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1947年开始
年代:从1947年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年代:从1947年开始 > 第90章 丁晓雅的帮助

第90章 丁晓雅的帮助

加入书架
书名:
年代:从1947年开始
作者:
木惊岚
本章字数:
4346
更新时间:
2025-06-11

李平安沉默地递过一条用热水浸透、拧得半干的毛巾。

原来包头的条件艰苦远超想象。

技术员并非只做设计指导,也要像工人一样轮流下车间顶岗劳动,抡大锤、搬矿石、清炉渣。

她住的地方,果真是废弃澡堂改造的简易宿舍,冬天墙壁上能结出厚厚的冰霜,早晨起来毛巾冻得像铁板。所谓的“技术补贴”,在飞涨的物价面前杯水车薪。

“上个月……三号高炉出了点小事故,炉壁烧穿了。”丁晓雅轻描淡写地说,仿佛在讲述别人的故事,“我离得近……帮着拖出来两个被气浪掀倒的工人。”

她揉了揉右侧肋骨的位置,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厂里……给了三天探亲假。”

李平安的心猛地一沉,他注意到她说话时总是不自觉地揉按右肋,脸色也透着不正常的苍白。

趁平玉跑去厨房张罗煮面的功夫,丁晓雅忽然凑近李平安,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种秘密传递的紧张:“我查到桂枝阿姨的下落了!”

她警惕地看了看门口,然后飞快地从贴身穿着的旧棉布内衣口袋里掏出一张被汗水反复浸透、边缘己经磨损起毛的纸条,“列宁格勒,第十二监狱医院。化名:柳德米拉·周(Lyudmila Zhou)。”

纸条上的字迹被汗渍洇染得模糊不清,“去年冬天……她试图……越狱……失败了。现在被单独关押……情况不太好……”

“你怎么查到的?”李平安震惊地问。

“冶金部资料室有苏联专家通讯录的存档副本。”丁晓雅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像当年在车间里想到技术妙招时的模样,“我……我冒充平玉的口吻,给莫斯科大学的别洛夫院士写了封信……夹在技术咨询的公函里寄出去的。”

面汤蒸腾的热气氤氲在两人之间,模糊了视线。李平安猛然想起父亲笔记本里那句“基因记忆可传承”。

平玉对那位从未谋面的生母如此执着地追寻,这份源于血脉深处的牵绊,是否也如同烙印般刻在了她的基因里?

“还有件事。”丁晓雅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她弯下腰,动作有些吃力地从脚上那双磨得发白的旧棉鞋鞋垫底下,小心翼翼地抽出一片薄如蝉翼、闪着幽蓝金属光泽的钢片,“这是包头新试炼的一种耐高温合金样品,在……在53赫兹的特定频率电磁场下……”

她的话没说完,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烈咳嗽猛地爆发出来!她慌忙用手帕捂住嘴,身体痛苦地蜷缩起来。咳嗽稍歇,她移开手帕,雪白的棉布中央,赫然洇着几缕刺目的鲜红!

李平安的脸色瞬间变了。

他二话不说,冲出门去,连夜骑着自行车把妹妹平芳从医学院宿舍叫了出来。协和医院急诊室惨白的灯光下,值班的平芳看完刚冲洗出来的X光片,那张酷似李平安的小脸煞白如纸:“右肺下叶……有片状模糊阴影……密度不均……大哥,这……这像是矽肺的早期表现!”

“能治吗?”李平安的声音绷得像拉满的弓弦。

“首要的是……立刻脱离高粉尘环境!绝对不能再下车间吸那些矿粉炉灰了!”平芳的声音带着哭腔,急切地看着大哥,“还有……必须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大哥……晓雅姐她……她在包头……是不是……是不是很久没吃过肉了?”

凌晨三点,鬼市的灯火在深巷里影影绰绰。

李平安用积攒了两个月的宝贵肉票,外加半条“大前门”香烟,从一个裹着破棉袄的干瘦老头手里,换回了一罐贴着外国商标的、沉甸甸的全脂奶粉。

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西合院,推开西厢房的门,发现里屋的灯还亮着。

丁晓雅蜷缩在平玉那张窄小的木板床上,己经睡着了,眉头即使在睡梦中依旧微微蹙着。

那本《钢铁冶金学》被她紧紧地抱在怀里,如同抱着最后的慰藉。

李平安小心翼翼地想把书抽出来,一张夹在扉页的照片无声滑落——是去年夏天在首钢三号平炉前,厂宣传科给拍的合影。

照片上,炉火映红了他们的脸,他和她肩并肩站着,笑容灿烂。他的手指,因为靠得太近,不小心碰到了她垂在胸前的乌黑辫梢……

第二天,整个西合院都知道了丁技术员回来的消息。

短短两天假期,李平安几乎掏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他买了上好的纯羊毛线,让秦淮茹连夜赶织一件厚实的新毛衣;

跑去前门信托商店淘了半天,买回一双半新的、擦得锃亮的牛皮棉鞋;

甚至动用了为平玉积攒了好几年的教育基金,在黑市换了三十斤珍贵的全国通用粮票,厚厚一沓塞给丁晓雅。

“用不着这样。”丁晓雅把粮票硬塞回他口袋,避开他的目光,“我在厂食堂……有技术员补贴,够吃。”

“撒谎!”正在旁边写作业的平玉突然抬起头,小嘴一撇,毫不留情地戳穿,“你裤腰都松了两指宽了!昨天你换衣服我瞧见的!”

临走那晚,夜色深沉。李平安坚持要送丁晓雅去胡同口坐夜班公交车。两人沉默地走在寂静的胡同里,只有脚步声在青石板上回响。

“别送了。”丁晓雅在昏黄的路灯光晕边缘停下脚步,望着远处公交站牌下孤零零的灯光,声音飘忽,“我这样的人……不值得你这样。”

“值不值得,”李平安停下脚步,目光沉沉地看着她,“我说了算。”

“可时代说了不算!”她猛地转过头,情绪第一次失控地激动起来,声音带着压抑己久的悲愤,“你马上就要去苏联了!光明的前程,留苏的镀金,回来就是技术专家!我呢?我是什么?每次运动来了,我都是现成的靶子!我的档案就是原罪!我……”一阵猛烈的夜风吹过,卷走了她后半句哽在喉咙里的话。

李平安沉默地从贴身的衣袋里,掏出那张印制精美、带着淡淡油墨香的群英会正式请柬。

他翻开硬质的封面,指着内页下方一行不起眼的小字备注:“知道为什么评委会最终全票通过,让我上台领这个奖吗?”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