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进看到村长们,心里不由心酸。
附近几个村子的村长瞧着还算好,远些地方来的村长,不仅瞧着面色不好,身上穿的衣裳都己经洗得发白。
还有两个村长身上的衣裳打着补丁。
他都能想到,村长们来县衙,一定都穿上了自己最体面的衣服。
就这样,还有打补丁的。
再想到当初走访村子的情况,李明进觉得自己这个当官的若不做点什么,都对不起这么多年苦读。
虽然考功名的初衷是为了升官发财,但真坐上这个位置,又感觉责任好大。
哎,也不知是自己太心善,还是被李明安念叨多了。
“商队的管事是本官的朋友,本官上次去走访各村,发现有些村子有绸子,有些村子有药材。绸子据说一般卖给县里的铺子都能卖掉,听说药材不太好卖。
本官想着,既然大家辛辛苦苦种了出来,若烂在地里总是不行。这才寻了商队过来收货。也希望大家能多些进项,日子好过些。”
说到这里,听大家喧闹,又拍了拍桌子。
“且等本官把话说完。商队收绸子,党参、连翘和黄岑。绸子价格跟铺子里收的一样,你们愿意卖去铺子也成。只是商队这边说了,有多少收多少。
三种药材,根据品质来定价。本官打听过你们卖给药商的价格,商队给的价格要高上不少。也是有多少收多少。”
有几个村长当时就哭了出来。
“太好了,太好了。”
“多谢大人!”
一把年纪的人,还是在县令大人跟前,哭起来确实不好看。
但他们忍不住。
这些年因着红薯传入,好歹没人饿死。
但红薯又卖不上价,手里依旧没银钱。
衣裳买不起不说,家里的锅碗瓢盆都多年不敢置办。
若是遇上生病,那都是硬扛。
扛得过去算运气好,扛不过去,那也是命。
有几个村长是会来事的,立即一通马屁拍上去。
李明进走南闯北那么多年,自然不会被他们几个拍拍马屁就飘起来。
待村长们安静下来,立即严肃警告道:“本官先把丑话说在前头,商队是本官厚着脸皮请来的。人家都承诺了有多少货收多少货,我们也得拿出态度。那些不合格的货就别给本官拿来现眼。
商队的人会先验货,若因品质不合格拒绝收货,不准闹。对收货价格不满意,可以不卖,全凭自愿,也不准闹。若把商队得罪了,以后本官可没地儿再去寻个商队来收大家的货。”
村长们听了这话,连连应是。
“大人放心,我们一定会管好村民。”
“大人一心为百姓着想,我们一定不会让大人丢脸。”
村子里产绸子的那几位村长还算好,反正他们村的绸子也能卖出去。
但县令大人说商队收货不限量,也让他们起了心思。
县里的铺子收绸子,到底还是有很多局限。
若一次性拿过去的绸子多,会被压价,铺子积压的货多了,也会被压价。
因为这个原因,村里的各家也不敢织太多绸子出来。
商队这边若真能做到有多少收多少,那村子里便能多分些人手出来养蚕,然后织绸子。
若一年能多织出三匹,就是二两银子。
那些产药材的村子的村长就是老泪纵横。
别说商队给出的价格比药商上门来收的要高,就算低,他们也要卖。
那些药材都是种在山上,除了药种的本钱,就是人工。
他们不怕出力,就怕穷。
若商队真将村民手里的药材都收走,至少能暂缓村子的窘境。
李明进接着说了商队那铺子的地址,又说一会儿让人领着他们去把地方找到。
“我们陵县的路况,你们都知晓,若让商队上门去收,说不定人家明年就不来了。想做长久的买卖,大家就多费些力,自己把货送过来。”
李明进收起了刚才的严肃,又是一副语重心长的语气。
村长们赶紧附和,“是,是,大人说得是。”
“也不费什么劲,我们在村里把货集中起来,然后组织青壮送过来就行。”
对穷怕了的人来说,这算什么?
以前老怕出来一趟寻不到活,白跑一趟。
现在明知道送过来就能结银子,哪有不愿意的?
见说得差不多了,李明进就让人把附近几个村子的村长领到收货的铺子那里。
铺子里己经摆放好了几匹绸子。
这几匹是此前李明进让人去村子里收的,品质各不一样。
商队的人给村长们讲了每一种品质的收货价格。
村长们看了一下,果然跟平日里的价格差不多,顿时心里有了数。
那些种药材的村长被李明进留了下来。
然后把那个炮制药材的师傅请了出来。
把各种炮制手法炮制出来的党参、连翘、黄芩摆出来,跟村长们仔细讲解了一番。
又跟村长们说了炮制的关键点。
最后,李明进对村长们说:“若没学会,下次带些药材过来,我让师傅现场教。那些不合格的,别给我送到商队去。”
村长们自家也种药材,也自己炮制。
如今听师傅讲,也能听明白。
又听李明进说,可以让师傅现场教,立即道谢。
此后,商队这边安排了人在铺子里收货,又去下面的村子招募了十多个人,然后集中在一起,由那两个有经验的进行教导。
一边教,一边购置商队需要的车、马、各种物品。
李明进找了村长们开会的第二天开始,就有村民来指定的铺子交货。
附近村子的村民都是自己来的,见商队果然没有压绸子的价格,比县里的布匹铺子给钱干脆多了,顿时后悔开春的时候没有多养蚕。
算了算,今年还能最后养一波,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过了五六天,便开始有远些的村子过来交药材。
这些村子都是以村为单位,将村里的药材全部收集起来,然后集中运送过来。
不少村子到县城,需要两日时间。
村民们舍不得在路过的镇子住宿,大多是寻个能避雨的地儿歇一晚上。
药材则是用油布给盖得严严实实的。
虽然来的时候精神有些萎靡,但拿到银子,都是一脸兴奋。
因为各村的村长都跟那炮制药材的师傅请教过,在村子里就己经将药材筛选了一道,送过来,大多数都算合格。
交了药材,村长们又带着村民和一些未炮制的药材来找李明进。
李明进便让那师傅现场教导他们炮制。
这样便能避免村民们因为方法不对,浪费了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