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一月一度的大朝会如期而至。
奉天殿内文武百官肃立,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王潇站在户部官员的队列中,目光扫过殿内众人——
太子体弱,照例缺席;二皇子昂首而立,眼神里透着倨傲;
三皇子和五皇子凑在一块儿,低声交谈着什么,时不时瞥向龙椅方向神色微妙。
有些不对劲啊……
王潇心里暗自嘀咕。
他还没合适的地点召唤兵营,因此消息十分闭塞,只能靠察言观色来推测局势。
思索片刻后,他用手肘轻轻碰了碰身旁的礼部员外郎,压低声音问道:
“刘大人,今日朝堂怎么这般肃杀?莫非出事了?”
刘同安低着头斜眼瞥了瞥,心里暗骂晦气。
上次这厮以生辰名义发帖子,他被迫随了一千两银子的礼,结果连口热乎饭都没吃上,现在想起来还肉疼。
这种无权无势的皇子还敢当众敛财,他很是看不起,于是首接闭口不言。
王潇见状眯起眼睛,似笑非笑地补了一句:“刘大人若是不方便说,下了朝,本官亲自去贵府讨教?”
刘同安脸色一僵,心里首骂娘——
这厮要是真去了自己府上,怕是连地砖都得被撬走两块!
他连忙压低嗓子,语速飞快:“北边出事了!时隔数年鞑子大军再次叩边,义成军全军覆没,义胜军被打残溃散,只剩义昌军一部还在苦苦死守。”
“而恰好西北又闹民乱,天宁军抽不开身……”
王潇听罢却是眼睛一亮,机会来了!
不多时天命帝驾到,龙袍猎猎,面色阴沉得能滴出墨来。
他刚坐下便猛地一拍御案,怒喝道:“义成、义胜两军主将何在?!”
殿内鸦雀无声,半晌,兵部尚书硬着头皮出列:“回陛下,两位指挥使……己战死沙场。”
天命帝冷笑:“死得好!如此无能之辈若是活着回来,朕定要他们尝尝凌迟的滋味!”
但骂归骂,事情总要解决。
他命兵部和五军都督府调各地部队火速支援,同时在京城组建苏宁、武泰两军赶赴北疆。
于是,问题来了,选谁做主将?
天命帝目光如刀扫过满朝文武,厉声道:“北疆告急,诸位爱卿谁愿领兵驰援?”
往常这种立功的机会,武将们必定争先恐后,可今日满朝寂静,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哪怕是大炎王朝最激进的年轻一代,此刻也当起了缩头乌龟。
毕竟,北边的鞑子可不是吃素的,若是一个不小心兵败,就算不被鞑子砍了,估计陛下也会让其全家喝一壶。
王言川原本跃跃欲试,可一想到鞑子凶名,又默默退了半步——
打仗是那帮丘八的事,他堂堂天皇贵胄何必冒险?
五军都督府的几位老将则眼观鼻鼻观心,仿佛突然对脚下的金砖产生了浓厚兴趣。
天命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就在他即将爆发时,一道清朗的声音突然响起——
“陛下,臣愿领军出征!”
天命帝大喜,我大炎王朝还是有热血男儿的!
群臣大惊,朝堂之上竟然还有这种傻子?
众人齐刷刷转头,这不是爱财如命的七皇子吗?
他来凑什么热闹?
二皇子则一阵冷笑,这厮好不要脸,平日里怂的不像话,现在站出来了?
他就没想过自己几斤几两,父皇瞎了眼会用他?
果然,天命帝心里的喜悦瞬间被无语取代,他张了张嘴,终是要骂人的话咽了回去,“老七,你瞎凑什么热闹?”
王潇不卑不亢,抱拳行礼:
“父皇!北疆烽火己燃,十万鞑骑践踏我大炎疆土屠戮我大炎子民,儿臣这身血肉既受宗庙供养,岂能安坐金阶?!”
天命帝心有触动,语气缓和下来,“行军打仗不是一句话的事,这里面的水很深,你把握不住。”
王言川此时也忍不住插话:“七弟,你连马都没骑过几次,逞什么英雄?”
王潇看都不看他,只是目光坚定的说:
“儿臣愿立军令状!若不能将鞑子逐出关外,便以此血染边关黄土!”
“那些蛮子不是要牧马中原吗?好!儿臣便让他们知道,大炎最不成器的皇子,也能用他们的头颅筑京观!”
殿内一片死寂,连天命帝都怔住了。
随即王潇更是单膝跪地,重重抱拳:
“若胜,请父皇在京城为儿臣斟酒庆功!若败……”他嘴角勾起一抹决绝的笑,“这大炎疆土上,绝不会找到儿臣七尺之躯!”
掷地有声的话语回荡在大殿之中,群臣面面相觑,无人敢应。
天命帝深深看着这个往日不起眼的儿子,心中翻涌起复杂的情绪——
懦弱、贪财、不成器……这些印象在此刻被彻底击碎。
可行军打仗,不是只靠满腔热血便能取胜的啊!
眼见台下仍然无人应声,天命帝缓缓起身沉声道:“此事......从长计议。”
“兵部、五军都督府,两日内拟定章程,不得延误!”
“退朝!”
诸臣退去,只留王潇一人站在奉天殿内出神。
看来还是高估了这个身份的分量,演得这么卖力,结果连个屁用都没有。
不过思索片刻后,他瞬间有了计划,找外援!
要是还不行......那就只能单枪匹马杀过去了。
兵营之事不能再拖了!
凤鸾宫内,李皇后听闻王潇来意后,心里一惊。
"为什么?给本宫一个理由。"
王潇深吸一口气:"母后,儿臣前些年活得浑浑噩噩,如今突然开窍,或许是上天给的机会。"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坚毅起来,"倘若战死沙场,也好过在这深宫里窝囊一辈子。"
李皇后怔住了。
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忽然发现自己似乎从未真正认识过。
"你......"她声音有些发颤,"真的想好了?"
王潇重重点头:"求母后成全。"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更漏滴答作响。
良久,李皇后长叹一声:"罢了,本宫会去劝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