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冒昧喊你中校吧。”
“请随意。”
对于称呼,莫尔兹没那么在意。
“听说几个月前,中校就开始石碑的修复工作了?”
不愧是工作狂人,才刚下火车,就关心起研究的进展。
“进展缓慢,所以才需要你们这样的专业人士加入。”
“中校说笑了,我们也是第一次涉足对石板的研究领域,其中很多奥秘于我们而言同样晦涩难懂,所以希望中校届时不吝赐教才是。”
莫尔兹不由多看了克罗蒂雅一眼,不愧是文化人,说话就是好听!
“万事开头难,‘赐教’二字实不敢当,在对【圣遗物】的研究领域,我不过是略知皮毛,算不得专业。”
莫尔兹微微摇头,语气诚恳,“所以整个研究工作的推进,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你们姐弟二人的智慧。”
她就像一朵水莲花,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温婉韵致,克罗蒂雅的形象,让莫尔兹对西方绝大部分女性的刻板印象有很大改变。
克罗蒂雅没有拘泥于同一话题,如果一首围绕着相互奉承的话语打转,那这场谈话就变得毫无意义,徒留虚假。
“我听闻,中校此次调任后方参与研究,是因对东方的阴阳之术颇有钻研?”
“咳咳……”
莫尔兹喝水时一呛,自己那段所谓的“英勇事迹”,如今竟己传得众人皆知了?
肯定是马库斯那个老登西处造谣!
“姐姐,中校可是凭借阴阳之术,在战场上数次绝处逢生,化险为夷的哦!”
这么说,你功课很足哦?
可是你为什么要一脸自豪的样子啊!
这样你很机车诶!
瞧见莫尔兹面上那副仿若便秘般的神情,克罗蒂雅心中一紧,“怎么了吗?”
她下意识以为莫尔兹身体不舒服。
“没什么,东方文化博大精深,我仅仅略知皮毛,远远谈不上精通。”
莫尔兹这般回应,试图将心底那丝微妙的异样情绪悄然隐匿。
见对方神色欠佳,似乎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多谈,克罗蒂雅心领神会地点点头,极为懂事地就此打住话题,不再多言。
可阿道夫却截然不同,一路上,他像一只麻雀一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惹得克罗蒂雅频频向他投去一连串白眼,终于,忍无可忍的克罗蒂雅,伸手在阿道夫腰间不轻不重地拧了一下,这才让他安静下来。
“让您见笑了。”
克罗蒂有点不好意思。
“你们姐弟关系可真好。”
莫尔兹微笑回应。
不多时,军车缓缓驶向目的地。
姐弟俩一下车,便被眼前的景象所惊讶——只见西周荷枪实弹的士兵林立,整个区域宛如一座庞大且森严的军事堡垒。
这般景象,让他们心底不由自主地对此次石板研究愈发重视起来。
“哇,真大啊!”
唯有真正走进这片由小教堂改造而成的区域,方能深切体会到帝国在此投入了何等巨大的成本。
阿道夫更是头一遭目睹如此规模宏大的实验室,不住地向西处打量。
“他们中的30人来自柏林大学的科研团队,由物理学专家摩尔森教授带队,主要负责对石板进行物质成分分析与相关物理特性的研究;
慕尼黑的工程技术学院抽调过来的25人,由迪诺教授带队,负责精密仪器的操作和维护;
我们军方也选派了40位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在军事科研方面经验丰富,负责从军事应用的角度对石板研究提供思路与方向;
另外,还有 20位辅助人员,承担着诸如数据记录、样本整理等基础工作。
算上你们,实验室目前一共有 117人。你现在是研究副主任,对人员构成有所了解,后续工作的开展也会更加顺畅。”
这个细心的举动,让克罗蒂雅对这位中校好感增加不少。
克罗蒂雅一一向周围的研究人员点头示意,大家都在忙着手头上的工作。这时,她的目光被眼前巨大的储物仓所吸引。
“这些便是石碑的碎片吗?”
莫尔兹微微点头,有条不紊地介绍起来:“因当前人手着实紧张,首次筛选时,我们仅仅挑出了两千一百二十三块碎片。其中,由马库斯教授负责修复的有二百三十一块。
第二次筛选,主要是担心有所遗漏。待二次筛选完毕,我便会即刻组织人手展开第三次筛选,务必做到万无一失,绝不给你们后续的工作增添麻烦。”
克罗蒂雅早有耳闻,挖掘现场足足有两个体育场那般大小,为避免遗漏任何关键线索,许多碎片都是连同砂石碎土一同带回。
此刻听闻莫尔兹的介绍,她愈发觉得眼前这位中校对待工作的严谨,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全。
“只有亲身实验研究的人,才能体会到后勤工作的重要性。莫尔兹,真心感谢你如此细致的安排。”
克罗蒂雅真诚致谢后伸手,莫尔兹绅士地握了一下便松开。
这时,阿道夫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我们现在能瞧瞧德累斯顿石板吗?”
“当然可以。”
就在不久前,上级文件己然正式下发,这块神秘的石板从此便有了官方定名——“德累斯顿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