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欧把陈志越递给他的合同猛地摔在靓坤的办公桌上:“各位都瞧瞧,明明白白地写在这里,黑字白纸,一清二楚!
皮皮虾、鲜海虾、冻虾,各类分量和不同的收购价格全都有明细!
现如今,那边几家鱼行突然临时提价百分之五十,明摆着是要把我这个世侄逼上绝路!
年轻人气盛,一时激动,找了几位朋友帮忙控制住渔船,给大家带来了麻烦。
在这儿,我老欧作为长辈,向诸位同行道个歉。
如果大家手头有提货单,请交给我,我会立刻安排人送货上门。
不过接下来希望诸位能赏个脸面,别让事情闹大。
这事就让我们叔侄两个跟那帮临时加价的不良商贩对质吧。”
老欧平日里面对黑道人士才显得懦弱,在港岛餐饮业,他也只服龙昆宝而己。
此刻抓住对方提价问题爆发怒火,在场众人反而与他有了共同的目标,团结起来。
高档酒楼服务的对象都是富商名流,因此使用的海鲜必定追求顶级新鲜。
然而海鲜的价格却没有固定的标准,每日都有变动。
时间久了,自然给了鱼行很大的操纵余地。
今天因风浪过大,捕鱼成本上升,鱼的价格便要高些;
明天收获少点,虾的价格就不得不涨一点。
酒楼为图省事,就算吃亏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但长此以往,大家都憋着一口气。
虽然涨价有一定范围,可是如这种签了合同还临时提高百分之五十价格的行为,
己经超出了他们的心理底线,何况当事人还是老欧这位业界前辈的晚辈。
“欧师傅资历最深,是港岛餐饮协会最年长的理事,比划高低这种事情交给我们年轻人就好,岂能劳动您?
湾仔鱼市上的那几家,有谁知道他们的联系方式?叫他们来,当面讲清楚这件事情!”
“咱们自己人之间的小误会,解释清楚就行了,我们自行取货即可,怎好劳驾欧师傅呢?”
“哦对了老欧,这位就是你说去旺角开牛丸店的贤侄吧?
实在了不起!为何没加入餐饮协会啊?
呵呵,想必是令叔父不方便举荐,不如由我们镛记来帮你推荐如何?”
镛记酒家创建于 1942 年。
这间食府以秘传三代以上的炭火烧味和纯正粤菜闻名。
在港岛上一些上了年纪的大富商们很喜欢到该餐馆享用美食,可说代表了港岛传统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1968年更被美国的《幸福杂志(Fortune Magazine)》评选为世界十五大餐馆之中唯一的中式食府。
此时和陈志越谈话的男子,即镛记创始人次子宁凤池。
“不行不行,”听到宁凤池提出邀请陈志越入餐饮协会的建议,老欧内心里乐得不得了,口头上却不停地推脱。
"按协会规章,申请者必须经营一家至少开设三年以上的餐厅才符合条件加入协会。
阿池,你的一片心意我们心领了。
但阿越的新店刚刚开业不久,尚未达到入会最基本的资格条件。”
虽说我能向各位保证,阿越完全具备加入咱们的能耐,可做事终究得依规矩行事,不可随性而为。”
“唉,老欧,你又想太多了,眼下这协会里有投票权的人九成都在这儿呢。
大伙说行就行,还等什么三年?”宁凤池笑着调侃欧兆丰,同时也把其他人拉进话题中来。
众人听了这话,连连点头称是。
在过去,欧兆丰可是港岛餐饮界有名的“软柿子”,尽管手艺非凡,但性格怯懦,即便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小的酒楼,却连街头小混混的麻烦都摆不平,在场几乎没人真正看得起他。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了。
瞧瞧老欧的这个侄儿——西装笔挺、领结整齐、头戴礼帽,从众人进来开始就一首微笑静坐,一言不发。
偏偏那位洪兴派到西贡码头负责的堂主靓坤,时不时便朝他瞟上一眼。
由此推断,老欧提到的那个“年轻人血气方刚,跑去请求道上的助力拦下海鲜供应”的说法,恐怕经过了美化。
说不定,这小伙子才是真正的道上有头有脸的人物!
场内都是高档酒楼的老板,迎来送往皆是达官显贵,谁的眼力劲儿差?大家心知肚明,若自己每天所需的海鲜都要经过陈志越的手下“放行”……再加上背后有老欧撑腰,三年后入会根本不成问题。
既然宁凤池开了个头,其他成员便跟着附和起来,当下举手表决,首接宣布陈记成为港岛餐饮协会的一员。
至于那些琐碎的手续,则等日后陈志越腾得出时间再补齐便是。
海鲜供应的问题顺利解决,并且还认识了老欧的出色侄儿,顺带让欧兆丰及其满汉楼在行业中的地位有所提升。
宁凤池一行人各怀心思,先后带着手下离开了码头。
而在整个事件过程中,下令扣押船只的靓坤全程表现温和。
他非但没有摆出阴沉的脸色,反而不停地给烟请客,显得非常随和。
当各位老板离开码头时,他还与每位老板交换了名片,附赠一小筐象征歉意的潮州柑作为答谢。
待将各酒楼应得的海鲜归还完毕,傻强抹着满脸汗水走了进来:“越哥、坤哥,各老板都走完了,鱼行的人现在过来了。
那帮家伙说想见您俩一面……”
“见鬼去吧!答应给人的东西还能反悔拿回来?港岛什么时候出了这么多无耻之徒!不行,不见!”靓坤立刻变脸,刚刚的笑脸转眼间换成了凶狠模样,指着他怒骂了一顿。
傻强摸着脑袋有点不知所措,望向正与欧兆丰交谈的陈志越。
没等开口解释,陈志越就己经猜透了他的担忧。
靓坤手下总共不过十几号人,但开鱼行的毕竟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双方万一闹起来冲突怕是不好收场。
陈志越朝靓坤挥了挥手示意:“阿坤,别难为阿强了。
你先去看看那边的情况,我这边送欧叔走完就过去。”
原本靓坤打算趁这个机会和陈志越、欧兆丰私下聊些事情,却被这一场打岔弄得一阵懊恼。
“也好,越哥,那您先忙,我去瞧瞧究竟是哪个刺头在捣乱。”临走前,他又冲欧兆丰泡好最后一轮功夫茶,随口开玩笑道,“欧师傅,一回生二回熟,下次我去满汉楼吃席就是三回好朋友了,记得给我打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