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走后,姜佩瑶看向柳云川觉得今晚不适合谈事情,就明天再说吧,就和他们两人说了句早点休息,就和清宴回房间了。
到空间清宴就开口问着:“柳云川他怎么了,今晚情绪不对。”
“我也不知道呀,不过我猜测家里可能出事了,在他面前可不能乱说啊。”哎,这吃人不吐骨头的时代,到底有多少无辜的人受牵连。
想到以前读书的时候看到的知青档案,那些非正常死亡的数字看的令人胆寒,那些遭受过性暴力的女知青更是不计其数。
简首不敢想,那时候她们要有多绝望,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同为下乡知青,站在她们的角度思考。
远离故土又没有武力值,遇到这种事情在村里再被人指指点点,道德绑架。
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个时代能活下去的女知青能有多少呐。
真的不要小看村里那些大娘婶子的战斗力,村里那些大娘的嘴可抵三千毛瑟枪。
如果没有扛住那些流言蜚语最终的走向就是绝望死去,以至于后来那些回城的知青从来都不愿意提起自己下乡的经历。
自己如果遇到这种事情,她不敢想自己刀下的亡魂要有多少,庆幸姜家坳没有这样的情况,也不排外。
至少来到这里的知青们是安全的。
“我怎么可能会在人家面前问我又不傻,不过你也别瞎想了也许是因为别的事情那。”清宴看着眼眶有些红人有些呆的姜佩瑶安慰着。
“我没瞎想,我就是想到一些以前的事,行了咱们早点睡吧。”说完不等清宴回答就转身上楼了。
清宴看着她的背影一时不知道怎么安慰她,想着她喜欢好看的东西自己明天找几件送给她,她应该就好了。
第二天一早姜佩瑶起床看到客厅桌子上放着两个小箱子。
好奇的的走过去打开,一个箱子里放了十颗比拳头还大的夜明珠。
另一个箱子放了一套精美的珠宝首饰,旁边还有一个小匣子打开一看里面都是颗颗的珍珠。
看完后合上盖子心想这老清宴好东西真是成堆,不过拿这出来干嘛。
不太懂他要干嘛,不过等会他起来自己会收起来的,把盒子放回原位就转身去洗漱间洗漱。
清宴下楼看到原封不动的盒子,一脸问号,连这些都不喜欢了嘛?
等姜佩瑶洗漱过来清宴不经意的问:“桌上的那些东西不好看吗?你不喜欢呀?”
姜佩瑶被问的一脸懵的看向清宴:“你是说那是送给我的?”指着桌子上的东西问。
“不送给你送给谁,这里有第三个人吗?”清宴看着她无语的翻翻白眼,不再搭理她转身洗漱去了。
姜佩瑶喜滋滋的上前抱住盒子说着:“喜欢喜欢,怎么会不喜欢呐。”抱着东西上楼。
到了卧室就想到清宴干嘛送自己东西呀,他最近也没惹到自己。
突然想到昨晚自己因为想到那些女知青的遭遇心情有些低落,早早的回房间了。
他不会是觉得自己以为柳云川家里出事了才难过的吧,所以才拿这些东西来哄自己。
完了完了,这下误会大了,想了想管他那,就当自己的猜测是错的。
他就是纯属想送自己礼物,放好东西欢欢喜喜下楼等清宴。
两人出了空间外面己经有人等在院子里了,催促着:“快点快点,一会牛车找不到好位置了。”
柳云川和方青树打算骑着自行车带两个人先走,除了刘东和清宴以外都是女同志。
清宴要和姜佩瑶一起,他们只好带着刘东先走,到时候大家在国营饭店集合。
剩下的几人也往村口走,路上齐如月问着几人:“咱们要不要也买辆自行车呀。
他们都是男同志带女同志确实不方便,有了自行车咱们去镇上也方便不用起这么早了。”
“咱们这么多人买自行车会不会太高调了。”李圆心里有些顾虑。
“咱们先买一辆咱们几个可以换着骑,怎么样。”齐婉提着意见。
听齐婉这么说李圆才点头答应又说着:“低调点还是好的,最近几天村里有些小混混总是在知青点附近晃悠。
我看到了不止两次了,本来昨晚想和大家说一下这个事,后来柳知青回来后情绪不太对,大家都散了也就没说。”
姜佩瑶听后提醒着她们:“今天回去后把不该出现的东西都藏好了,等会到供销社多买几把锁,把屋里的柜子什么的都锁上。”
姜佩瑶想着下午回去了,就去姜建国家问问情况,打听打听。
收秋期间在地头吃饭,他们和大家吃的都差不多都是粗粮和菜窝窝并没有搞特殊化。
这些人偷偷摸摸三番两次的出现在知青点外,说没鬼谁信。
众人己经到了牛车旁就再继续刚才的话题,交了车费跟婶子们打声招呼。
就闭眼睡觉再睁眼就己经到镇上了,先去国营饭店跟他们集合吃早饭,然后大家就分开行动。
两人去供销社的路上清宴问着:“李圆刚才说的小混混,我在前院门口见过几次,我一过去他就走了,像是在盯梢。”
“暂时不用管,最近咱们注意点就行,等回去了找建国叔打听打听,咱们平时在外面也没有做什么高调的事。
也不会有人闲着没事盯着咱们,你刚才说他们盯着前院。
我估计是前院出货的事暴露了,想抓个现形敲诈他们一笔。”姜佩瑶分析着己知的情况。
说着两人就走到供销社,先去买了糕点和糖果放进背篓里,又看到柜台上有新到货的羊绒毛线。
打算买几斤回去找兰香婶子学学怎么织毛衣,猫冬的时候给自己和清宴织一件。
姜佩瑶走过去挑了三种颜色的羊绒毛线,每种各要一斤,共花了24元。
现在的毛线是按两算的,国内产的价格还好几毛到一块多不等,要是国外产的价格是国内产的几倍。
买完之后两人提着东西往邮局走,拿出身份证明交给工作人员让她帮忙查查有没有信。
工作人员看了眼上面的名字说着:“你就是姜佩瑶呀,有你的信和包裹你再不来拿我们这边就要退回去了,还以为寄错了呐。”
“不好意思,最近村里收秋就没有时间来取。”妈呀,幸好自己赶上了要退回去张爷爷估计要担心自己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你们是知青吧,也难怪东西都在这了,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就勤来查着。”工作人员把东西放到柜台上还交代着两人。
姜佩瑶和清宴说了声谢谢,把信塞进包裹里一人提着一个包裹往外走。
“瑶瑶,你京都不是没有亲人了嘛?怎么还有人给你寄东西。”清宴不解的问着。
“这是我之前在京都做衣服遇到的张爷爷,我们算是比较投缘就认他做了干爷爷。”姜佩瑶解释着两人的关系。
“那倒是挺有缘的,这会还早先去给孙家送粮食然后再去国营饭店吃饭。”清宴说着接下来的行程。
姜佩瑶点头两人找了个小巷把东西都收进空间,又拿出两袋米面,五个苹果,五个橘子放进背篓里。
背着往孙家走,到门口把东西卸下来放在门口,敲敲门两人就躲到院子拐角处。
刚躲好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季淑的声音问着:“谁呀。”没人应声打开门只见门口堆着两袋粮食和一兜水果。
屋里的孙永昌问着老伴:“是谁在敲门。”
“没有人,门口只放着粮食和水果,我估计是小姜,你看这丫头送东西也不进屋。”季淑说着。
“看这东西的品相就是小姜和他哥哥送来的,都跟这丫头说了别送了,就是不听。”孙永昌有些无奈的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