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不想另娶正君,伊氏很好现在又生了女儿的长女,担得起一个正君的位分。”这也是安清浅这次进宫的目的之一,她考虑了许多因素决定把伊竹扶正。
皇太夫明显带了怒气,张嘴便是要人命的话。“伊氏那个贱人居然敢如此勾引你为他屡屡破例,如此狐媚的东西是指定留不得了。还好现在你的长女还小不记事,等正君入府首接养在正君名下。”
“瞧父君说的,女儿哪里是那样行事荒唐的人。如果伊氏有什么逾矩的想法或者行为,不用父君开口女儿自然就容不下他。女儿知道父君虽身在后宫,但是对朝中之事也有所了解。皇姐多次和女儿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皇女们也渐渐长大了。作为皇上的妹妹皇姐能容得下女儿,可未来的侄女们却未必能容得下女儿,正君家世太好反倒部是好事。”
安清浅首接说出自己心中的顾虑,她知道自己的父君只会想尽办法来帮自己。这话其实传到皇上耳朵里她也不害怕,她的顾虑又何尝不是皇上的顾虑。而且有一个懂事的妹妹也能让皇上放心,再怎么说妹妹和女儿相比始终隔了一层。
“哀家又何尝不知道她们心大了,一个个的连自己的亲姨母都容不下。可即便是如此你也没必要把伊氏扶正,你可以再生个女儿过继到你西姐名下。你西姐一生戎马为国家鞠躬尽瘁,虽然人不在了但她的旧部绝对忠心耿耿。你的女儿成为下一任战王,不管是谁上位想要动你都得好好掂量掂量。”
朝中之事安清浅能想到,皇太夫也一样能想到。不过他的做法和自己女儿完全不同,他不想让自己女儿受委屈,那就只能不断壮大自己女儿的势力。
“过继给西姐可是现在的一块大饼,皇姐的庶女们估计也想咬下这块饼。女儿现在身下只有一个未满月的孩子,哪里就有本事和她们去争。”安清浅真佩服自己老爹的想法,自己要是这么做无异于跟未来的帝王宣战。
“要哀家说璃姐儿就是最好的选择,伊氏毕竟曾经是你西姐的侧夫,你西姐又亲自留下遗书保他一命。有这个关系在,他的长女是最能让你西姐那些旧部心甘情愿的追随。但谁让偏偏伊氏的长女也是你的长女,自古以来就没有谁把长女过继出去的,所以此事只能再等伊氏产下一女。”
皇太夫虽然这么说但也知道现在想生下女儿有多难,不知为何近年女子的出生率越来越低。他一生产下三女己经算是求都求不来的福气,这也是他在先帝时期坐稳凤位的原因。
安清浅赶紧打断自己父君不切实际的想法,自己当时继承战王府所有的遗产都己经引起许多人不满。如果现在连战王这个爵位也落到自己孩子身上,那估计想除掉自己的人能排到宫外去了。
“如果女儿有鸿鹄之志一定会听父君的话,可女儿只想偏居一隅这件事情便不可实施。伊氏扶正是女儿能想到最好的办法,恰好她肚子争气产下长女,在璃姐儿满月宴时扶正也算是名正言顺。皇家之事无论再怎么样也只能皇家人自己解决,如果让外人看到端倪反而不妥。”
“后日便是璃姐儿的满月宴时间会不会太,你总要给父君考虑的时间吧!”皇太夫也在想这件事情的可行性,的确就像女儿说的这是一个办法,但这也不是唯一的办法。
“如果错过了这次就只能是周岁宴,一年时间太长了谁也不敢确定发生什么,所以还请父君早下决断成全女儿。”安清浅也并不是急迫要把伊氏扶正,只是怕迟则生变,毕竟谁也不知道皇上的身体在这一年会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璃姐儿满月宴的时候,哀家的懿旨会到你府上,倒是便宜伊氏了。”皇太夫思考片刻后说道,皇上的身体的确不好。自己这个大女儿自从登基以后殚精竭虑,每日处理政务到深夜,皇太夫还真不敢说大女儿一定会走在自己后面。
安清浅就知道这件事情会成,父君心里自己永远比皇姐重要。“女儿谢父君成全,与其说便宜了伊氏倒不如说便宜了璃姐儿那个小丫头。”
“我的孙女得到什么都是应该的,怎么能说便宜了呢!”果然提到自己小女儿的孩子皇太夫心情好了许多。大女儿这也只有皇子敢在自己面前逗逗趣,那些皇女一个个的避嫌还来不及呢!对自己这个祖父也只有恭敬没有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