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逆袭
二嫁逆袭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二嫁逆袭 > 第99章 选哪家?

第99章 选哪家?

加入书架
书名:
二嫁逆袭
作者:
采云
本章字数:
4310
更新时间:
2025-05-07

江文秀看杨婶子那小心翼翼的表情,顿时能猜到她的想法。

杨婶子可能并不是很中意那王地主的女儿,毕竟王地主一家在固县的口碑并不是很好。

她是害怕她寻的人家,李浅一个看不上。

既然知道李浅看脸,有个貌美的,好歹她的愿望不会落空。

杨婶子这是真急,儿子早日成亲比什么都重要。

江文秀叹了口气,对杨婶子道:“我往日去杜娘子那里,倒是听过不少王地主家的事。王地主以前也就靠着祖上传下来的那一百多亩地,比普通村民过得富裕些。

他真正发家是从他妹妹被梁州府的同知大人看中开始的。一开始,同知大人把他妹妹养在外面。后来,他妹妹怀孕,就被接进府做了同知大人的妾室。听说还生了个儿子。”

杨婶子听到这里,忍不住发问,“我们竟然都没听说这事。你看那孙家,一个女儿给主簙做了通房,就到处宣扬。这王地主家为何如此低调?”

江文秀解释道:“这就是王地主的聪明之处。人家这些年一首靠着同知大人漏出来的消息,闷声发大财呢。我听杜娘子说,他在县里,甚至府城都置办了不少铺子。至于土地,你以为他就固县这一百多亩地吗?人家在府城外还有一个庄子。”

杨婶子这就奇怪了,他家既然这么有钱,为何会看上李浅?这身家,多给些陪嫁,连举人也是嫁得的。

更何况人家还有同知大人这一层关系。

江文秀示意她别急,继续道:“你当同知大人为何对一个妾室的娘家这样看重?自然是有价值。

王地主自己的妾室不少,家里五六个女儿呢。

听杜娘子说,姚师爷跟着前头那位县令大人去府城的时候,没少见着王地主带着女儿去找同知大人。”

杨婶子听到这里,脸色难看至极。

江文秀还没停,“听说有一次,府城来了一位大人物,知府大人召集了各县的县令过去汇报。姚师爷跟着去的,说是又瞧见王地主带着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去了府城。

第二日,他们去送那位大人物离开的时候,姚师爷瞧见王地主也在。他那女儿上了那位大人物的马车。”

“还有一件事,婶子可能不知道,王地主家里,有一位高价聘请的教导嬷嬷。听说那位嬷嬷是从花楼出来的。”

杨婶子这会儿好似调整了情绪,疑惑问道:“杜娘子怎知道这些?”

江文秀心道:这县里的事,就没有杜娘子不知道的。

但凡有她想听的八卦,她还能出动姚师爷去帮她打听。

更别说曾掌柜也是个耳报神。

但这些话不用跟杨婶子细说,只提醒道:“这,我也不好细问杜娘子。婶子,这也不是重点,无风不起浪。对王地主家的事,你谨慎些。若不放心,最好再让明泰叔去打探一下。”

江文秀很想说,这种人家,千万别考虑。

但她可没有多话,这事若是细想,有些功利的读书人指不定还乐意。

人家好歹和同知大人有关系,王家还有女儿跟了上面的大人物。

再是了解杨婶子一家,她也不会多言。

就好比李越,以前还说不成亲呢,还不是娶了她?

就看时机对不对,诱惑够不够。

杨婶子显然也不是一般妇人,思索了一会儿,问道:“你说王家既然有攀高枝的想法,为何会看上我家浅哥儿?”

“同知大人年初的时候调离了梁州府。另外,王家去年也有女儿嫁了一位家贫的秀才。听说,嫁过去不到八个月,便早产生下一个儿子。”

江文秀可太知道王地主家的事了。杜娘子不知跟她说了多少。

这话也有两层意思,可能是同知大人离开,王地主没了门路。

还有一个,那位王小姐很可能跟她姐姐一样。

毕竟,人家那些大人物也不是一定会带你走。

杜娘子还笑说:“说不定人家王家的运道在后面呢。”

江文秀想想也有道理,毕竟生了儿子呢。

杨婶子也很快想通其中的关节,对着江文秀道谢:“谢谢你跟我说这些,王家看来不成。我让媒人尽早回绝他家。”

说完又问道:“另外两家你看怎样?”

江文秀回道:“你们可以先见见人,看李浅是否满意。”

“钱掌柜的女儿,大家都认识。说不定李浅还去他家那食肆光顾过呢。”江文秀笑道。

杨婶子想到王地主家,还有些后怕,犹疑问道:“没听说钱掌柜那女儿有什么问题吧?只是,她都十八了,为何还没定亲?”

这个,江文秀还真知道。

“听说钱掌柜他媳妇生大女儿的时候伤了身子,养了七八年才又开怀,接连生了两个儿子。

钱掌柜没有兄弟,他媳妇要照顾两个儿子,食肆一首是钱掌柜和大女儿在经营。他女儿是个能干的。”

江文秀又想起了杜娘子的话。

“女子太能干也不是什么好事。你看钱掌柜那女儿,他两口子就一首拖着呢。哼,他就只知道为两个儿子打算,拖着女儿做牛做马。也不想想,把女儿拖到这个岁数,还能说到什么好人家?”

江文秀只能叹气,这世道,谁家不是先为着儿子的前程考虑。

杨婶子听了江文秀的话,很快分析道:“钱掌柜这女儿倒是不错,只是可能以后还会时常被娘家人叫回去帮忙。等她两个弟弟娶了媳妇,或许能好些。”

这话江文秀没反驳。

说实话,在江文秀看来,李浅上头有李清顶着。他不怎么操心家里的事,只一心读书。

他这种情况,最好找个能干的媳妇,就像钱掌柜的女儿,家里家外一把抓的这种。

江文秀对李明泰那同僚的侄女并不认识,因此,只能大致分析一下。

“明泰叔同僚的侄女,听着是不错的。父亲是童生,弟弟也念书。估计是因为母亲生病,家里困难。这才耽误的。

她父母没想着早早把她嫁出去收聘金,反而看重李浅有前途,想来家风还是不错。”

江文秀发现,杨婶子选出来的,至少都识字。

这个路子没有错。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