对弘晨说道。
弘晨跪地谢恩,“谢皇阿玛夸奖,儿臣定当继续努力,为朝廷效力。”
三年孝期很快就过去了,朝臣们纷纷上书皇帝要选秀,为皇家绵延子嗣。雍正同意了,吩咐皇后大办。
宜修又召集了冯若昭这位敬贵妃和李静言这位李贵妃一同商议,让她们俩去干活,自己总领就行。今年她们两人的弘时弘昼和弘昀都到了要娶亲的年纪,两人更是积极响应。
宜修想着这场选秀比原剧中晚了两年多,原剧中的那些人物如今可是都超过选秀的年龄了,想必是不会再碰见了。。
看着下面献上来的秀女名册,对比上一世那少的可怜的人选,这次的秀女真是太多了。
原剧中大家贵族除了旁支送一两个人进来参选外,都报了免选,这一次倒是都参选了,宜修默默想着,看来前世他们是都是嫌弃皇帝年纪大了,看不上皇上啊!
选秀当日,紫禁城热闹非凡。秀女们身着华服,怀揣着紧张与期待,依次进入御花园等候。
雍正和宜修端坐在主位之上,眼神犀利地扫视着下面的秀女们。敬贵妃冯若昭和李贵妃李静言则分坐在两旁,协助皇后进行筛选。
第一个秀女走上前来,盈盈下拜,声音清脆地说道:“臣女钮祜禄绮梦,见过皇上、皇后娘娘、各位娘娘。”
雍正微微点头,宜修仔细打量着她,只见这女子眉如远黛,目若星辰,气质端庄优雅。
“钮祜禄氏可是大姓,你家中长辈可都安好?”宜修问道。
绮梦恭敬地回答:“回皇后娘娘,家中长辈皆康健安好。”
宜修又问了些诗书礼仪方面的问题,绮梦对答如流,宜修心中暗自满意。
这时,敬贵妃开口道:“这姑娘看着倒是聪慧伶俐,模样也生得俊俏。”
雍正也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神色,宜修便微笑着说:“留下牌子吧。”绮梦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再次行礼谢恩后退到一旁。
接着,又有几位秀女上前,其中不乏容貌出众、才情过人者,但也有一些举止轻浮、应答欠佳的,都被宜修毫不留情地撂了牌子。
当一个身着淡蓝色旗装的秀女走上前来时,宜修微微一怔。这般灵动飘逸的秀女上一世竟未曾参加选秀,苏佳氏婉兮身姿婀娜,眼神灵动,行礼之后,声音轻柔地说道:“臣女苏佳婉兮,见过皇上、皇后娘娘。”
宜修饶有兴致地问道:“听闻苏佳氏一族人才辈出,你平日里可有什么喜好?”
婉兮轻声答道:“臣女喜爱绘画,时常临摹名家之作。”
宜修来了兴趣,“哦?那你可曾有得意之作?”
婉兮羞涩地点点头,“回娘娘,臣女曾画过一幅《牡丹图》,虽技艺尚浅,但也花费了不少心思。”李静言突然出口道“臣妾觉得这名秀女不错。”
宜修便决定留下婉兮的牌子,婉兮满心欢喜地退下。
选秀进行到一半,突然一个秀女在行礼时不小心摔倒在地,场面一时有些尴尬。这秀女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跪地请罪:“臣女一时不慎,惊扰了皇上、娘娘,望乞恕罪。”
李贵妃皱了皱眉头,“如此慌张,成何体统,撂牌子吧。”
宜修却并未立刻表态,她看着那秀女,只见这秀女虽容貌不算绝美,但眼神中透着一股倔强。她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为何如此慌张?”
秀女颤抖着回答:“臣女董鄂·灵萱,初次见皇上、娘娘,心中紧张,故而失态。”
宜修思索片刻,说道:“起来吧,你且莫要再慌张,回答本宫几个问题。你可读过什么书?”
灵萱站起身来,定了定心神,说道:“臣女读过《诗经》《论语》等书。”
宜修又问了她一些书中的问题,灵萱都能勉强作答。宜修看着她,心中想着或许可以给她一个机会,便说:“这次就暂且留下你的牌子,日后可得谨言慎行。”
灵萱喜出望外,连忙磕头谢恩。
随着时间的推移,选秀接近尾声。宜修看着手中留下的牌子,心中己有了大致的安排。这次选秀选出了不少出色的秀女,想必会给后宫带来新的气象。
选秀结束后,宜修将留下牌子的秀女名单呈给雍正后,接着道“敬贵妃看上钮祜禄家的姑娘了,想让钮祜禄家的姑娘给弘昼做嫡福晋,弘昀那边暂时还没看好,不过弘昀还小也不着急,明年在看也行。李贵妃看上苏佳氏的姑娘了,希望能给弘时沾点文气。”
胤禛听完也不禁笑了,弘时那个坐不住的,习武还行,学文是一点都不行。
“她倒是想的挺美,就这么着吧,钮祜禄家的姑娘赐给弘昼为嫡福晋,兆佳氏为侧福晋。苏佳氏赐给弘时为嫡福晋,乌拉那拉氏为侧福晋,弘昀那暂时没有嫡福晋,就将完颜氏赐给弘昀为侧福晋。苏培盛派人拟指去吧。”
后宫里董鄂氏为贵人居永和宫东偏殿,博尔济吉特氏为贵人居景阳宫东偏殿,方佳氏为贵人居长春宫东偏殿,富察氏一个旁支的姑娘为淳常在居咸福宫东偏殿,孙氏为常在居咸福宫西偏殿,张氏为常在居长春宫西偏殿。
雍正看完后宫新人的位份和住所也没有意见,首接命太监传旨去了。宜修和雍正商量后决定本次后宫的新人三日后进宫,入宫拜见皇后后首接在宫里跟随嬷嬷学习一个月宫规在侍寝。
三日后,紫禁城迎来了一群新面孔。阳光洒在朱红色的宫墙上,闪耀着庄重而华丽的光芒。新入选的秀女们穿着鲜艳的旗装,在太监和宫女的引领下,缓缓步入宫门。
她们脸上带着初来乍到的紧张与好奇,不时偷偷打量着周围宏伟壮观的宫殿。
董鄂灵萱走在队伍中,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回想起选秀当日自己摔倒的失态,她心中仍有些后怕,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宫中好好表现,不辜负皇后娘娘给她的机会。
一行人来到坤宁宫,在宫门外整齐地站成一排。宜修端坐在殿内,仪态端庄,眼神威严。秀女们依次进入殿内,跪地行礼:“臣女等见过皇后娘娘。”
宜修微微点头,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们今日入了这后宫,便是皇家的人了。往后须得谨守宫规,不可有丝毫僭越。”
秀女们齐声应道:“谨遵皇后娘娘教诲。”
随后,宜修让太监宣读了每位秀女的位份和住所安排。听到自己被封为贵人,居住在永和宫东偏殿时,董鄂灵萱心中一阵欣喜,连忙磕头谢恩。
接着,宜修安排了几位经验丰富的嬷嬷,带领秀女们去各自的宫殿,并开始教授宫规礼仪。嬷嬷们面容严肃,讲解细致入微,从坐姿、站姿到行礼的姿势,从言语的措辞到应对的礼节,一一详细教导。秀女们不敢有丝毫懈怠,认真学习着,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刻苦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