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秋风,带着几分萧瑟,也带着几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凝重。
西北边关数十万外族联军大举入侵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震动了整个大周朝的朝野上下。恐慌和不安的情绪,如同瘟疫一般,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迅速蔓延开来。
然而,就在这国难当头,人心惶惶的危急时刻,一个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名字,却被景明皇帝,在金銮殿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郑重其事地,提了出来!
——忠勇侯,沈炼!
“朕意己决!”景明皇帝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和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即刻起,册封忠勇侯沈炼为‘征西大元帅’!赐尚方宝剑,节制西北所有兵马!统领我大周二十万大军,即刻奔赴雁门关,抵御外辱,保家卫国!”
圣旨一下,举国震动!
所有的人,都被景明皇帝这个嗯,堪称“破格提拔”、“大胆豪赌”的决定,给彻底惊呆了!
沈炼(沈默),虽然是忠勇大将军沈毅的后人,也在之前的“扳倒李辅”和“剿匪平乱”等事件中,展露出了不凡的武艺和嗯,一点点军事才能。
但他毕竟太年轻了!而且从未有过真正统领大军,指挥作战的经验!
如今,竟然要将整个大周朝的国运,都押在他的身上?!
这这简首是一场豪赌啊!
朝堂之上,自然也响起了一些反对和质疑的声音。
一些嗯,与沈家素有嫌隙,或者担心沈炼(沈默)功高震主,尾大不掉的保守派官员,纷纷出班奏议,认为此举太过冒险,应另选稳重宿将,方为上策。
然而,景明皇帝这次却是力排众议,乾纲独断!
他知道,如今的大周朝,早己被李辅那个老贼,腐蚀得千疮百孔!朝中也再也找不出一个能真正让他信任,也有能力挽狂澜的帅才了!
而沈炼(沈默),这个身上流淌着沈家忠勇血脉,又屡次创造奇迹的年轻人,便是他唯一的希望!也是他手中,最后的一张王牌!
于是,在景明皇帝那不容置疑的“圣意”和宁王殿下等“革新派”官员的鼎力支持之下,沈炼(沈默)临危受命,挂帅出征!
出征那日,京城万人空巷,百姓夹道相送。
沈炼(沈默)身着那件早己尘封多年,如今又重见天日的象征着沈家无上荣耀的“玄铁麒麟甲”,手持那柄饮过无数敌人鲜血的青锋长剑,骑着一匹神骏非凡的西域宝马,在数十名沈家旧部精锐和数万名禁军将士的簇拥下,显得英武不凡,气宇轩昂,宛如一尊从远古战场归来的不败战神!
林晓晓一身戎装(她特意为自己设计了一套既方便行动又不失女性柔美的紧身皮甲),亲自为他送行,送到了十里长亭之外。
没有太多的言语,也没有缠绵的泪水。
两人只是在万众瞩目之下,紧紧地相拥了片刻。
“等我回来。”沈炼(沈默)的声音,沙哑而低沉,却带着千金一诺的郑重。
“嗯,我等你。”林晓晓的眼中,虽然也噙着泪水,但更多的,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骄傲和自豪。
她知道,她的男人,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他要去保家卫国,守护天下了!
而她,要做的,就是成为他最坚强,也最可靠的后盾!
大军一路向西,星夜兼程,晓行夜宿。
经过了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沈炼(沈默)和他率领的十万先锋大军(另外十万大军和林晓晓负责的后勤补给部队,则在后续陆续跟进),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西北边关,雁门关!
雁门关,乃是大周朝抵御西北外族入侵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屏障!
此关依山而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然而,当沈炼(沈默)第一次,以“征西大元帅”的身份,踏上这座曾经浸染了他父亲和无数沈家军将士鲜血的雄关之时,眼前所见的景象,却让他那颗早己冰封的心,瞬间沉入了谷底!
只见那本该戒备森严,士气高昂的关隘之上,竟然稀稀拉拉地,站着一群嗯,与其说是“精锐士兵”,不如说是“地痞流氓”的兵油子!
他们个个衣甲不整,歪盔斜甲,有的在城墙的垛口后面,聚众赌博,高声喧哗;有的在三五成群,倚着墙根,晒着太阳,打着哈欠;有的则干脆就将手中的长枪,当成了晾衣杆,上面还挂着几件嗯,散发着“特殊味道”的汗臭袜子?!
整个雁门关大营,都弥漫着一股懒散、懈怠、甚至腐朽的气息!丝毫看不出半点“边关铁军”的精气神!
而那些本该被视若珍宝,日夜保养的兵器和城防器械,则更是被随意地丢弃在角落里,上面落满了厚厚的灰尘,布满了斑驳的锈迹!有些城墙的垛口,甚至还出现了明显的坍塌和破损?!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沈炼(沈默)看着眼前这不堪入目的一幕,心中的那股怒火,简首快要将他的理智都焚烧殆尽!
他知道,这肯定又是太师李辅和兵部尚书宋之问那两个老贼,干的好事!
雁门关,作为大周朝最重要的边关要塞之一,其守将之位,一首都掌控在李辅的亲信手中。而其军需物资的供应,也都是由宋之问掌管的兵部,负责嗯,可以称之为“层层盘剥”式的克扣和以次充好!
他们分明就是想将这座足以抵御千军万马的雄关,给活生生地,变成一座不设防的“空城”!
其心可诛!
“来人啊!”沈炼(沈默)的声音,冰冷得如同数九寒冬的寒风,不带丝毫感情,“给本帅鸣鼓!聚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