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到镇上坐驴车用了差不多一个多时辰就到了。
田小麦没想到,村长家的这头毛驴看着精瘦,拉起车来却不含糊,还挺有劲。
路面好走的时候,还会哒哒哒的跑起来,就是板车颠得人腰疼。
快靠近城门的时候,路上的行人、摆摊的商贩也渐渐多了起来。
怕撞到人,田耀光只能跳下车,牵着毛驴走。
田小麦坐在车上,抬头看着城门上方的三个大字
【平安镇】
看着这城门和城墙,恍惚间还以为自己是在逛现代的仿古景区呢。
有一种说不出的真实感觉
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呢,就像~就像看盗版和正版的感觉差不多。
进了城后,田耀光熟门熟路的就把车赶到了县衙处。
由村长带着他们二人进去办手续,田耀光在外看着驴车。
来到县衙的吏房,是一个临街开门的屋子,应该是方便办公。
屋内一个穿着青色长袍,头戴方巾的书吏正写着什么,听到有人进来头都没抬一下。
村长赶忙堆笑到:“陆书吏忙着呢。”
被唤作陆书吏的人,头都没有抬一下,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村长老脸上有些尴尬,赶忙从怀里摸出20个铜板,放在了书吏的桌子上继续陪着笑脸道:
“我们的一点心意,请陆书吏喝茶。”
看到有好处,陆书吏才把头抬了起来,不着痕迹的把铜板划拉进抽屉里,看着村长说道:“田村长这是要办什么事?”
村长赶忙掏出怀里的地契和文书,递过去,笑着说明了来意。
陆书吏拿起村长递过去的文书看了看,淡淡说道:
“契税130文,盖章登记20文,一共150文,先交钱。”
“哎好,150文。”村长数了钱递过去。
钱到位,事办起来也不拖沓,就剩在房契地契上写名字了。
“契书上写谁的名字?”陆书吏问道
“麻烦您写上【刘彩云】”田小麦接话道
村长不解的拉过小麦说道:
“小麦啊,这房子怎么能写你娘一个妇人的名字呢,就是不写你爹的,起码也得写你弟的吧?”
刘老汉没说话,他觉着村长说的也有理,但是外孙女要是执意写自个儿闺女的名字,他也不会反对的。
陆书吏有些不耐烦的敲桌说道:
“你们别耽误时辰,没想好的话就想好再来。”
田小麦赶紧说道:“想好了,想好了,就写刘彩云。”
她可不想再来一次,不然给出去的20文钱,可就浪费了。
“三爷爷,你想啊,如果写我爹的名字,等他哪天回来,手里没钱了,肯定会把房子拿去卖掉的,我们不就又没家了吗,地瓜还小,写他的名字,也不稳妥,不如写我娘的,反正以后都会留给我小弟。”
村长想了想也是这么个理,也怕今天这20文钱白花了,最后还是请陆书吏写上了田小麦她娘的名字。
陆书吏打量了田小麦一眼,心想这个村里来的黑瘦小丫头,到了县衙不仅不害怕,还能口齿伶俐的说出那一番话来,属实少见。
在县衙办好事,西人汇合,村长坐在驴车上把剩下的30文钱递给刘老汉。
“老哥哥这事都办稳妥了,剩下的钱你拿回去吧。”
刘老汉没接,又推了回去:
“老弟不瞒你说,这钱是小麦给我的,今天多亏了你才能把事情办好,这些钱你留着打酒喝,也算是孩子们对你的一点孝心。”
“是的三爷爷,房子你己经那么便宜卖给我们了,今天还让您跟着受累,小麦很是感激,我外公说的对,就是我们晚辈孝敬您的吧,您快收起来。”
村长心里暖暖的,他给村里人到县衙办了这么多事,都没有人真心诚意的道过谢。
认为他是村长,他应该做的,嫌他给书吏塞银子,说他不地道,替衙门收黑心钱。
他们哪里知道这办事的难处,没有这铜板打点,衙门的书吏才不会搭理你,没有好处,管你是村长还是里正呢,一律办不成事。
那些人还不如个小丫头能理解他的难受呢。
小麦他们日子艰难,这30文钱能买不少粮食了,他可不能要这钱,扯过小麦的口袋就塞了进去。
又拍了拍田小麦的肩膀说道:
“小麦的心意三爷爷收到了,但这钱三爷爷可不能收,你们多买些粮食放着,也好过日子,等咱小麦以后挣钱了,给三爷爷打壶好酒尝尝就行。”
田小麦看出村长不是虚情假意的故意做做样子,而是真心不收,也就没在推让。
“三爷爷你真好,小麦一定会挣到很多钱的,到时一定给三爷爷买镇上最好的酒喝,最香的肉吃。”
“哈哈,好,三爷爷可就等着了。”
一旁的刘老汉转了个头望向一边。田小麦看到后,赶紧又补充道:
“今天外公也辛苦了,好酒好肉也给外公备一份。”
这下两个老头都高兴了。
田小麦又给自家外公说了,今天要请帮忙的人吃饭的事。
因为家里啥都不齐全,都需要去买,她对镇上不熟,想让外公和她一起去。
刘老汉自是同意的,村长听后也要跟着去,说给小麦长眼怕她不会买。
田耀光把车赶到集市上,照例是他看车。
小麦说要买一口铁锅回去,正好刘老汉认识一家铁匠铺的老板,他们家打的东西又结实又耐用。
三人来到铺子前,外公冲里面喊了声:
“李铁匠在家吗?”
屋内叮叮当当的声音停了一下,接着又响起,这时从屋内走出一个穿着粗布短褂头发花白的老者。
他衣服己经汗湿了,正一边走一边用脖子上的毛巾擦着脸上的汗。
看到是刘老汉,立马笑着过来打招呼:“哎呦是刘老哥来了,快点进来坐。”
刘老汉摆手道:“老李我今天是来买东西的,就不进去坐了,下次有空了再来找你喝酒。”
看到刘老汉身边站着两人,就笑着问道:“刘老哥今天要买什么?”
“是我外孙女要买一口铁锅,不知今天有吗”
平时可都要提前预订才行。
“有有有,你们等着我去拿过来。”
李铁匠拿了一大一小两口铁锅,小的900文,大的1两1钱银子。
震惊了田小麦,她没想到古代的铁制品这么贵,一口锅赶她家房子值钱了。
经过仔细对比,田小麦决定,还是买大的那个,人多吃饭方便。付钱的时候,老板只收了田小麦1两银子,还赠送了一把炒菜的的铁铲。
外公和村长都想帮田小麦拿着那口铁锅,田小麦没让,这么贵的东西还是自己拿着放心些。
出了铁匠铺,三人又赶去粮铺买粮食,田小麦就看到一个小乞丐讨到一个白面馒头。
还没来及的咬一口去,就被另一个大些的乞丐抢走了,边跑边啃馒头,还回头冲小乞丐扮鬼脸。
小乞丐去追,奈何腿短跑不快,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个馒头进了别人的肚子里,急得哇哇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