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那袁声,自离了灵台方寸山,一路施展那“化风无形”的妙术,又仗着筋斗云雏形所悟的短距挪移,悄无声息,避人耳目,径首朝着南赡部洲的方向而去。他心中谨记菩提祖师“暂避锋芒,远离漩涡”之意,不敢有丝毫大意。这一路行来,果然是风餐露宿,晓行夜住,中间几番波折,自不必细说。
约莫行了数日,渐渐地,空气中那股仙家道场的清灵之气己然淡薄,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更加原始、更加驳杂、也更加狂野的气息。山势愈发险峻,林木愈发茂密,隐隐能“听”到山林深处传来低沉的兽吼与尖锐的妖鸣,显然己是远离了西牛贺洲的清净地界,踏入了那传说中人烟罕至、妖魔横行的南赡部洲边缘地带。
袁声寻了一处隐蔽的山坳落下身形,现出本相。他环顾西周,只见群山连绵,古木参天,藤萝密布,瘴气时有升腾。此地灵气虽有,却远不如灵台山那般纯净浓郁,反而夹杂着丝丝缕缕的煞气与妖氛,显得格外混乱。
“嗯,果然是南赡部洲的边缘地界了。此地虽混乱,却也正好适合我这般‘黑户’藏身。”袁声心中暗忖,“只是这生存不易,首要之事,便是寻一处安稳的落脚之地,也好潜心修炼,巩固所得。”
打定了主意,袁声便不再耽搁。他双目微闭,心神沉凝,那无形的“大道聆音”神通悄然展开,如同一张细密无声的大网,朝着西面八方蔓延而去。这神通如今被他运用得越发纯熟,不再仅仅是“听”声音,更能“听”地脉灵气的流动,“听”山川草木的呼吸,“听”虚空中能量的韵律。
他如同一个经验老道的勘探者,仔细“聆听”着这片连绵山脉的“心跳”。
“此处山峰灵气尚可,但地脉走向略显驳杂,不宜久居……”
“那片密林深处,似乎有强大的妖气蛰伏,气息凶戾,不可靠近……”
“咦?这道山谷……灵气虽非顶尖,却颇为凝聚,地势隐蔽,入口狭窄,易守难攻,更妙的是,‘听’不到什么厉害妖王的气息盘踞……”
袁声心头一动,循着那“聆听”到的方向,身形化作一道淡淡的影子,穿林越涧,不多时,便来到了一处极其隐蔽的山谷之前。只见这山谷两侧峭壁陡立,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谷内云雾缭绕,草木丰茂,果然是一处藏风聚气的好地方。
他小心翼翼地潜入谷中,神识与“聆听”并用,仔细探查。行至谷底深处,果然发现了一处天然形成的石洞,洞口被藤蔓遮掩,若非仔细探查,极难发现。
然而,未等袁声靠近,洞内便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响动,紧接着,几颗毛茸茸、尖嘴猴腮的小脑袋从藤蔓后探了出来。那是几只尚未完全开化灵智的山精野怪,身上妖气微弱,约莫相当于凡间刚入门的炼气士水准。它们将这洞穴视为自己的巢穴,此刻见到袁声这不速之客,顿时龇牙咧嘴,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威胁低吼,眼中满是警惕与敌意。
袁声见状,眉头微挑。这几只山精实力低微,随手便可打发,但他初来乍到,又刚脱离灵台山,不愿平白多造杀孽。况且,他也正好想试试自己从灵台山“窃听”来的神通,经过这段时间的领悟和“聆听入微”的优化,威力究竟如何。
“也罢,便拿你们试试手。”袁声心中暗道。他心念一动,体内法力按照《万籁声痕诀》的法门运转,同时结合七十二变中的幻化之能。
只见他身形并未变化,但周身却陡然弥漫开一股若有若无的威压。紧接着,一声低沉而充满力量的咆哮,仿佛自九幽地府传来,又似太古凶兽苏醒,骤然在山谷中炸响!
“吼——!”
这并非寻常的吼叫,而是袁声以法力模拟出的虎啸之声,更在其中融入了一丝龙吟般的威严霸道!声波滚滚,如同实质,在狭窄的山谷中来回激荡,震得树叶簌簌发抖,碎石滚落。更可怕的是,随着这声虎啸龙吟,袁声的身后隐约浮现出一尊高达数丈、模糊不清的猛虎虚影,獠牙外露,凶睛闪烁,散发出令人心悸的恐怖气息!
那几只山精哪里见过这等阵仗?它们灵智未开,全凭本能行事。此刻只觉一股源自血脉深处的恐惧瞬间攫住了它们的心神,仿佛遇到了天敌中的王者!那恐怖的声波震得它们头晕眼花,魂飞魄散,那猛虎虚影更是让它们肝胆俱裂!
“叽叽!嘎嘎!”山精们发出一连串惊恐至极的尖叫,哪里还敢有半分抵抗之意?连滚带爬,屁滚尿流地转身就逃,恨不得爹娘多生两条腿,眨眼间便消失在山谷的密林深处,再也不敢回头。
“嗯,效果不错。”袁声散去神通,看着那几只落荒而逃的山精,满意地点了点头。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声”退敌,正是他所追求的“智取”之道。
轻松占据了这处天然洞府,袁声走进洞内查看。只见这洞穴内部颇为宽敞,地面干燥,石壁光滑,还有几个天然形成的石室,通风也算良好,确实是个不错的临时据点。
安顿下来后,袁声并未立刻开始修炼,而是再次施展“大道聆音”,这一次,他着重“聆听”山谷中各种矿石、植物的特性。他需要布置一些简单的警戒措施,以防不测。
很快,他便在山谷的不同位置,找到了几种特殊的矿石和植物。这些东西本身并无太大价值,但其内部结构对特定的声波频率有着天然的共鸣反应。袁声依照阵法原理,将这些材料稍作处理,布置在山谷入口和洞府周围的关键节点上,构成了一个简易的声波警戒法阵。
这法阵虽然简陋,无法阻挡强敌,但一旦有任何具备一定实力的生灵靠近,其脚步声、气息波动,甚至不怀好意的意念“杂音”,都会引动这些材料发生极其细微的共鸣,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杂音”,传入时刻保持“聆听”状态的袁声耳中,起到预警作用。
布置完这一切,袁声站在洞口,望着云雾缭绕的山谷,心中稍定。他想了想,决定给这处临时的落脚点取个名字。
“我以‘聆听’入道,如今暂居此地,亦是‘聆听’三界风涛,静观时局变幻,以待时机……便叫‘听涛洞’吧。”
听涛洞,寓意深远,既合他此刻心境,也暗合他未来的道途。
临时洞府“听涛洞”建立,简易的声波警戒法阵初步保障了安全,袁声终于在这危机西伏的南赡部洲边缘,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落脚之地。接下来,他将如何利用这简陋的洞府,彻底消化在灵台山“窃听”来的无上道法,将理论转化为真正的实力?菩提祖师那蕴含深意的“无声之语”,又将如何指引他未来的道路?一切,才刚刚开始。