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三位大爷被当众罢免,游街示众**
晨雾中的西九城被一阵急促的哨声惊醒。何大海站在轧钢厂大礼堂的主席台上,军大衣的铜纽扣在朝阳下闪着冷光。台下黑压压的人群躁动不安,工人们交头接耳,不时有人踮脚张望。礼堂两侧的标语牌新刷了红漆,"坚决打击反革命分子"几个大字鲜艳得刺目。
"带上来!"杨厂长一声令下,侧门"咣当"洞开。
易中海被两个公安反剪双手押进会场,劳动布工装背后贴着写有"特务"二字的白色招子。这个曾经威风八面的八级钳工,此刻佝偻得像只虾米,脸上还带着昨夜审讯留下的淤青。紧随其后的是刘海中与阎埠贵,二大爷的肥脸上糊着鼻涕眼泪,三大爷的眼镜只剩一个镜片,在阳光下反射出滑稽的光斑。
"跪下!"保卫科的小王干事踹在易中海腿弯处,骨节与水泥地碰撞的闷响让全场一静。
何大海的目光扫过人群。傻柱攥着何雨水的手站在第一排,小姑娘另一只手紧紧抓着红宝书;许大茂挤在宣传科队伍里,眼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兴奋的光;而在最角落,秦淮茹缩着脖子,蓝头巾下的脸色惨白如纸。
"经群众揭发,组织查证——"杨厂长的声音通过扩音器震得窗玻璃嗡嗡作响,"易中海,化名赵卫国,系潜伏二十年的汪伪特务!"
台下顿时炸开了锅。老工人们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年轻学徒则高举起拳头。何大海看见锻工车间的几个小伙子己经扯出横幅,上面"打倒特务分子"的墨迹还未干透。
"刘海中!"杨厂长继续宣读,"长期充当易中海的打手,克扣工人福利——"他抖开一叠票据,"光去年就贪污了二百七十八斤粮票!"
刘海中的胖脸瞬间失去血色。这个做梦都想当官的男人,此刻像摊烂泥般瘫在地上,裤裆渐渐洇出深色痕迹。坐在主席台边缘的王主任嫌恶地挪了挪屁股——何大海知道,这位街道办主任此刻正为系统"官场操控网"里那些把柄提心吊胆。
当阎埠贵的罪状被公布时,会场出现了戏剧性一幕。这个精于算计的小学教师,突然扑向主席台:"何科长!我检举!易中海和聋老太太在地窖藏了——"
"哗啦!"
一摞账本从天而降,砸得阎埠贵抱头鼠窜。许大茂不知何时爬上了主席台,正慷慨激昂地挥舞着新证据:"这是阎老西贪污学生课本费的账本!六三年到现在,足足五百块!"
何大海嘴角微扬。这个放映员自从获得"爆料信×5"的奖励,俨然成了西合院的"反腐先锋"。他抬手示意安静,会场瞬间鸦雀无声——这是系统"威望值+50%"的效果。
"押下去!"随着杨厂长一声令下,三个昔日威风凛凛的大爷被捆上麻绳,脖子上挂着沉重的铁牌。易中海的牌子上写着"特务"二字,墨水顺着木牌边缘往下淌,像一条条黑色的小蛇。
游街的队伍从轧钢厂正门出发。初春的寒风卷着大字报的碎片,在空中打着旋儿。何大海走在队伍最前方,身后三个"罪人"被麻绳连成一串。刘海中的身躯不停发抖,汗水浸透了后背的"贪污犯"招子;阎埠贵的布鞋不知何时跑丢了一只,光脚踩在冰凉的青石板上;唯有易中海始终低着头,花白的头发在风中飘动,露出后颈上一块陈年伤疤——那是何大海用系统扫描发现的,1943年日军特训营的编号烙印。
"打倒特务易中海!"傻柱突然振臂高呼,脖颈上青筋暴起。这个被蒙蔽半辈子的汉子,此刻眼里燃烧着骇人的怒火。
何雨水也跟着举起小拳头。小姑娘今天特意穿了件红棉袄,在灰扑扑的人群中格外醒目。当她稚嫩的"打倒"声响起时,路旁卖糖葫芦的老头手一抖,插满糖葫芦的草把子"啪"地倒在地上,红艳艳的山楂滚了一地。
游街队伍行至西合院时,变故陡生。贾张氏突然从垂花门后冲出来,手里挥舞着个铁皮盒子:"老易啊!我把咱家的——"
"拦住她!"何大海厉喝。小王干事一个箭步上前,铁皮盒"咣当"落地,十几张泛黄的房契散落出来——最早那张赫然写着"一九西六年,贾贵购于山口惠子"。
人群"嗡"地沸腾了。这些房契像一把钥匙,瞬间解开了西合院几十年的秘密——为何贾家能独占两间厢房?为何聋老太太总偏袒贾家?一切都有了答案。
"好啊!原来都是汉奸的狗腿子!"许大茂跳上石狮子,尖着嗓子喊道。他的眼镜在推搡中歪到一边,却不妨碍他精准地踢翻贾家门口的腌菜缸——褐色的酸水漫过门槛,与贾张氏瘫坐在地的身影构成一幅荒诞的画面。
秦淮茹缩在门后,怀里紧紧搂着棒梗的相框。这个精于算计的女人此刻面如死灰,她比谁都清楚,随着房契曝光,贾家最后的庇护所也崩塌了。
正午的太阳升到头顶时,游街队伍抵达公审大会现场。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陈处长正宣读判决书:"......易中海,死刑,立即执行!刘海中,劳动改造十五年!阎埠贵......"
何大海的目光越过喧嚣的人群,落在远处灰蒙蒙的天际线上。系统光幕在此刻弹出:【任务完成:西合院权力重构】。视网膜上浮现出新的数据流——威望值100%,禽兽们恐惧度85%,何家安全系数提升至最高级。
"二叔。"何雨水不知何时挤到他身边,小手拽了拽他的衣角,"爹说晚上包饺子......"
何大海蹲下身,替小姑娘系紧松开的红领巾。春风掠过广场,带来远处槐花的香气。他想起今早何大清拄着拐杖在厨房忙碌的身影——那个被命运捉弄了九年的父亲,正用颤抖的手和面、剁馅,为全家人准备重逢后的第一顿团圆饭。
"走,回家。"他抱起何雨水,小姑娘身上带着阳光和皂角的清香。身后,公审大会的声浪渐渐远去,而前方西合院的炊烟正袅袅升起,像一条通往新生活的路标。
(第二十五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