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子时,江文秀和李越才各自回屋睡下。
虽然两人己经说好要好好过日子,江文秀今日也坦诚了她和江家的事。
但如今还是分开在睡。
这宅子就两间卧房,江文秀和李越都不好说让李星辰带着宁姐儿睡。
且李越觉得应该再给江文秀一些时间适应,便没提这事。
如今这样,也算两人默认的相处方式。
第二日,大年初一。
李星辰和李顺宁给李越和江文秀拜年,李越和江文秀给了红包。
一家人又一起去村长家拜年。
村长李明安,今年才五十。但瞧着像是快六十的样子。
据李越说,村长以前在蜀地的时候,也是村长。
他带着族人逃难,为了护住族人,一路上吃了不少苦。
到了固县后,身体就不行了。
再加上村长心痛他二弟一家死在地龙翻身后的瘟疫中。
要知道村长的二弟和侄儿都是秀才,侄儿更是被夫子寄予厚望。
安定下来后,村长自认他的使命完成,精气神都垮了。
还好村长儿子李澈和媳妇赵嫂子孝顺。
李澈在县里的客栈做二掌柜,月钱足够一家子开销,不用担心生计。
赵嫂子在家也把村长照顾得很好。
两口子也不吝惜钱财,常年给村长吃着补药。
这两三年,村长的身体才算养得好一些。
李澈和赵嫂子还有个儿子李星旭,只比星辰大一岁,也在明月书院念书。
今日,各家都来给村长拜年,江文秀瞧着村长精神很好。
村长看到李星辰,特别高兴,给了红包后,还把人拉过去,又说了好一会儿话。
李星辰是个懂事的孩子,村长问什么答什么,一点没有不耐烦。
随后,李明泰也过来拉着李星辰说话。
江文秀心道:看来现在李家村的希望是李星辰。
给村长拜完年,又给李明泰、杨婶子两口子和幺叔拜年。
快到中午,一家人才和幺叔爷孙两个一起回来吃午食。
吃过午食,幺叔跟江文秀说起了正事。
“元宵节后,我便要去长宁县县学,说起来,此事还多亏了侄儿媳妇你牵线。”
“幺叔快别这么说,李家村帮了我不少。再说,幺叔不去长宁县,在固县也是一样能去县学的。”
江文秀觉得这事本是源于交易,但不管李越,还是幺叔都多次提及。反而对他们给她提供的帮助,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江文秀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幺叔摆手,“虽都是县学,可也不一样。”
长宁县可是紧挨着省城大兴府,那里的消息渠道能是固县能比的?
省城不仅消息便捷,接触到的人脉也会比固县更多。
单看唐教谕给江文秀送过来的那些科举试题,明显就是从省城搞来的。
说着看了一眼跟宁姐儿一起玩的李顺悦,“我去了长宁县,悦姐儿也只能拜托给你。实在是给你添麻烦。”
其实,李顺悦的事,幺叔早就跟李越提过。李越也跟江文秀说过。江文秀本就没有意见。
此时,幺叔再亲自跟江文秀提一遍,表示尊重。
江文秀觉得,这或许就是李家村的男人不一样的地方。
他们不会越过女子,敲定和女子有关的事。
“幺叔快别这么说,悦姐儿很乖,我很喜欢她。她跟宁姐儿待在一起,两个孩子相互有个伴儿。”
幺叔听她这样说,便从怀里摸出一锭银子,另有些散碎银子,放在桌子上,又推到江文秀跟前。
“侄儿媳妇,悦姐儿在你这里也不能白吃白住。这是悦姐儿一年的生活费。你且收着。”
江文秀看了看桌子上的银子,那一锭银子是十两,散碎银子大概是二两。一共便是十二两。
这样一算,悦姐儿一个月的生活费都是一两银子。
江文秀赶紧去看李越。
李越跟她说过,幺叔会给生活费,但没说具体多少呀。
悦姐儿不过五岁,就算每日肉蛋米饭不断,她又能吃多少?一个月两三百钱尽够了。
李越也没想到幺叔给那么多。
见幺叔跟他使眼色,赶紧对江文秀道:“幺叔给了,你就收下吧。平日里总得给孩子做些衣裳、鞋袜不是?”
幺叔跟着点头应和道:“我看这两个孩子在一起,整日零嘴也不会少吃。这点银子并不会多。”
顿了顿又正色道:“悦姐儿跟我说,你平日里教两个孩子识了不少字。说来惭愧,我忙着生计和读书的事,倒是把这等重要的事给落下了。
光是教孩子这点,这些银子就不会多。我也知道,你教孩子并不是因为这点银子。你也看不上这点银子。但我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
幺叔其实也想过继续把李顺悦放在村长家。
孩子放在村长家,村长家热闹些,村长倒是也高兴。且村长现在身体好了不少,教孩子识字不是问题。
李澈在县里做工,李星旭在书院读书。
赵贞看悦姐儿一个孩子并不费劲。
但这次回来,悦姐儿跟她说了江文秀教她们识字和礼仪的事,幺叔便想着等他去长宁县,要将悦姐儿放在李越家。
所以,很早就让李越来问了江文秀的意思。
江文秀的气质,明显是家里从小就花了大力气培养的。
她教女孩子,肯定是全方位的,和村长只教识字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他若能在科举上更进一步,悦姐儿今后将有希望能嫁入书香门第。
他不希望以后,悦姐儿因为自身的才学、礼仪被诟病。
为了悦姐儿今后的前程,还是只能让江文秀多费些心。
江文秀想到前不久,李澈、李清、李浅几个为着她的事也没少出力。人家也没求她什么回报。
因此,对于教孩子这种事,根本没放在心上。
对幺叔道:“我教宁姐儿一个也是教,教两个也是教。幺叔不用太过客气。”
不想跟幺叔再拉扯银子的事,当即便收了下来。
然后转了话头,“幺叔到时候去长宁县,还麻烦幺叔帮我带些东西给唐伯父。”
江文秀又做了不少酱料和吃食,另还有一匹蜀锦。都是要给唐教谕送去的。
“我也给唐教谕带了东西,一并带过去便成。不会麻烦。”幺叔爽快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