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涎香在鎏金龙纹香炉中袅袅升腾,将金銮殿内的气氛熏得愈发凝重。晨光透过九凤朝阳的窗棂斜斜洒落,在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光影。萧夭跪在御阶之下,玄色劲装的下摆还沾着昨天船坞的淤泥,肩头绷带渗出的血渍在衣料上晕染开来,宛如绽放的红梅。
"陛下,这是决定性的证物!"萧夭的声音清脆而坚定,将翡翠扳指重重拍在御案上。碧绿的玉色在烛火摇曳下泛着妖异的血光,扳指边缘干涸的暗红血迹与皇后寝殿残留的毒雾样本完美契合,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其中的罪恶。她随即展开从皇家船坞带出的青铜匣符文拓片,指尖轻轻划过暗紫色的纹路,"这些咒文与三年前南疆巫蛊之乱的手法如出一辙,而整个皇城之中,能接触到皇室秘术的,唯有礼部尚书林正卿一人!"
龙椅之上,皇帝微眯着双眼,着案头的密奏。他的目光扫过萧夭染血的衣襟,又落在那枚翡翠扳指上,神色阴晴不定:"仅凭一枚扳指,如何证明礼部尚书林正与海渊教勾结?"话音未落,玄毒司副使匆匆奔入殿内,手中捧着一卷泛黄的信笺。
"陛下!这是连夜破解的密信!"副使跪地呈上信件,声音中带着难掩的激动。信笺之上,赫然印着礼部的火漆印,而在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中,"纯阴血脉"西字被朱砂重重批注,在晨光下显得触目惊心。
萧夭单膝跪地,腰间的永安佩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芒:"臣女愿以性命作保,若搜不出证据,甘愿领受欺君之罪!"她的声音斩钉截铁,字字如重锤般敲击在金殿之上。殿外,一只白鸽扑棱棱飞过,翅膀划过天空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皇帝的目光一凛,凝视着那封密信,苍老的手指轻轻着下颌。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唯有龙涎香仍在缓缓飘散。良久,皇帝终于抬手,一枚刻着螭纹的金牌从他袖中滑落,坠地时发出清脆的声响,惊飞了檐下的白鸽。
"准你所奏。"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威严,"若查无实据,朕绝不轻饶。"
萧夭心中一喜,指尖触到金牌的瞬间,感受到背面暗刻的"如朕亲临"西字,那凹凸不平的触感仿佛在提醒着她肩负的重任。她小心翼翼地将金牌收入怀中,抬头望向皇帝:"谢陛下隆恩!臣女定当竭尽全力,揪出幕后黑手!"
待萧夭退出金殿,阳光己洒满宫道。她望着手中的金牌,回想起昨夜在船坞的惊险一幕。当时,她刚发现翡翠扳指,便被林正卿带领的黑衣卫包围。刀光剑影中,她奋力厮杀,左肩被划出一道深深的伤口,鲜血浸透了衣衫。但即便如此,她也死死护着怀中的证物,首到援军赶到。
此刻,握着金牌的手微微发颤。这不仅是皇帝的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她深知,礼部尚书林正绝非等闲之辈。此人表面温润如玉,实则阴鸷狠辣,在朝堂经营多年,党羽众多。要想从他手中找到确凿证据,绝非易事。
想到这里,萧夭握紧了拳头。她转身望向巍峨的宫殿,目光坚定如铁。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不会退缩半步。为了爹爹,为了皇后的性命,为了皇城的安宁,更为了揭开海渊教的阴谋,她甘愿赴汤蹈火。
回到玄毒司,萧夭立刻召集精锐,开始部署行动。她仔细研究着从船坞带回的青铜匣,上面的符文透着一股诡异的气息。经过分析,这些符文不仅与南疆巫蛊之术有关,更暗含海渊教的秘术。而那封密信中的"纯阴血脉",又究竟意味着什么?
夜色渐深,玄毒司内灯火通明。萧夭看着案头堆积如山的资料,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突然,她灵光一闪,想起母亲曾经说过的一段话:海渊教传说中,有一种禁术,需要用纯阴血脉作为祭品,方能解开溟海深处的封印。难道,他们的目标是......
萧夭不敢再往下想,立刻命人准备。明日一早,她将亲自带队,前往礼部搜查。这将是一场硬仗,但她早己做好了准备。无论林正如何狡辩,她都要将真相大白于天下!
窗外,夜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萧夭望着窗外的星空,心中默默发誓:此役,只许胜,不许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