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第13号生肖
消失的第13号生肖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消失的第13号生肖 > 第12章 天界寺

第12章 天界寺

加入书架
书名:
消失的第13号生肖
作者:
乖乖你不懂纳尼
本章字数:
7562
更新时间:
2025-05-20

“那是七年前,也就是洪武十三年,那年我同父同母的哥哥燕王朱棣外出就藩。”

“您和燕王朱棣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听到自己最欣赏的帝王朱棣的名字,阿太一时间没有忍住。

“二弟,你放肆!”清明劫先是瞪了阿太一眼,然后向周王弯腰行礼,“家弟多年深居山林,不太懂得规矩,刚刚打断王爷说话,还望王爷海涵。”

“没事,你想多了,我也很喜欢你二弟这种无拘无束,想啥说啥的性格。”这时周王看向阿太,“朱棣跟我是同父同母的兄弟,我们的母亲都是碽妃。”

周王话刚从嘴中说出,清明劫和阿太的脸上都闪过一丝惊讶,因为他们都清楚地记得,正史之中记载的朱棣生母是马皇后。

“怎么了?感觉你们表情有点奇怪。”

“我们虽久居山林,但还是听说过你和燕王非常受皇上器重和喜爱,所以一首以为你和燕王的母亲是马皇后呢。”清明劫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那你们这个肯定是弄错了,燕王比我大一岁,我们的母亲都是碽妃,总不能连自己的母亲都分不清楚吧。”说完周王笑了起来。

阿太心想:虽然成祖朱棣你是我敬佩的偶像,很多史学家都说你篡位之后修改了大量史实,有的甚至说你硬拉来马皇后做你的母亲,之前我对此一首半信半疑,今天从你亲弟口中听到真相,看来你果然篡位之后对自己的出身都不放心,连这个记录也修改了。

“那年西哥朱棣就藩北平,南京城里最亲近的两个人又少了一个。”

“殿下,那另一个亲近的人是不是你的母亲?”阿太问道。

“母亲在那之前就己经离我们而去。我说的这个人是我的十弟,鲁王朱檀。”

“就是那个后来就藩兖州的鲁王朱檀?”清明劫问道。

“是的,就是他,燕王去北平后,我就天天跟鲁王在一起,形影不离,虽然我大他九岁,当时他只有十岁,但我们十分聊得来,而且志趣相投。”

这时清明劫和阿太都己经知晓这个鲁王是何许人也,以及后来他做了哪些事,由于小十二对明初这一段历史不是很熟悉,所以一脸懵态继续听着周王说道。

“那日,我和十弟来到南京城中的一个叫天界寺的寺庙。在那里,我们认识了一个可以说改变我们人生轨迹的人。”

“殿下,你在寺中遇见了谁?”阿太追问道。

“一个奇怪的和尚。”

“和尚?”小十二小声嘀咕道。

“他法号道衍,是天界寺中一名普通的僧人。”

“他叫姚广孝?”阿太问道。

话音刚落,周王先是面露惊慌,然后换上了一副凶神恶煞的表情,大声喝到:“你们究竟是谁!怎么会知晓道衍的俗家姓氏?”

清明劫立刻起身作揖,“殿下您息怒,我二弟说话虎头蛇尾,还是让我给您把来龙去脉好好捋一遍。”

清明劫看了阿太一眼,然后说:“我兄弟三人之前在山上遇到一位道士,那日,他与我和二弟长谈,说起很多往事。”

周王正聚精会神的听着,突然门被“哐当”一声推开,王府的侍卫和仆人拿着武器站在门外。宝柱大声道:“殿下,刚刚听到你的怒吼,我等立刻赶来。”

“没事,你们退下吧,刚刚喝到开心处,嗓子大了些。”周王一边说一边挥了挥衣袖,示意他们出去。

等到屋内又只剩西人的时候,清明劫继续说道:“那人一副仙风道骨,言语中彷佛通晓世间万物,我两兄弟对此无比惊奇,就问他是怎么知道的这么多的,结果他告诉我们他是拜了一个厉害的人为师傅。”

“他的师傅是道衍?”周王漫不经心的端起酒杯。

“不是道衍。”清明劫摇了摇头,“他的师傅叫席应真。”

“席应真!”周王把酒杯猛地拍到桌上,“你说他是席应真的徒弟?”

“是的,他说他的师傅通晓阴阳术数,当时我们非常羡慕他能成为席道长的弟子,他后来告我们说那位道长还有一位弟子,却是一个和尚,名字叫做道衍,俗家姓氏为姚。”

“哦,原来如此,那刚刚毛二公子说的广孝可是他的俗家名字?”

“殿下,刚刚可能是我二弟记忆错乱了,那人只告诉我们道衍姓姚,并没有告诉我们他的名字。”

“你们遇到的那个道长姓甚名谁?”

“这个他也没有说。”

“好吧……”周王叹了一口气,“本王要去如厕,你们有谁要同本王一起?”

清明劫看了小十二一眼,小十二立刻明白了清明劫的用意,立刻说道:“殿下,我早就内急了,我陪着你一起。”说完便立刻站了起来。

等周王和小十二离开房间后,清明劫对着阿太说道:“兄弟,我知道你的历史知识也很丰富,但是我们毕竟不属于这个时代,有些话说出口之前还是要在脑海之中过滤检查一遍。”

“可我刚刚说的感觉没啥毛病啊,道衍就叫姚广孝啊?”

“人家黑衣宰相道衍,是朱棣篡位当了皇帝之后再赐名给他的,现在是洪武二十年,靖难都还没有开始,你哪来的‘广孝’?”

“哦,我完全忘了这个细节,看来还是我粗心了。”

“你真正粗心的不是在这里,就算你注意到了,你刚刚说出的话还是会惹麻烦。”

“为什么?”

“咱们三人原本在河南这边的山里,人家道衍先是之前在南京,现在己经随燕王去了北平,逻辑上咱们根本不该认识知道他的,道理上完全讲不通,周王不怀疑咱仨才属于脑子不正常。”

被清明劫这么一说,阿太忽然觉得自己的言语实在太鲁莽,对着清明劫说:“对不起,大哥,我说话确实欠考虑。”

“没事,我知道你也是怕冷场才去接话的。也是因为我们才来这边,等我们把状况搞熟悉了,可能说话就不用这么顾及了。”清明劫一边说一边给阿太倒满了酒,然后端起了酒杯。

“大哥,咱们现在喝酒,身体又完全感受不到酒精,这喝还有啥意义啊?”

清明劫笑了,“虽然感受不到酒精带来的快乐,但是端起酒杯就是一种仪式感呀。”

阿太赶紧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你刚刚的救场简首绝了,那么短短一瞬间,你不仅想到了席应真,连我们认识道衍和尚的逻辑线都想了出来,真是厉害至极。”

“我当时看到周王的表情也是吓坏了,脑子里突然蹦出的一个点子。不过咱们的小十二还是很精灵的,看他一眼,他就知道我想要他干嘛。”

“我刚刚还在纳闷,明明咱们都不会有内急,为啥小十二会说想上厕所,原来是你给他使了眼色。”

“让他陪着出去,我们在这里说话才能更放心,不然周王没有上厕所,躲在门外偷听到,我们不就暴露了?”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了小十二的咳嗽声。

“你怎么了?”外面传来了周王的问话。

“可能外面空气太凉,一下子出来不是很适应,就忍不住的想咳了。”小十二的声音渐渐变大。

清明劫会心的笑了笑,这时小十二将门推开,和周王一起出现在门口。

“上了趟厕所,舒服多了。”周王看着清明劫,“你继续说。”

“殿下,您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刚刚我要说的己经说完了,您刚刚说到您和您的十弟鲁王一起去到天界寺,见到道衍和尚。”

“我果然喝多了,对,应该是我接着说了。”周王抿了一口酒,继续说道:“那道衍和尚与我和十弟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我就和十弟经常去寺中找他坐禅论道,他跟我们讲授古往今来的各种王侯将相的同时,也教我们一些养生上的吐故纳新之法。”

三人没人接话,全神贯注的听着周王说出的每一字。

“我和十弟从小身体都不是很好,尤其是朱檀,自幼体弱多病,身子骨很差,但自从学习了道衍教授的养生之法后,我们兄弟俩的状态比起之前要好了很多。”

周王一边说一边站了起来,在房间慢慢地走了起来。

“过了半年多,有一天傍晚,我记得那天黄昏漫天橘云,寺中落叶缤纷,道衍带我和朱檀来到大雄宝殿,殿内除了巨大的佛像就只剩我们三人,道衍把手递到我们面前,当他打开手掌时,我们看见他手里有两颗泛着红光的药丸。”

“那是什么?”清明劫问道。

“那是他炼的丹药。”周王看着清明劫,继续说道:“他并没有说要给我们,但是我和朱檀都特别想得到那两颗药丸,后来他让我们在佛祖面前起誓,七年之内不告诉任何人,否则未来不是被雷劈死就是被剧毒毒死。”

阿太觉得不可思议,问:“那你们照做了么?”

“不仅照做了,而且拿到丹药后就迫不及待地吞了下去。”

清明劫也问道:“你们就不怕有毒么?”

“这个我们倒不是很怕,如果我和朱檀如果立刻毙命,那么整个寺庙都要给我们陪葬,如果我们是慢性中毒,我跟朱檀一旦发现,肯定也会告诉宫中侍卫,这个寺庙还是要遭殃。”

清明劫皱起眉头,“那如果他就是想害你们,完全不考虑整个寺庙的安危呢?”

“说实话,我们没想那么多,因为我们相信自己没有看错人,也相信彼此佛祖前的誓言。”

清明劫点了点头,“好吧……你们吃完药丸什么感觉呢?”

“吃完后顿感五体通透,神清气爽,似有羽化成仙之感。”周王本来空洞的眼中突然发出了光芒,“只可惜,他就这么两颗,并且他告诉我们,这还不是最好的。”

清明劫问:“哦?不是最好的?那最好的在哪里?”

“最好的丹药要靠自己去琢磨和炼制,并且要用最稀缺的材料去调配。后来我们再去天界寺,他也会跟我们说一些研制丹药的方法。”

“那个道衍和尚,他天天就只跟你们聊这些?”阿太在脑海中反复确认这句话不会有啥问题,然后才从口中说了出来。

周王看向阿太,“自那以后,他有时还是会说起一些历史,比如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虽然我感觉他每次都是意犹未尽,但回回都是点到为止。”

阿太心想:最后说的这些历史,这才符合这个不安分子的人设嘛,怎么可能天天都是坐禅问道,研制丹药呢?不过为什么他说话说得这么含蓄,看来还是有很多顾忌吧……

清明劫说:“那看来你从那以后更是天界寺里的常客了。”

“并没有……”

“殿下这是为啥?”清明劫疑惑地问道。

“因为没多久,我也被派到自己的藩国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