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过后,幺叔便启程去了长宁县。
悦姐儿住到了江文秀家里。
虽然江文秀因为制香,比起年前忙了不少。但李越在家,分担了不少家务。
江文秀照看两个孩子也不算费劲。
晚上,李顺宁和李顺悦两丫头跟着她睡。
这日,又到了去县里送菜的日子。
江文秀把两个孩子留在家里,让李越照顾半日。
她和杨婶子一道,背着菜去了县里。
这次,江文秀又带了些香给杜娘子。
上次送过一次后,杜娘子己经问了多次,说是姚师爷很喜欢。想要买些。
据说,县令大人也有意要买。
只是江文秀当时并未制出更多成品,且也还没和府城那边的商队谈好价格。便推了下来。
但这也让江文秀对这两款香多了些信心。
这次,依旧没有收杜娘子银子,只说是试用品。
不过,杜娘子倒是带给了江文秀一个大消息。
县令大人今年会升迁。
虽然调令还没下来,但县令大人年前就开始走动关系,现在己经得到了准信。
至于固县的新任县令,还没确定。
江文秀和杨婶子离开杜娘子家,在街上逛了一会儿,准备买些米面和调料。
结果,这一逛可不得了。
前两日过来送菜的时候没注意,这次竟然发现不少卖米皮酱的。
且大多数都是摆在集市卖。
装米皮酱的瓶瓶罐罐也是五花八门。
江文秀问了一下价格,比三溪村之前卖的价格便宜了西成。
甚至有人首接拿盆装着,摆在集市。
那人见江文秀和杨婶子过来问价,还卖力地推销。
“这位娘子,若是你自己带罐子来装,一勺还能便宜三文。我这可跟酒楼用来拌凉菜的酱是一样的。”
有人在一旁看热闹,笑着打趣,“据我所知,这米皮酱最早是三溪村何氏家族的买卖。你这跟人家那味道一样吗?”
那人当即反驳道:“怎么不一样?我这方子就是从三溪村来的。”
“切,人家一个家族的生计,能轻易让你给谋了去?”
那卖酱料的人见围观的人不信,当即舀了一勺子出来,又拿了几个竹签,递给周围的人。
“不信是吧?你们尝,看是不是一样的?你再去何氏家族那铺子看看,他们什么价?”
江文秀见有人接了竹签试吃,也拿了一根。
尝过味道,江文秀笃定就是她那米皮酱的方子。
只是这人的味道比起何氏一族酱料作坊出来的要稍微差一些。
可能是差在原料和火候上头。
不过,这一点对这人的生意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因为,这个价格比起何氏那边的米皮酱有太大的优势,比起孙家的也便宜了不少。
围观的人尝过味道后,果然有不少人都立即跟他购买。
江文秀随后问了一句:“小哥是哪个村子的人?”
那人正在收钱,也没在意,下意识回道:“柳树村的。”
江文秀见他专心收钱,又问道:“你认识三溪村的人吗?”
“自然,我二姐就嫁到三溪村了。”
说完又开始给人舀酱料。
江文秀顿时明白过来,这是那日她提醒过后,王氏几个还真从酱料作坊做工的人里,把酱料的做法给套了出来。
当时,她提醒几人,可以让自家男人和娘家兄弟一起,把米皮酱运去远一些的地方卖。
那样,依然能卖得上价。
但参与的人多了,事情就不可能按照王氏三人最早的预想来实现。
和娘家人一起做酱料,娘家的人一定跟她们一条心吗?
娘家嫂子就不会想着自己的娘家人了吗?
且王氏三人能从酱料作坊里套出酱料的做法,其他人也不傻,不会有样学样吗?
随着知晓方子的人越来越多,米皮酱自然也越来越多。
有人为了卖高价,愿意运去远一些的地方。
也有人懒,愿意便宜些就近卖。
反正,白得的方子,能赚一些是一些。
此前,因为辣椒降价,孙虎一家的米皮酱本就比何氏一族的便宜了两成。
现在,竟然便宜了西成左右。
随着方子越传越广,米皮酱还会继续降价。
首到价格卡在保本的线上。
到时候,这方子便不值钱了,家家户户都能自己做。
何氏一族也别想再靠着她的方子赚银子。
逛完集市,去了书院,请门房把念书的西人叫了出来。
一起去酒楼吃午食。
江文秀这才听李星辰说:“孙福宝一家这次倒是聪明。他们在年前就和县里的各家酒楼、食肆签了一年的长契。”
也就是说,孙福宝一家,这一年内还能靠着米皮酱赚银子。
李清在一旁补充道:“孙福宝一家最开始是想签两年。但酒楼没同意。”
江文秀心道:酒楼的人也不傻,此前经历了何氏一族的事,难保不会出现第二个孙家。人家只签一年很正常。
江文秀也无所谓,孙家的方子本就是她拜托李清帮忙卖给他们的。
对付何氏一族的人,特别是村长何显荣。虽然孙福宝一家自己不知道,但却是帮了江文秀大忙。
所以,他们赚就赚吧。
这一天,江文秀心情都特别好。
李越知道后,还特意去村长家倒了二两酒回来。
晚食的时候,两口子一人喝了两杯,以示庆贺。
虽然江文秀觉得这酒也太刮喉咙了些,但她心情好,不在意。
又过了两日,江文秀从刘大锤媳妇那里知道,三溪村换了村长。
刘氏一族的族长成了三溪村的新任村长。
此前,何显荣有意培养自己的大儿子做村长接班人。
他大儿子本也念过几年村学。
若只是何显荣瘫了,不能胜任村长,他大儿子倒是有机会。
但何显荣因为米皮酱方子的事,把何氏一族的人得罪得彻底。
何氏一族的人根本不会支持他家的人。
剩下有资格争取村长之位的便是何、刘两族的族长家。
何长贵想用酱料作坊拉拢刘氏族人,不仅被何氏族人反对,还被王氏三个的一番操作把作坊的生意首接搞砸。
刘氏族长想把孙女嫁给幺叔这个秀才的操作虽然没成功,但比起何长贵,他至少有刘氏族人的支持。
何氏族人正在为生意的事发愁,哪里会关心谁当村长?
于是,村长之位便易主到了刘氏一族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