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书店卖唐史,李世民惊了!
大唐:书店卖唐史,李世民惊了!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唐:书店卖唐史,李世民惊了! > 第307章 经济危机?

第307章 经济危机?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唐:书店卖唐史,李世民惊了!
作者:
而今识尽愁滋味
本章字数:
4340
更新时间:
2025-07-01

将士们齐声高呼:“愿为陛下效死!”

声音震得天地都为之动容。

随着李世民一声令下,大军开拔。

玄甲骑兵们骑着高大的战马,身着黑色铠甲,如黑色的潮水般向北方草原涌去。

长安城墙之上,魏王李泰望着李世民亲率大军北征的背影,激动的浑身颤抖。

只因此次李世民出征,是他首次监国,这意味着他终于有机会在朝堂上大展拳脚。

证明自己的能力,为日后争夺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增添筹码。

此次李世民要御驾亲征,自然要留守大臣与皇子监国,确保长安城的安危。

往日,这个监国的任务当仁不让地落在了他的好大哥李承乾的身上。

可如今,他的好大哥却脑残主动请缨,前往那东北苦寒之地历练去了。

于是乎,这监国之位在众亲近李泰的大臣谋划下自然而然落在了他的身上。

虽说,李世民虽承诺让他以亲王的身份监国,却没给予他批红的权力,却依旧让李泰激动的喜不自胜。

李泰深知此次监国机会来之不易,即便没有批红之权,他也决心好好表现。

每日天还未亮,他便起身,前往宫中仔细研读各地呈上来的奏章。

对于每一份奏章,他都认真批注,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然后经众大臣的审查后,再交由中书门下审议。

遇到难以决断的问题,则虚心向朝中留守的大臣请教,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力求做出最妥善的决策。

在处理政务之余,李泰还时常微服出巡,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

就这样,转眼间两个月过去了,李泰赢得了贤王的美誉,一时间,朝堂内外对他赞誉有加。

然而,就在李泰为此正喜不自胜之际,一封封来自各地的奏折,却引得朝野震动。

最先送来奏折的是河南道的官员。

那奏折上,详细描述了河南道多地的情况:

“今年是个丰收年,但多地却闹起了饥荒,粮价疯涨。

原本堆积如山的粮仓,如今却空空如也。

街头巷尾,到处都是骨瘦如柴的饥民。

他们眼神空洞,脚步虚浮,为了一口吃食,甚至不惜大打出手。”

紧接着,河北道的奏折也到了。

河北道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禀殿下,河北道虽丰收。

可大量粮食被奸商与地方豪强勾结,以极低价格收购,而后囤积起来。

他们妄图等粮价进一步飙升后大赚一笔。

如今,百姓手中无粮,市场无粮可售,饥荒蔓延。

许多村庄己经十室九空,百姓们为了活命,纷纷逃离家乡。

流民队伍日益庞大,若不及时处置,恐生大乱。”

随后,山南道的奏折也来了,同样也是大面积饥荒的奏折。

再之后,其他各地的奏折如同雪花般呈了上来。

却同样都是各地饥荒、民不聊生的惨状。

李泰看着这一封封奏折,只觉如坠冰窖,原本的得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饥荒,更是一场可能动摇大唐根基的危机。

若处理不当,他别说继承皇位了,就连整个大唐都可能在顷刻之间被颠覆。

他立刻召集了朝中留守的监国大臣,在朝堂之上紧急商议对策。

朝堂上,大臣们神色凝重,议论声此起彼伏。

“如今多地饥荒,当务之急是从国库调粮赈济灾民。

但国库粮食储备本就有限,且前些日子为应对一些地方的小灾小患己有所消耗。

若大规模调粮前往各地,长安及周边地区的粮食供应必将受到影响。

一旦长安城出现粮荒,后果不堪设想啊!”

“流民队伍日益庞大,若不妥善安置,恐生叛乱。

可如今各地兵力分散,若调集大军镇压,又恐引发民怨,激化矛盾。

而且,军队的粮草供应也是个大问题。”

众人一番讨论也没讨论出一个好方法。

不得不边把消息通过电台汇报给李世民,边调查造成此次大饥荒的原因。

李世民收到电报后,同样下令各地严查此事,必须尽快查明缘由。

同时,还给远在幽州的李丽质发去一个电报,让她从后世购粮赈灾。

李丽质收到父皇电报,心中大惊,深知事态严重。

立刻从现代采购了大批量的粮食,并通过各种运输工具运往全国各地。

时间就在这样的纷纷扰扰中流失。

半月后,各地终于调查出此次闹饥荒的根本原因。

调查的结果简单明了,却又充满戏剧性,宛如一场荒诞却又真实的大戏。

原来,随着蒸汽机如风暴般在大唐境内大范围普及应用,对各种农副产品等原材料的消耗呈几何倍数增长。

与此同时,部分奢侈品物资在工业化流水线生产下,产量大增。

价格如同坠崖一般,变得亲民起来,市场火爆异常。

如此一来,种植桑麻等其他农作物所获得的利润,竟如火箭般蹿升,远远将种粮食的收益甩在身后。

而大唐此前从未经历过这般景象,自然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就如同没有船锚的船只在狂风巨浪中飘摇。

粮食等各种原材料在工业化机械那数十上百倍的疯狂消耗下,供应瞬间捉襟见肘,价格也随之大幅飙升。

李世民听闻如此荒唐的调查结果后,眉头紧锁,沉默良久。

转头看向身旁跟随军出行的一众文武大臣,沉声问道:“诸位爱卿,如今这局面,可有良策?”

大臣们面面相觑,交头接耳一番后,却都没有商讨出一个有效的结果。

这才想起去求助如今远在幽州的好女儿李丽质及贤婿李宽。

李丽质在收到李世民的电报后,第一时间就找到了李宽。

对于这种情况,李宽虽心中有一些浅薄的见解。

可动葛涉及数百万、千万人生命这种大事,他也不敢擅自挥洒肚子里那不多的墨水。

便不得不用金钱开道,打算通过联系后世那些农业、经济等方面的专家。

集广思议,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当然,为了掩人耳目,他还是打算以制作游戏的借口为遮掩。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