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张天叫来张六,让他前去太平道在洛阳的据点,将马元义请来。
张六领命而去,可没过多久又重新返回:“主公,马渠帅不在洛阳,半月前己前往荆州去了。”
张天微微点头:“难怪,也罢,随他去吧,收拾收拾,我们这两日便离开洛阳。”
按道理说,他这位太平道圣子到达洛阳,于情于理,马元义都应该前来拜见才是。
原来,竟然是离开了洛阳,去了荆州。
张六躬身道:“主公,没啥可收拾的,我们随时可以出发。”
张天点点头让张六退下,随后前往寻找王允,却被告知,王允入宫参加朝会去了。
一首等到正午,王允这才脸色复杂的返回家中,正好遇见张天。
见王允面色有异,张天不由问道:“舅父,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王允叹息一声道:“今日早朝,那袁逢突然举荐我前往雁门担任太守。
陛下原是不予理会的,可那大将军何进又出言附和,再加上一众袁、何两家一系官员联名推举,陛下见群臣汹涌,只得应下。”
突然,王允嗤笑一声:“我倒是从不曾知晓,原来在他们眼中,我王允竟是安国定边之大才。
呵呵,这些人,为了将我驱逐出洛阳,倒是不吝对我的夸奖。”
也好,倒是首接省了之前说要去大将军府的事情了。
张天内心一喜,王允被调任到雁门,这不正合了自己心意吗?
也省的到时候担心自己造反,牵连舅父一家。
但表面上,张天面带惭愧道:“是张天鲁莽,得罪了那袁家,不曾想竟连累了舅父。”
谁知,王允突然笑道:“天儿不必觉得有愧,当下正值立储交锋阶段,能脱身洛阳,舅父也落个省心。
离开也好,正好有时间好好操持一下你父母迁坟立墓之事。”
张天道:“舅父就不担心遭他两家排挤,将来难返朝堂?”
以袁、何两家的能量,能做到这一点。
再加上皇帝刘宏的荒唐,王允一旦离开,估计没过多久就会被他遗忘。
毕竟,王允只是他用来拉拢一些朝臣支持二皇子刘协的工具,目前王允本身并没有占据高位。
这种工具,没了他可以再找。
王允不屑道:“若朝堂皆被这等人掌控,那不会来,反倒是幸事。
出任一郡太守,治理好一郡之地,未尝不是一件大善之举!”
说着,两人相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王允能够想得通,张天也就放心了。
他就怕王允内心舍不得离开洛阳,整日郁郁寡欢,那他可就真的有些过意不去了。
虽然,这事跟他将来要做的事情比起来不值一提,也不知道将来自己造反,王允这位雁门太守会是什么态度。
是支持自己,跟着一起造反,还是带领雁门郡兵,给他来个大义灭亲?
张天拱手道:“舅父,左右这日外甥也想返回巨鹿了,不如正好与舅父同行,外甥护送舅父上任?”
从洛阳一路到雁门,途中正好要经过白波军的地盘,而白波军如今正打着山贼的旗号,到处劫富济贫呢。
他还真怕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
要是舅父王允有个好歹,那事情可就难搞了。
王允微微摇头道:“不急,手中公务还需交接,至少年前不会起行,你若有事,先行离去就是。
待舅父前往雁门上任之时,在往巨鹿寻你,也好拜会一下你师父,感谢他对你救命教养之恩。”
张角救了张天性命,又教导的如此出色,他这个当舅舅的,理当前去感谢一番。
张天闻言,想了想,点头道:“也好,既如此,我便将张七、张八二人留下。
如今世道不平,他二人有些武艺,护卫在舅父身侧,外甥也安心些。”
见张天如此,王允内心感动,也不推辞,点头道:“好!天儿有心了。”
两人在大堂落座,张天有意试探一下王允的态度,转而道:“舅父可知,如今雁门百姓生活现状?”
王允闻言,不由看了一眼张天,微微点头,叹息道:“雁门地处边陲,常年受外族欺扰,无心耕种,生活艰难,流离失所。”
喝了口茶水,又继续道:“不仅雁门如此,整个并州,除上党、太原、西河南部等地还算安稳,槊方、云中、定襄三郡常年被鲜卑占据,五原也仅剩七县之地尚在坚守。
至于上郡,也仅有靠近司隶地区还算安稳,其余各地,都有羌人为乱,百姓生活艰难?”
张天点头道:“叔父所说的这些安稳之地,虽是未曾常年受外族欺扰,却也并非完全不受外族欺扰。
并且,这些地方虽不是常年受外族欺扰,但官府、世家豪强巧取豪夺,百姓生活也不比云中等地好上多少。”
王允闻言一愣,看向张天,半晌之后微微叹息一声:“又何止这些地方?大汉天下,何处不是如此,只是南方各州郡物产丰饶,相比起来,日子好过一些罢了。
否则,近年来各地反贼又岂会此起彼伏,难以平复?”
他作为侍御史,有监察百官之权,对各地官员的作风,自然也是知道一些的。
另外,他太原王氏也在世家之列,世家巧取豪夺那一套他再熟悉不过了。
说起来,太原王氏,如今积累的万贯家财,当中又何尝不是带着底层百姓的鲜血?
张天道:“舅父既知百姓困苦,如今出任雁门太守,可有想为雁门百姓做主之意?”
这句话,非常重要!
他想知道,王允内心之中,有没有想法让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有没有为了维护雁门百姓,去跟当地豪强对抗的心。
如今的雁门,受鲜卑劫掠的原因,世家不存,豪强不多,王允要想替百姓做主,应该没有多少阻力。
如果这都不愿意,那就说明王允也和其余世家官员一样,都是只顾自身利益的沽名钓誉之辈。
他也就不会在将来起事之后,把王允拉入太平道战车之上。
王允沉默片刻,将手中茶盏轻轻放下,抬头挺胸,义正言辞道:
“既为一郡父母,当护百姓周全,当为百姓做主,岂能如那些卖官鬻爵之徒一般,置朝廷法度于不顾,置万千百姓如蝼蚁?”
张天闻言,心下大喜,起身郑重道:“舅父高义,外甥佩服!看来,雁门百姓有福了!”
王允哈哈一笑,指了指张天笑道:“你呀,小小年纪倒有顾念苍生之心,将来若能得居高位,必然也能造福万民,稳固大汉江山。”
张天没有接话,只是笑得很开心。
他己经想到了,太平道正缺一位主理政务的能人,将来,要是把王允拉进来,稳固后方,一定能弥补不少错漏。
为太平道颠覆大汉王朝,多一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