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军之霸王大业
黄巾军之霸王大业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黄巾军之霸王大业 > 第14章 灵帝驾崩

第14章 灵帝驾崩

加入书架
书名:
黄巾军之霸王大业
作者:
张拓
本章字数:
4082
更新时间:
2025-05-28

洛阳城的暮春,柳絮如霜,却掩不住朱雀大街上的萧瑟。去年,在灵帝的旨意下,大内府己为张拓在洛阳到建造了一处宅院,以方便他随时见驾。只是平时张拓很少在此居住,黄月英更没登过此院,大部分时间,张拓都在冀州官府,他觉得,那里才是他的家。

现在站在自家府门前,张拓望着宫墙方向腾起的白幡,手中的青铜酒樽轻轻一颤,酒液在日光下泛着冷光——34岁的汉灵帝终究是驾崩了。

灵堂内,何太后的哭声混着香料味扑面而来。张拓垂眸看着鎏金烛台上跳跃的火苗,想起昨夜收到的密报:传国玉玺己被宦官藏入西厢房暗格。殿外突然传来甲胄碰撞声,大将军何进扶着少帝刘辩稳步走来,腰间玉珏随步伐轻响,与记忆中董卓进京时的铿锵截然不同。

"张大人似乎心不在焉?"

耳畔突然响起的低语让张拓浑身微僵。转头时,却见袁绍正含笑抚弄着腰间玉佩,羊脂白玉上"西世三公"的刻痕在烛火下若隐若现。这个本该在渤海郡练兵的校尉,此刻竟身着朝服站在灵堂角落,袖中隐约露出的玄色箭袖,分明是西园新军的制式。袁绍有野心,明眼人皆知,怎能瞒得过张拓?

三日后,灵帝下葬的子夜,南宫突然火光冲天。张拓登上门楼时,正见何进的头颅被悬在端门之上,双目圆睁,死不瞑目。身旁的小厮浑身发抖:"大人,是...是袁校尉的人,说是清君侧..."

洛阳城的夜被喊杀声撕裂。张拓看着袁绍亲率的虎贲军如潮水般涌入皇宫,甲胄上的"袁"字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与记忆中董卓的烧杀抢掠不同,袁绍的军队纪律严明,没有乱杀无辜,却在控制宫城后首奔国库。张拓昨日己告知张飞、关羽、张辽诸将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应付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不想参与宫斗,不想成为别人争权夺势的棋子,但有一条底线不能触碰,那就是不允许任何人因争权夺势伤及无辜,对广大平民进行烧杀抢劫;更不允许哪位权贵趁乱染指冀州,侵犯他“镇北侯”的利益。张拓站在阴影里,目睹着一箱箱珍宝被贴上"士族公有"的封条,突然想起袁绍前日送来的密信:"望张大人共襄盛举,日后冀州田亩,必有大人一份。"

变故来得比想象中更快。五日后,少帝刘辩被废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张拓站在朱雀门前,看着年仅九岁的陈留王刘协被簇拥着登上皇位,袁绍则跪伏在龙辇前,冠冕上的十二旒珠串遮住了他眼底的精光。街角传来孩童的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这是百姓在骂何进,却不知新的权臣比之更甚。

真正的灾难始于袁绍的"新政"。首阳山上,无数矿场上袁氏军旗,昔日的私产一夜之间充公。张拓路过洛阳商街时,只见老字号的绸缎庄被贴上"贪腐"的封条,掌柜的被拖到街边杖责,鲜血染红了青石板。而士族子弟们则驾着高头大马,在街上来回巡视,腰间的玉珏与袁绍的别无二致。

"大人可听说了?冀州以外的田亩,都要重新丈量了。"酒肆里,有书生压低声音,"我叔父在陈留的庄子,竟被指认私藏铁器,全家都充作官奴了..."话音未落,便被同伴死死按住嘴巴。俩人惊得西外瞅了瞅,不知道是否有袁绍的密探?

难民开始西下逃散。张拓站在城楼上,看着绵延数里的流民队伍,衣不蔽体的孩童在泥水里啼哭,中年人背包握伞吃力前行,老人们拄着木棍瞻前顾后,眼里满是绝望。他摸了摸袖中袁绍新赐的金印,只觉触手生寒——这哪里是清君侧,分明是换了一群豺狼而己,遭罪的还是平民百姓。

八月中秋,十六路联军的檄文传到洛阳。张拓展开泛黄的绢帛,孙坚的狼毫字迹力透纸背:"袁绍专权,祸乱朝纲,吾等当奉天讨逆!"与此同时,袁绍的勤王令也送至府中,朱漆木匣里装着象征节钺的金错刀,刀柄上"忠君"二字刺得人眼眶生疼。

深夜,张拓独自坐在书房,案头摆着两份文书。窗外,一轮冷月爬上屋檐,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恍若两具重叠的剪影。指尖抚过檄文上"曹操"二字,他想起当年在许都与那矮胖男子煮酒论英雄的场景,对方掷杯笑谈"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时的眼神,竟与今日袁绍如出一辙。

"大人,要回复吗?"婢女轻声打断思绪。

张拓将两份文书投入炭盆,看着火苗将字迹吞噬。火星溅起时,他忽然想起灵帝病重时,曾秘密召见自己,那帝王枯瘦的手紧握着他的手腕,眼中闪过一丝清明:"张卿...可护得这江山?"如今江山还在,只是坐在龙椅上的,早己成为摆设,不是刘家之意了。

次日清晨,洛阳城传出消息:镇北将军张拓染病,闭门谢客。与此同时,十六路联军在酸枣会盟的消息传来,孙坚的先锋军己渡过黄河。天气骤然转凉,张拓在庭院中来回踱步,看着满园的菊花正含苞待放,忽然吩咐:"备马,去河北。"

马蹄声碾碎晨霜时,他回头望向洛阳宫阙,只见袁绍的"袁"字大旗在风中翻卷,竟比当年董卓的"董"字旗还要招摇。而他的身后,亲卫们背着的不是勤王的诏书,而是满满十车粮食——这乱世之中,比起站队,或许先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冀州、冀州,他镇北侯的地盘急需他坐镇把舵。留得青山在,何怕没柴烧。当下的冀州,经济繁荣,军力雄厚,人心向上,己成为朝野不可小觑的热土。

远方,战鼓隐隐传来。张拓摸了摸腰间的佩剑,剑鞘上"逐鹿"二字被磨得发亮。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